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区——搭建跳台
吴会萍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第三幼儿园
案例名称:
游戏背景:
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的直接用处虽只是寻找快乐,然而间接的用处则甚大,因为它可以发展儿童身心、敏捷儿童的感觉,与儿童的生活有莫大之功益。" 挑战区的自主游戏当然也不例外,它能使幼儿变得更自信,更具有探索精神,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今天的自主游戏中,孩子们突然对跳台有了很大的兴趣,张起源将木板和方箱组合,很快便有了一个跳台的模样,孩子们兴奋地从木板上往下跳,于是一场精彩的跳台游戏便拉开了帷幕。
案例描述:
片段一:
源源将两根长木板从方箱中插进去,他开始从木板上第一次往下跳,这时好像发现了问题,他调整了木板的位置,确保两根木板在同一水平。阳阳说:“我们要怎么上到方箱上呢?”这时,琦琦拿来一个滚筒放在方箱旁边,借助滚筒他很轻松的爬了上去。由于滚筒太滑难以固定,源源拿来了梯子,一头支在木板上,一头放在地上,他借助梯子更加轻松的登上了方箱。这显然更收到小伙伴们的认可源源、思姝、阳阳三个人乐此不疲的一遍遍爬上跳台往下跳。

片段二:
好玩的跳台游戏吸引了更多的小伙伴们,这时源源提议:“我们在另外一边也搭建一个赛道吧!”小伙伴们很快搬来了材料,他们把两个滚筒竖直放在地面上,把梯子卡在两个滚筒中间,又将长木板一头卡在滚筒上,一头放在了方箱上面。在第一个滚筒处又放了一个轮胎,踩在轮胎上以便可以更容易爬上滚筒。赛道搭建成,孩子们都选择了这边更长的赛道,一个个排好队通过赛道爬向方箱,从木板上往下跳。

片段三:
孩子们玩了一会,突然停下了游戏,这时我看到孩子们又搬来一个最大的方箱,源源和阳阳把原来跳台上的两个木板取下来,想要插进这个最大的方箱里边。源源和阳阳抬着木板从一头往里边放,浩浩在方箱的另一侧观察着木板的位置并及时协助张起源将木板放好。跳台搭好了,大家将垫子也重新放好了位置,大家开始从这次更高的跳台上往下跳。在源源他们开心的游戏时,琦琦默默的将滚筒转移,放在大方箱的一侧开始搭建起赛道,琦琦很快便将几个滚筒依次放好,几个小朋友的合作下,一条更长的赛道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出现在了赛道上,开心的从跳台上往下跳。

教师分析及反思:
1. 丰富生活经验,拓宽游戏主题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大自然、大社会是孩子们最真实的、最丰富的、最具吸引力的学习环境。”幼儿游戏的灵感来源于生活经验,张起源等小伙伴搭建的跳台,是因为他在电视上看过关于运动员跳水的比赛。作为教师,我们期待观察到孩子的精彩游戏瞬间,但是却会抱怨孩子们玩的水平低。这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反思的吗?因此我们应该及时捉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午饭后散步时,校园内的建筑,周边的房屋,这都是我们教育的契机。班级里的电视机和多媒体,也可以作为帮助幼儿发展眼界的载体。周末时间,可以鼓励家长带孩子去公园放风,去博物馆图书馆参观学习。这些看似烦琐的事情却无形的增加了幼儿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为幼儿的自主游戏提供了有利的基点。
2. 倾听幼儿内心,鼓励大胆创造
游戏的倾听环节给我们提供了了解幼儿内心真实想法的机会。通过倾听,我们能够发现幼儿,聆听到幼儿的心声。在分享交流环节,我们能够更加明确的引导幼儿下一步的游戏方向。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依然是游戏的决定者,通过分享,倾听幼儿关于游戏的想法,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大胆的构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幼儿回答时,我们也要认真倾听,用语言并辅助眼神鼓励和回应。只有老师听的到位,才能真正的做到引导幼儿的游戏走向更好的方向。
3. 重视安全问题,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挑战区的材料都是一些大型器械,比较重,幼儿在搬运、跳跃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推挤的情况就会发生安全问题。在这段时间游戏的观察过程中我发现有个别幼儿幼儿在箱子上推人、在搬运时不按顺序挤作一团或者突然松手的问题,这些安全问题有的是因为幼儿本身对材料的操作不当造成的,有的是因为幼儿缺乏规则意识。这就启发我们在活动开始前或者每次游戏结束时结合图片、视频等组织幼儿讨论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让幼儿知道哪些行为是不能做的。安吉游戏虽说放手,但不是对于安全问题不管不顾,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让孩子们更好的游戏。
教师支持与回应:
1. 为幼儿准备充足的游戏材料。
2. 游戏前检查游戏场地是否安全。
3. 对于游戏中出现的难题教师引导,给幼儿充足时间思考,协助幼儿自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