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式学习理论的研学旅行案例设计
徐妍 施潇芮 周小琳 梅安林 木呷布日
乐山师范学院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摘要: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但在实践中普遍存在“游”与“学”失衡的问题。项目式学习理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其强调实践与跨学科整合的特点与研学旅行的目标高度契合。为探索项目式学习理论在研学旅行中的应用路径,文章选取安仁博物馆小镇作为研学地,针对高中生设计研学案例,展示研学旅行设计的具体思路和实施流程,以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研学旅行的科学化设计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研学旅行;核心素养;跨学科整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将研学旅行视为校内教育的补充和养成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研学旅行发展迅速,但出现了“游”与“学”的矛盾问题,致使研学旅行失去了应有之意[1]。将项目式学习理论与研学实践相结合,或可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本文以成都市安仁博物馆小镇作为研学地点,抓住项目式探究的特点进行研学旅行设计,以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为项目式博物馆主题研学旅行设计提供参考。
一、理论依据
研学旅行是一种将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教育活动,旨在通过实践和探索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核心素养和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具体包括创新、问题求解、决策和批判性思维能力[2]。将研学旅行与项目式学习理论结合,能够充分发挥两者的教育优势,形成更有深度、更加系统的学习体验,避免“走马观花”,真正实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教育目标。这种模式尤其契合当下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要求。
本文基于项目式学习理论,设计了三大主题,融入美术、思想政治、历史以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从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助力其全面发展(图1)。
二、研学资源分析
安仁古镇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图2),是成都“天府古镇”文旅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古镇以民国军政文化和中西合璧建筑闻名,交通便利。其中,公馆老街、刘氏庄园博物馆和建川博物馆聚落因保存有完好的民国建筑和丰富的史料实证,集中反映了民国时期四川封建地主阶级的生活形态和社会生产关系,弘扬了红军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尤其适合开展建筑文化、历史叙事、红色教育等研学活动。
三、项目式研学旅行案例设计与实施
(一)项目式研学旅行设计
本文研学旅行设计面向高中生,在对成都安仁博物馆小镇的研学资源进行梳理后,基于对研学地点的整理和评价,设计了三大研学主题,9个研学活动的研学课题(表1)。
(二)研学任务与评价
本次研学时间为3天,完成6项跨学科任务(表2),涵盖公馆老街、刘氏庄园、建川博物馆三大板块。研学考核标准结合过程性评价(50%)与终结性评价(50%),涵盖学习态度、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维度(表3)。
四、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基于项目式学习理论,以成都安仁博物馆小镇为例,设计了一套跨学科融合的研学旅行案例。通过三天六项任务的实践验证,PBL理论能有效解决研学旅行中“游”与“学”失衡的问题,其任务驱动的学习模式可促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主动探究,实现知识迁移与核心素养培养的双重目标。
未来研究可拓展技术赋能场景,如利用VR还原历史事件、通过GIS平台实现研学数据动态分析,以增强沉浸式学习体验。此外,还可以探索城乡研学资源差异化设计,针对农村学校开发低成本、本土化的PBL研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万艳.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地理研学旅行案例设计[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2.
[2]杜丁丁.基于项目式探究的研学旅行设计——以江西抚州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5,11(14):82-86.
[3]卢松,刘君玫,龙澄,等.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安仁古镇空间重构研究 [J]. 中国生态旅游, 2023, 13 (04): 66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