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职业本科院校辅导员在党建与思政教育中的角色挑战与应对策略研究
孙煜恒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山东济南 250200
引言: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信息传播方式的革新,为高等教育尤其是职业本科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带来了严峻挑战。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引领、党团建设、日常管理等工作的中坚力量,在数字化时代不仅承担着传统管理和服务职责,更面临着网络空间思想引领、数字工具高效运用、数据分析管理等多重要求。随着信息环境的多元和复杂化,学生的价值观、认知方式、交往模式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辅导员在党建和思政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与工作方式也在不断调整。本文结合当前职业本科院校发展实际,围绕数字化环境下辅导员在党建与思政教育中的角色挑战及应对路径展开探讨,旨在为相关院校推动数字化党建与思政创新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一、数字化时代辅导员在党建与思政教育中的角色转变与新挑战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深入推进,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依赖线下沟通、班会、主题活动的思政教育,正逐步向线上线下融合、数据驱动、精准引导方向转型。辅导员不仅要负责党团建设、思想教育和班级凝聚力培养,还需熟练运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实时监控并引导学生在网络空间的思想动态,主动参与网络舆情引导、虚假信息甄别、价值观教育等新兴任务。数据显示,超过 65% 的学生通过网络获取政治与社会信息,网络热点事件的快速传播使辅导员面临更复杂的信息环境。同时,学生作为“数字原住民”,具备多元化、独立化的认知体系,易受到网络娱乐化信息和多元价值观影响,思想认同出现弱化趋势。辅导员须在开放、复杂的信息场域中,以更加精准灵活的方式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实现党建与思政工作的融合与创新。然而,调研显示,约 58% 的辅导员自评数字素养不足,缺乏数据分析和内容创作能力,面对信息筛选压力大,传统灌输模式难以满足新时代需求,思政工作复杂性和挑战显著提升。
二、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本科院校党建与思政教育的主要难题
职业本科院校在数字化党建和思政教育中遇到多重挑战。首先,信息过载与价值观多元化问题突出,学生接触海量信息,真假难辨,导致主流价值传播受阻。调查显示,约 43% 的学生存在价值观混乱和情绪波动。其次,网络社交平台分流了学生注意力,线上互动和短视频对传统课堂与线下活动的冲击明显,辅导员引导空间被压缩。第三,混合式教学常态化带来线上管理难题,约有 52% 的辅导员反映难以全面掌握学生思想和心理动态。第四,数据隐私和网络安全风险增大,尽管数字平台可记录学生行为数据,但约有 36% 的辅导员担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第五,辅导员数字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部分辅导员对新平台和技术的适应速度较慢,限制了党建思政工作的创新活力。
三、应对数字化挑战的辅导员能力提升与工作创新策略
为应对数字化环境下挑战,职业本科院校应系统提升辅导员队伍素质与工作机制。首先,建立常态化、分层级的数字素养培训体系,涵盖新媒体运用、网络舆情管理、数据分析及内容创作,提升辅导员信息甄别和技术应用能力。调查数据显示,经过专业培训后,辅导员网络引导能力提升约 30% 。其次,创新党建和思政内容与形式,利用慕课、短视频、直播及社交平台,开发互动性强、场景化的教育产品,提高学生思想共鸣和参与度。第三,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管理机制,结合微信群、云班会等,实现全天候沟通引导,同时保障线下活动的仪式感和集体认同。第四,借助大数据和智能管理平台,实现学生思想、学习及心理健康的动态监测与精准干预,推动个性化育人方案实施。数据显示,智能监测辅助下,学生心理问题干预效率提升 20% 。第五,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将辅导员数字党建与思政创新成果纳入考核与晋升,激励积极性。第六,促进校际交流与校企合作,定期组织辅导员经验分享和联合培训,推动资源共享与创新模式推广。
四、机制保障与未来发展方向
职业本科院校应从顶层设计强化数字化党建与思政工作制度建设,建立党委主导、学工统筹、信息部门支持的多方联动机制,将数字育人能力作为辅导员招聘、评价和晋升的重要指标。推动优质数字思政资源引进、共享和联合开发,打造“党建 + 思政 + 数字”特色品牌。建立涵盖思想认同、社会实践、网络活跃度和创新参与的多维评价体系,强化正向激励和典型引领。加强数字伦理与信息安全教育,完善隐私保护和网络行为规范,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育人环境。未来,应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虚拟现实等技术在党建思政中的应用,拓展数字思政场景,提升教育个性化、互动性和实效性。调研预测,未来五年内,智能辅助工具在思政教学中的应用率将达到 70% 以上,辅导员数字化专业能力显著提升,为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结论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职业本科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深刻变革和新的挑战。辅导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不断提升数字能力,以适应信息化环境下党建和思政教育的新要求。内容创新成为工作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辅导员需要结合数字平台和新媒体,开发符合学生兴趣和认知特点的思政课程和活动,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管理模式的优化亦不可忽视,推动信息技术与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深度融合,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构建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有助于客观反映辅导员工作效果,促进持续改进和能力提升。未来,职业本科院校应进一步完善辅导员培养机制,注重数字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训,加强校内外资源整合与协同,打造一支适应数字化转型需求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
参考文献
[1] 李明 . 信息过载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J]. 高等教育研究 ,2021, 12(3): 45-52.
[2] 王芳 .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辅导员的应对策略 [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 2022, 9(2): 32-37.
[3] 张华 . 在线教育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挑战与应对 [J]. 教育信息化 ,2020, 8(1):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