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特色李品种引种与高效栽培技术
古文平
重庆市奉节县白帝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404617
导言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成为乡镇经济增长与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李子作为我国广泛种植的果树品种,具有适应性强、栽培管理相对简便、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培育和发展乡镇特色李品种,不仅能够丰富当地农产品种类,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还能依托特色产业形成品牌效应,通过农旅融合带动乡村旅游、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
一、乡镇特色李品种的筛选与引种
(一)引种目标与筛选原则
在乡镇特色李品种引种过程中,明确市场导向与经济效益目标是首要任务。需深入调研市场需求,分析不同李品种的销售前景,优先选择市场认可度高、价格稳定且具有加工潜力的品种,如适合鲜食的蜂糖李、适合制干的新疆杏李等。
(二)特色李品种资源调查与评估
广泛收集国内外特色李品种资源,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考察等方式,整理出具有潜在引种价值的品种名单。对这些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如生长习性、物候期、结果习性)和经济性状(果实大小、色泽、口感、含糖量、单果重)进行系统分析。以四川青脆李为例,其果实脆甜多汁、平均单果重40-50 克,在市场上颇受欢迎。
(三)引种流程与技术要点
引种试验地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块,确保其土壤、气候条件与计划推广区域相似。对试验地进行科学规划,划分不同品种试验区,设置对照区,并做好标记。在引种苗木运输前,严格进行检疫,确保苗木无病虫害携带,同时采用保湿、防震等措施,防止苗木在运输过程中受损。
二、特色李树高效栽培技术之苗木培育
(一)砧木选择与培育
常用的李树砧木有毛桃、山杏、毛樱桃等。毛桃砧木亲和力强,根系发达,耐旱、耐瘠薄;山杏砧木抗寒、抗旱性强,适合在北方寒冷干旱地区使用;毛樱桃砧木矮化效果明显,适合密植栽培。在砧木种子处理上,需进行层积处理,将种子与湿润河沙按1:3 比例混合,置于0-5℃环境中,经过60-90 天打破种子休眠。
(二)嫁接育苗技术
嫁接时期可根据嫁接方法和当地气候条件选择。芽接一般在 7-9 月进行,此时砧木和接穗皮层易剥离,成活率高;枝接在春季树液流动至萌芽前进行。常用的嫁接方法有“T”形芽接、劈接、切接等。接穗应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条,采集后立即去除叶片,保留叶柄,用湿布包裹保湿。嫁接后,及时检查成活率,对未成活的及时补接。
(三)苗木出圃与质量标准
苗木达到出圃标准后,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进行起苗。起苗时,尽量保持根系完整,避免损伤主根。根据苗木高度、地径、根系状况等指标进行分级,一级苗要求苗高80 厘米以上,地径0.8 厘米以上,根系发达;二级苗苗高60-80 厘米,地径0.6-0.8 厘米。
三、特色李果园的建立与管理
(一)果园选址与规划
果园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的地块,避免在低洼易涝、风口处建园。根据果园面积和地形,进行小区划分,每个小区面积以 5-10 亩为宜,便于管理。合理规划道路系统,主干道宽4-6 米,支路宽2-3 米,保证车辆和人员通行。同时,完善排灌系统,修建排水沟和蓄水池,确保雨季排水通畅,旱季能及时灌溉。
(二)栽植技术
栽植时期一般在秋季落叶后或春季萌芽前进行,秋季栽植有利于根系恢复,春季栽植则可避免冬季冻害。栽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和管理水平确定,一般株行距为3 米 ×4 米或 4 米 ×5 米。定植前,开挖定植穴(沟),深度和宽度均为60-80 厘米,将表土与有机肥(每亩施入3000-5000 公斤)混合回填,再填入心土。
(三)土肥水管理
土壤改良可通过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方式进行,每年秋季结合深翻,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 2000 - 3000 公斤,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采用生草栽培或覆盖栽培模式,减少土壤侵蚀,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施肥应根据李树生长发育阶段进行,幼树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促进树体生长;结果树在萌芽期、花期、果实膨大期和采果后分别追施不同比例的氮、磷、钾复合肥,同时注重微量元素(如硼、锌)的补充。
四、特色李树的整形修剪与病虫害防治
(一)整形修剪技术
常见的李树树形有自然开心形、疏散分层形等。自然开心形树体结构简单,通风透光好,适合密植栽培。整形过程中,在定干后选留3-4 个主枝,主枝角度保持 45-60 度,每个主枝上选留2-3 个侧枝。根据李树不同年龄时期进行修剪,幼树期以轻剪长放为主,促进分枝,扩大树冠;初果期对骨干枝延长枝进行适度短截,培养结果枝组;盛果期及时回缩更新结果枝组,疏除过密枝、交叉枝、重叠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衰老期进行重剪更新,恢复树势。
(二)病虫害综合防治
李树主要病害有李红点病、流胶病、细菌性穿孔病等。李红点病可在萌芽前喷施 3- 5 波美度石硫合剂,发病初期喷施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 倍液防治;流胶病主要通过加强树体管理,增强树势,减少伤口,发病时刮除流胶部位,涂抹5 波美度石硫合剂或硫酸铜溶液;细菌性穿孔病在发病前喷施 1:2:200 倍波尔多液预防,发病期喷施72% 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 3000 - 4000 倍液治疗。常见虫害有李小食心虫、蚜虫、红蜘蛛等,可根据虫害发生情况采取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
(三)果实管理与采收
在李树花期进行疏花,去除过密、弱小的花朵,减少养分消耗。果实膨大期进行疏果,根据树势和果枝类型确定留果量,一般长果枝留4-6 个果,中果枝留2-4 个果,短果枝留1-2 个果。疏果后进行果实套袋,可选用专用纸袋,在套袋前喷施一次杀菌剂和杀虫剂,防止病虫害侵入。套袋能有效改善果实外观品质,减少农药残留。果实成熟前 15-20天,摘除果袋,促进果实着色。未套袋的可采取激光微孔透气膜等覆盖树冠遮雨防止裂果。采收时期根据果实成熟度和市场需求确定,鲜食果在果实充分成熟、色泽鲜艳时采收;加工果可在果实八成熟时采收。
结论
乡镇特色李品种引种与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推动乡镇李产业升级、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通过科学筛选特色李品种,严格把控引种流程,结合系统的高效栽培技术,从苗木培育、果园建立到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及病虫害防治等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能够显著提升李树的产量与果实品质,增强乡镇特色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创新,应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技术培训与示范推广力度,促进特色李产业与乡镇旅游、电商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乡镇特色李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建国 , 李红梅 . 南方地区特色李品种引种筛选与适应性评价 [J]. 果树学报 , 2021, 38(05): 102-111.
[2] 张明远, 陈志强. 优质李新品种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J]. 中国南方果树,2020, 49(03): 45-53.
[3] 刘伟 , 孙静怡 . 不同栽培模式对李树生长结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J]. 经济林研究 , 2022, 40(02): 7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