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体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机制及优化
韦金辉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of Mongolia and China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文化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并正确认识到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增强身体健康素质,同时对于心理健康发展也能够起到重要积极促进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了体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作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应当将体育文化的思政教育功能发挥和实现作为教学重点,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支撑,促进学生有一个更好地全面发展。为此,本文加大对新时期体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便凸显得非常有必要。
一、体育文化相关概述分析
体育文化作为体育实践活动的精神与物质“结晶”,融合了身体运动、动作技巧、 运动工具以及更深层次的社会观念、精神追求与意志力,以一种独特的运动美学,通过身体形态与动作演绎,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身心健康的需求。从某种角度来讲,体育文化如同其他文化形态一样,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将国家、民族乃至社会时代的发展情况与风貌特点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来,同时还能够以一种独特方式规范并约束着人们的体育行为,对于人们身体健康素质增强以及正确价值观念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组成,展现出独特之处,相较于其他传统文化,其最大不同点在于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注重品德修养与人格塑造;追求统一与中庸之道。这种独特的体育文化,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发扬,也是与其他国家体育文化显著区别的标志,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塑造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念,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
二、新时期体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机制分析
基于新时期背景下,针对体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机制,可构建起一个完整的逻辑架构,具体下图所示。从体育文化架构这一层面进行分析,主要由观念层、制度层和操作层这三个部分所构成,其中涵盖体育精神文化、体育制度文化和体育物质文化;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架构这一层面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提高道德行为水平、增强民主意识、增强主人翁意识和普及务实理性价值观念这四个部分。体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观念层;其中的制度层则作为体育物质文化与体育精神文化的连接“桥梁”;体育物质文化既是体育精神文化的具体体现,还可以对体育精神文化进行反馈与修正。通过深入剖析下图,可发现,体育精神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功能之间存在相互融合与深化的密切联系,具体体现在要素、思想以及认识和观念等多个方面。这种融合与深化关系,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体育精神文化的内涵,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体育文化的思想政治功能发挥机制逻辑架构)三、新时期体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路径分析
(一)加强体育物质文化建设
在体育文化架构中,体育物质文化作为其中一项重要构成,从某种角度来讲,体育物质文化可以说是一种隐性的育人教育资源,对于学生能够起到一种无形教育力量。加强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对于体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与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纵观清华大学的马约翰雕塑、耶鲁大学的耶鲁湾等各大著名高校,不难发现,皆以独特的体育物质文化为校园标志,既是体育历史的见证,更是教育理念的载体,以一种潜移默化形式向学生传递着坚韧不拔的体育精神与人文关怀,为学生营造出一种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旨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不屈不挠的竞技意志。为此,作为高校要想将体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出来,则必须加强体育物质文化建设,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石。通过将体育物质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到一起,达到一种“用文化育人塑人”的教育目标效果,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篇章。
(二)健全体育制度文化
在体育文化架构中,体育制度文化同样作为其中一项重要构成,对于学生价值观塑造以及品行形成能够起到一定引领作用。但要想充分发挥出体育制度文化的引领作用,最为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便是需要得到学生的认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体育文化精髓内化为个人行为准则,更深刻地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作为高校要想建立起一个健全的体育制度文化,在推进体育文化建设这一过程中,则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有效融入到其中,利用制度加强对学生的规范与约束,引导学生正确思想与行为形成。与此同时,作为高校还需构建起一个清晰且完整的体育制度文化框架,明确好各层级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与职责,将其有效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形成一种“自上而下、各司其责”的工作局面,严格按照所制定的制度要求,加大对学生行为的规范与约束力度,确保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得以稳健运行。另外,为进一步推进校园体育制度文化有效落实,作为高校还可以建立起相应激励机制,通过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包括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等,以此将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为体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与实现提供重要机制保障。
(三)弘扬体育精神文化
体育精神文化作为体育文化架构中的核心构成,也是体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与实现的核心所在。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中,体育精神文化如同一盏明灯,照亮学生前行道路,激励学生自强不息、勇往直前。另外,体育精神文化在营造浓厚校园体育氛围、提升体育教学成效方面同样也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高校要想充分发挥出体育精神文化力量,需要立足于“育人”这一根本,致力于学生自我价值提升以及超越自我意志培养,从某种角度来讲,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提升人的思想觉悟、实现全面育人”不谋而合。为此,这就需要高校多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开展,借助体育文化活动,将体育精神的“种子”播撒在校园内,营造出一种浓厚的体育精神文化校园氛围,在这样一种校园氛围下,实现对学生良好体育精神的潜移默化培养,在增强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凝聚力以及团结精神,让无形的体育精神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引灯塔。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虽属不同领域,但二者却存在紧密关联,既相互促又相互制约。作为新时代背景下各高校应正确认识到体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关系,了解并掌握体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机制,然后借助体育文化这一重要载体,从体育物质文化、体育制度文化以及体育精神文化这三个方面入手,将体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学生有一个更好地成长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琳琳 .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探讨 [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7,24(2):144-146.
[2] 吴 莎 . 论 高 校 体 育 文 化 的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功 能 [J]. 改 革 与 开放 ,2015(8):106-107.
[3] 胡启良 , 晏心平 .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1,19(5):9-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