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理念下县域园林碳汇经济的市场化路径与政策工具创新研究
陈莉璐
道县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425300
引言
全球气候治理和我国“双碳”战略要求倒逼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园林碳汇经济已成为县域绿色发展、生态修复和碳减排的重要抓手。园林建设的碳汇功能不仅在于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提升,更在于其碳汇资源资产化、市场化和金融化的巨大潜力。传统县域园林以美化环境和生态修复为主,尚未形成完善的碳汇市场化和多元价值转化机制,绿色发展理念对县域园林碳汇经济的市场培育、政策创新、机制保障等提出了全新要求。推动园林碳汇经济市场化不仅关乎生态环境改善、碳中和目标实现,也是县域经济结构优化、产业融合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本文立足绿色发展理念,梳理园林碳汇经济的理论依据与国际经验,系统分析市场化路径构建和政策工具创新机制,旨在为县域碳汇经济市场激活、政策完善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一、绿色发展理念与县域园林碳汇经济的理论基础
绿色发展理念要求县域经济与自然和谐共生,突出低碳、生态、可持续的综合目标。园林碳汇经济是以园林植物碳吸收和储存为基础,通过碳计量、碳核证、碳交易、生态补偿、碳金融等多元机制,实现生态服务价值货币化和市场化转化。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强调园林作为“碳汇工厂”可固碳、调节气候、改善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本理论将园林碳汇作为可交易、可资产化的“绿色资本”,而生态补偿理论为碳汇经济的利益分配与多元共治提供制度依据。园林碳汇经济以提升碳吸收能力和多元价值转化为目标,涵盖生态保护修复、碳汇项目开发、市场交易、金融创新和社会参与等多重路径,要求县域园林建设从“绿色外观”转向“生态资产”与“市场资本”并重。
二、县域园林碳汇经济市场化路径的构建
县域园林碳汇经济市场化首先要健全碳汇项目标准体系,制定统一的园林碳汇计量、监测、核证、登记、信息披露等标准,提升碳汇项目透明度和公信力。鼓励培育园林碳汇项目开发企业、合作社等多元化市场主体,推动政府、社会资本、村集体、农户、园林公司等各类主体协作,形成项目开发、资产管理、运营维护、交易服务的专业分工格局。完善碳汇交易市场机制,积极对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区域碳交易平台,推动县域园林碳汇项目纳入正式交易体系,支持挂牌竞价、协议转让、市场拍卖等多元交易方式,拓宽碳汇市场流通和收益渠道。加快县域碳汇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碳汇数据采集、动态管理、资产登记、交易撮合、信用评价等功能一体化,为市场透明运行和多元参与提供技术支撑。
三、县域园林碳汇经济市场化的政策工具创新
完善财政激励与绿色金融政策,建立碳汇项目专项补贴、项目示范奖补、生态补偿等多层次财政支持体系。鼓励银行、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开发绿色信贷、碳保险、碳债券等创新产品,强化政府引导基金和政策性担保,降低碳汇项目开发初期融资门槛和风险成本,扩大社会资本投入规模。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标准,完善碳汇产权归属、计量核证、交易规则、合同管理、信用评级等政策体系,明确多元主体权责,健全第三方核查和市场准入机制。推动碳汇交易平台标准化、规范化运营,完善信息披露、交易撮合、价格发现等服务功能,增强园林碳汇产品市场认知和流动性。
四、县域园林碳汇经济市场化实践成效与存在问题
部分县域已在园林碳汇经济市场化探索中取得显著进展,园林碳汇项目纳入碳交易体系,为县域财政、村集体和农户带来多元化收益,碳金融、科技赋能、产业融合显著提升碳汇项目经济性和可持续性。信息化、标准化和信用评价体系初步建立,推动碳汇市场规范有序发展。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碳汇项目标准和计量体系不完善,项目开发与核证专业能力不足,影响碳汇量的真实性和市场信心;二是碳汇交易渠道有限,交易活跃度和市场流动性不高,价格发现机制亟待完善;三是碳金融创新与风险管控机制不健全,资本参与积极性不强,融资难题依旧突出;四是信息化和科技支撑基础薄弱,数据采集、管理和利用水平需提升。
五、县域园林碳汇经济市场化与政策创新的持续优化建议
未来应完善园林碳汇项目标准体系和核证规范,强化专业技术力量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建设,提升项目开发、计量、核证和资产管理专业化水平。加快碳汇交易平台与数字信息平台建设,优化数据采集、资产登记、信用评级、交易撮合和价格发现功能,丰富交易模式,提高市场流动性和透明度。深化碳金融创新,开发多元化绿色信贷、碳保险、碳债券、碳基金等产品,推动碳汇资产证券化,完善风险保障和信用支持体系。加强园林碳汇与乡村振兴、生态旅游、绿色农业等多产业融合,创新“园林碳汇 + ”多元业态和利益联结机制,促进
农民增收、村集体壮大和产业升级。
结论
绿色发展理念下,县域园林碳汇经济的市场化路径和政策工具创新,是推动县域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深度融合的关键举措。通过完善标准体系、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健全碳交易和金融服务机制、强化科技赋能和数字管理、优化价格激励和利益联结、加强政策协同和法规保障,县域园林碳汇经济将释放更大市场潜力,助力县域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和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贡献坚实力量。
参考文献
[1] 徐明, 刘秀娟. 绿色发展理念下碳汇经济市场化路径与政策工具创新[J].生态经济 , 2023(5): 38-44.
[2] 宋明 , 陈楠 . 园林绿化碳汇价值实现机制与市场化创新路径 [J]. 中国园林 , 2022, 38(7): 90-95.
[3] 李强 , 王鹏飞 . 县域碳汇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J]. 农村经济 ,2022(12): 81-85.
作者姓名: 陈莉璐,籍贯: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民族:汉族,学历:本科农学学士学位,研究方向:园林专业,单位所在省、市:湖南省永州市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