缩略图

新课标视域下的初中地理学科德育实施策略

作者

朱丹

资中县高楼镇走马学校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推进,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教学内容的优化和丰富,在德育教育方面有效融合,进而确保两者在融会贯通中为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道德品质优化提供支持。教师也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融入融合教育中来,促进其内化知识,实现拓展迁移,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增强提供必要支持。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新课标视域下初中地理学科德育实施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地理学科;德育教育;实施策略

引言

在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实施中,初中地理教师需在地理学科教学和德育教育方面有效融合,实现融会贯通,确保学生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可对各类知识进行整合和内化,在知识理解方面有效加强,充分体现出应有的地理教育教学效果,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1以新课标为指导的初中地理学科德育融合的重要作用

在初中地理教学方面有效融入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可以呈现出十分显著的作用和应用价值。一是充分体现出地理学科的德育效能。在地理学科之中有十分丰富的教学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相关内容,而其中具有重要德育价值。让学生在地理学科中可以针对元素整合和优化利用,为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例如,在学习气候、河流、山脉等自然知识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自然景观的壮丽,使其保护自然、节能环保意识得到有效激发和培养。在人文地理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经济、人口等各方面内容,使其感受到世界的多元性,尊重不同文化,具备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在整体的教学挖掘过程中,让学生具备爱国主义情感,对我国国情有更深刻的了解,认识到我国各民族和祖国的地大物博,使其具备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具备家国情怀意识。二是在地理教学环节可以结合新课标的各项内容,让学生具备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得到有效增强,对人与自然、人与地理的相互关系正确了解,有正确的资源观、发展观和环境观,在整体教学过程中使其具备可持续发展意识。并且在地理学科和全球视野、家国情怀融入之中,使学生可形成合作共赢的生命价值观念,为其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2新课标视域下初中地理学科德育实施策略

2.1深入挖掘教材内涵,提炼德育元素

在初中地理学科德育教育过程中,要想呈现出新课标的落实效果,要在德育教材、德育素材方面有效挖掘。钻研教材的内容,把分散的德育元素系统整合和深入分析。在针对中国的自然资源等内容进行讲解中,教师要对我国自然资源总量的丰富性进行讲解,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我国的地大物博,以此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要指出人均占有量不足的现实,让学生具备节能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认知。同时也可以在资源开发和保护方面进行教育,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使学生对国家建设有自豪感,强化民族自信,同时也培养其责任感。在学习世界文化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色进行更深刻理解和把握,包括风俗习惯和建筑风格等,让学生理解文化的多样性,使其对不同文化有尊重的态度,强化文化包容意识。同时,对教材中的德育元素进行提炼和挖掘,使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也在德育素养和综合能力方面得到有效增强。

2.2构建情境化教学模式,渗透德育理念

在地理情境化教学方面,可以把抽象地理知识和实际生活进行有效联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德育的感染力。教师在讲解自然灾害等相关内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源,针对相关纪录片、视频、图片等进行有效讲解和展示,让学生看到台风、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视频,同时感受到自然灾害的破坏力,引导学生思考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人类应该怎样应对,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安全意识。同时也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和发展观能够得到有效确立。在学习人口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增长过快或过慢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应该怎样应对人口问题?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有效设计,让学生在分组讨论中进一步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并且分析各类数据,有效解决各类问题。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相关地理知识,同时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和发展观,为其正确三观的树立和综合能力增强提供必要保障。

2.3有效开展实践活动,强化德育体验

在地理学科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在地理实践活动方面有效加强,在这个过程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为学生德育素养和综合能力增强提供有力保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开展野外考察或者社会调查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到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可以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植物调查,让学生了解校园内各个植物的种类和分布生长环境。有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更有效保护学文生态环境?并且使其参与到社区环境治理和环保宣传工作中,确保地理知识和实际生活有效联系,同时在真实的情境和实践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且具备创新能力强化德育体验,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背景下,要想更有效优化初中地理学科教育教学效果,教师要融入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明确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然后在两者有机结合充分、实现教材挖掘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情境化德育教育和实践活动强化,确保学生在学以致用前提下,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德育素养得到优化,为其综合能力增强提供有力支持。这样才能体现出地理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和根本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志昌. 初中地理学科德育融合的实践探索[J]. 地理教学, 2024(05): 23-26.

[2]王菲春. 基于新课标理念的地理学科德育路径研究[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24(08): 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