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生活化探究实验在初中物理基础教学中的开发与实践路径

作者

刘毅

玉溪第十五中学 653100

引言

在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如何提升物理教学的实效性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传统物理教学中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亟需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来解决。生活化探究实验将物理学习与生活经验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既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更能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生活化探究实验在初中物理基础教学中的开发策略和实施路径,旨在为物理教师提供可借鉴的教学模式,促进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初中物理教学的现实挑战与转向需求

初中物理教学正面临多方面的现实挑战,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注重公式推导和概念记忆,导致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停留在表面,难以建立系统的物理思维。课堂上单向的知识传授模式使得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的机会,既降低了学习兴趣,也阻碍了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物理学科本身的抽象特性,比如电磁学、光学等领域的复杂概念常常让学生感到困惑和疏离,产生畏难情绪。当前教育改革对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单纯的知识灌输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成为更重要的目标。物理教学需要从" 是什么" 转向" 为什么" 和" 怎么用",让学生真正理解物理规律的本质及其在生活中的体现,这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创设更多实践机会,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发现物理原理,通过实验探究验证科学猜想,使物理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和有意义[1]。

二、生活化探究实验的开发原则与设计思路

(一)贴近生活实际:选题来源于学生日常经

物理现象广泛存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清晨的阳光到夜晚的星光,从厨房的炊具到教室的电灯,无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原理,开发生活化探究实验的首要原则就是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选取研究课题,既能降低学生的认知门槛,还能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在设计实验时,教师需要深入观察学生的生活环境,挖掘那些容易被忽视却又蕴含物理规律的生活现象,比如早晨窗户上的露珠、自行车刹车时的摩擦、水壶烧水时的声音变化等都是值得探究的物理现象 [2]。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 物态变化 " 单元为例,教师可以设计 " 观察不同季节窗户上的水珠 " 的探究活动,学生通过记录不同天气条件下窗户上水珠的形成情况,比较室内外温差对水珠形成的影响。这个实验不需要复杂设备,却能让学生直观理解液化现象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生活化实验,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从而建立起物理学习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贴近生活的实验选题能够消除学生对物理的距离感,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常却蕴含物理原理的现象,将其转化为可探究的实验课题。

(二)体现物理规律: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与验证

生活化探究实验的核心价值在于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现和验证物理规律,在设计这类实验时教师要避免直接告知结论,而是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验证方案。实验过程要突出物理现象的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让学生能够通过收集数据、分析现象来得出结论,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更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证精神[3]。以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 简单机械 " 单元为例,教师设计 " 探究不同工具开瓶盖的省力效果 " 的实验,学生使用开瓶器、毛巾、勺子等不同工具开启相同的瓶盖,测量并比较所需力的大小。学生通过实验自主发现杠杆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理解不同工具在使用时的力学特点,教师只需提供必要的测量工具和安全指导,其余探究过程都交由学生自主完成。好的生活化探究实验应该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发现物理规律的大门,教师要设计好实验的引导环节,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自然而然地领悟物理原理。

(三)注重简易可行:设备简便,便于校内外实践

生活化探究实验的优势在于其实施的便捷性,理想的实验设计应该使用常见的生活物品或简易的实验器材,既能保证实验效果,又便于在课堂或课外开展,以此来突破实验室条件的限制,让物理探究活动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选择实验材料时,教师要优先考虑那些容易获取、操作安全、成本低廉的物品,如塑料瓶、吸管、橡皮筋等,实验步骤要简单明了,确保学生能够独立完成 [4]∘ 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 声现象 " 单元为例,教师设计 " 用不同材料制作简易乐器" 的实验,学生利用吸管、橡皮筋、空盒子等常见物品制作简单的发声装置,探究材料、长度等因素对声音特性的影响,既保证了材料易得,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简易可行的实验设计能够大大拓展物理探究的时空范围,让学生在校内外都能持续进行科学探索,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化繁为简,用生活化的材料设计出富有启发性的实验活动。

结束语

生活化探究实验为初中物理基础教学开辟了新的实践路径,通过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其科学探究精神,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精心设计实验内容,合理把握探究深度,确保实验活动既贴近学生生活,又能达成教学目标。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活化探究实验的形式和内容还将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师应在实践过程中注重反思与创新,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专业支持,为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蒋奕昊 . 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情境创设与实践的研究 [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3,(35):110-112.

[2] 姬永胜 .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N]. 山西科技报 ,2023-12-08(010).

[3] 李如亮 .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情境的创设 [J]. 数理天地 ( 初中版 ),2023,(18):30-32.

[4] 林鸿辉 . 创设高中物理贯穿式生活化情境课堂的实践研究 [D]. 福建师范大学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