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作者

张文倩

扬州大学 江苏省扬州市 225000

摘要:项目化学习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聚焦核心观念的建构及运用,倡导团队合作,能够展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整本书阅读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思维发展,通过阅读一本书,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书中的世界与主题。整本书阅读和项目化学习具有良好的融合性,本文以《小王子》为例,探讨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要素。教师通过设定项目目标与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探索问题,最终展示学习成果。整个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整本书阅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整本书阅读;小王子;第三学段

一、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作为单独的任务群出现,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重要的组织与呈现方式。“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这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读什么的问题;二是怎么教的问题;三是读到什么程度的问题。[1]这涉及到阅读目标的确定、阅读教学的开展和阅读效果的评价。

二、项目化学习

夏雪梅博士是国内研究项目化学习的专家,构建了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设计模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明确核心知识,教师需要提炼关键概念或能力;二、设置驱动性问题,教师需要将关键概念或能力转化成本质问题,再将本质问题转化为能吸引学生的驱动性问题;三、确定成果展示方式与教学评价方式;四、采用问题解决、决策、创见、系统分析、实验、调研六种高阶认知策略;五、实践与评价。[2]

三、整本书阅读与项目化学习融合的可能性

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整本书阅读教学具有较好的契合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项目式学习具有综合性特点,能够帮助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朝着系统化方向发展,防止教学过程零散随意。第二,项目化学习具有实践性和合作性特点,而整本书阅读教学强调学生之间的阅读分享与合作。第三,借助项目化学习探究性和深刻性的特点,深化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帮助解决当前整本书阅读教学形式化和表面化问题。第四,项目化学习评价的多元化和全面性有助于构建良好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价体系。项目化学习关注教学的系统性、活动的真实性以及过程的探索性,这与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较高的契合度。

四、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王子》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基于夏雪梅博士有关项目化学习的研究,结合整本书阅读,搭建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框架。笔者以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为例探讨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流程。

1.聚焦大概念,明确项目追求

“大概念是能够厘清单元学习知识的核心,又是对所有学生整体概念感知的内在要求,是让一个事实更容易理解的一个锚点。”[3]大概念的确定不是随意的,需要根据书籍、课标、语文教材、学生学情等来确定。首先,儿童在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小王子》充分考虑了这一特点,通过减少逻辑推理,更多依赖直观经验和形象思维的呈现,有效地替代了逻辑思维的部分功能。其次,语文学习任务群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强调学生制订阅读计划、掌握方法、分享感悟和自我反思。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生是否完成作品的完整阅读,引导其自主构建整本书的阅读经验。处于第三学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推想书中关键词句的意思、揣摩语句背后涵义的能力,能够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把握整本书的主要内容。[4]总的来说,可以提取的大观念有象征、讽刺、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言语特色、人物性格、友情等。

笔者将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王子》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一是了解书的主要内容。二是能说出文中主要人物的特点,发现书中的每一个风格鲜明的人物都有普遍的象征意义,他们可以代表一类人。三是玩味书中的一些关键词句。四是品味书的语言特色,发现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

2.驱动性问题

设置驱动性问题的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让学生逐步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小王子》一书阐释了很多主题,例如爱情、友情、死亡、成长、成人世界等。[5]基于此,可将《小王子》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驱动问题设置为:你是一名星际旅行家,你需要完成你的旅行札记,今天你来到了小行星B612。这一身份设定能够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旅行札记的形式和内容都由学生自主决定,这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性,既可以通过文字、声音,也可以通过图画等方式表达,充分体现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

3.成果与评价

关于《小王子》的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成果展示的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成果能够回答驱动性问题,并符合项目评价的内容;第二,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时需汇报制作过程,展示团队成员对作品的深度理解与探究;第三,除了公开成果外,学生还应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收获与困惑。项目化学习常采用全过程评价、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且评价方式不局限于传统的纸笔测试,具有丰富的形式。教师应根据需要选用适当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并通过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质量,促进学生反思与总结能力的提升。

从个人和团队合作的角度来具体分析《小王子》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成果:个人成果:作为一个旅行者,请你完成你的阅读单和你的札记制作部分。针对个体的评价标准:对故事的情节是否了解;是否抓住了人物的特点;对人物是否有正确的理解。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收回阅读单进行评价。团队成果:教师需要把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组负责不同的行星,教师要提醒学生明确札记的题目需要表现主要人物或人物的特点。学生可以采用文字记录或绘画的形式,写出小组札记的闪光点。团队的成果评价采取公开的方式,全班将举行以此旅行札记为主的阅读分享会,参与人员可以有本班的任课老师。

(五)反思与总结

赖格卢特曾指出:“在我们的教育系统中,常用的是零散片段的变革,这就容易使我们忽视范式的变革”。[6]试想如果我们停留在原有的模式中去接纳新概念,难免会出现偏差。对于小学生而言,体验与表达至关重要,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理解方式。面对学生的特性,教师需要给予他们一个较为广阔的空间。项目化学习与整本书阅读具有较好的契合度,它可以让学生在完整的项目活动中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将项目化学习、整本书阅读与语文学科结合并不容易,特别是目前语文学科尚未形成统一且清晰的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知识体系,这使得项目核心知识和问题的确定缺乏权威依据。此外,项目化学习所需的时间往往未能得到充分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丽,刘飞.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核心问题及其课程化建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1,22(04):61-66.

[2]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 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3]威金斯,麦格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韦珏,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5]胡春梅.文本特征:书册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以《小王子》教学为例[J].语文建设,2017(13).

[6][美]查尔斯·M.赖格卢特:《重塑学校——吹响破冰的号角》, 方向译, 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7]胡玉龙.《小王子》的象征意义[J].外国文学评论,1998(01).

[8]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M].李继宏,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

张文倩(1998年10月),女,汉,安徽省临泉县,硕士研究生,小学教育(语文),扬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