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问题为驱动的引导式高中数学教学

作者

张智敏

石家庄市第二十二中学

引言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抽象性高的学科,长期以来的教学容易陷入重结论、轻过程、重结果、轻思维的弊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思维僵化、缺乏自主性和创新精神。以问题为驱动的引导式教学模式顺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问题”这一纽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发展思维。本文从该教学模式的优势入手,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为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以问题为驱动的引导式高中数学教学的优势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直接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兴趣容易丧失。以问题为驱动的引导式教学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贴近生活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想知道”“想解决”的动力驱动下主动学习。例如,在讲解二次函数时,先提出“如何确定一条抛物线的顶点位置?”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问题驱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接给出结论,而是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实验、推理等方法自主解决。这种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资料、整理思路、验证猜想,逐渐养成主动获取知识和自我管理学习的习惯,从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学习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问题为驱动的教学不断设置问题、打磨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在实践中锻炼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以问题为驱动的引导式高中数学教学路径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在以问题为驱动的教学中,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前提。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识基础,设计具有生活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从自身经验出发,主动进入思考和探究状态。情境的设计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取材,例如,在学习函数的增长性与最大值问题时,提出“如何选择手机套餐最省钱?”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寻找最优解。关注社会热点,例如,在讲解统计知识时,引入“某城市近几年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作为背景,引导学生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数学本身的规律性:揭示数学内部的问题冲突和美感,如“为什么平面内任意三角形内角和都是 180 ?”等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推理和证明探索其中的逻辑关系。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主动探究的内在动力。

(二)设计“问题链”,完善学生知识架构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不应是孤立的、零散的,而应构建成一个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问题链。通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链,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背景性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例如“我们怎样测量一座高楼的高度?”引出三角函数。围绕知识点提出一些基础性、验证性的问题,例如“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弦、余弦的定义是什么?”进一步提出具有一定难度和综合性的探究问题,例如“已知一座塔的影长和仰角,如何用不同的方法求高?”鼓励学生寻找多种解法。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应用到新情境,例如“如果影子落在斜坡上,该如何计算高度?”这种由浅入深的问题链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逐步攻克知识难点,还能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建构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培养“问题意识”,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解答已知的问题,还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提出新问题。课堂上留出时间让学生自由提问,并且对学生的提问给予充分肯定和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思考。教师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示范如何发现问题,如“这个解法有没有更简便的?”“如果把这个条件改变一下,结果会怎样?”在解决一个问题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和解题的多样性,如“这个结论为什么成立?”“它适用的条件有哪些?”通过这样不断地训练,学生逐渐形成敏锐的问题意识和良好的问题解决习惯,不仅能解决现有问题,还能自主提出新问题并探寻答案,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四)开展问题评价,完善学生自我认知

有效的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手段。以问题为驱动的教学评价不仅关注解题的结果,更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思维方法、合作与创新能力等。具体的评价方式可以多元化,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解题的思路、逻辑性以及创新性进行及时点评。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取长补短,促进彼此的交流和合作。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如“我今天解决了哪些问题?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此外,还可以采用展示、辩论、小论文等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问题解决过程和成果。在这种多维度评价的引导下,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还能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调控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结束语

以问题为驱动的引导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转变。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了高中数学课堂从“灌输式”向“探究式”转型。未来,高中数学教学应继续深化这一模式的实践与研究,不断优化问题设计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季昌英.以问题为驱动的引导式高中数学教学[J].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5,(13):76-78.

[2]刘辉华.以问题为驱动的引导式高中数学教学[J].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4,(19):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