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在煤质活性炭行业的应用研究
杨红艳
中煤华利新疆炭素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哈密市 839000
一、引言
煤质活性炭作为活性炭市场的重要品类,凭借原材料来源广泛、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在水处理、工业废气净化、食品饮料加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日益严格、煤炭价格波动加剧以及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煤质活性炭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
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如品种法、分步法等,通常以产品或生产步骤为核算对象,间接成本往往按照单一的标准(如生产工时、机器工时等)进行分摊。这种方法难以准确反映不同生产环节和产品类型的成本消耗,导致成本信息失真。例如,不同规格的煤质活性炭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差异较大,但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可能无法准确体现这种差异,进而影响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决策制定。
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核心,通过对成本动因的分析,能够更精准地分配成本,为企业提供更可靠的成本信息。它打破了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中间接成本分摊的局限性,将成本追溯到具体的作业活动,使成本信息更加真实、准确。因此,研究作业成本法在煤质活性炭行业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煤质活性炭成本结构及特点
2.1 直接材料成本
煤质活性炭的主要原材料为煤炭,其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据较大比例。煤炭的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开采成本、运输费用等多种因素影响,波动较为频繁。不同品质的煤炭,其价格和性能差异较大,对活性炭的质量和成本也有重要影响。例如,高灰分、低挥发分的煤炭可能价格较低,但生产出的活性炭吸附性能可能较差,需要更多的后续处理工序,从而增加成本。
2.2 直接人工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包括生产线上操作人员的工资、福利等。煤质活性炭的生产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如原料粉碎、炭化、活化、后处理等,不同环节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和工作强度不同,导致人工成本在各环节的分配存在差异。此外,随着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变化,直接人工成本也会发生波动。
2.3 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涵盖生产过程中的间接成本,如设备折旧、维修费用、能源消耗(水、电、气等)、厂房租金等。煤质活性炭生产设备投资较大,且设备更新换代速度较快,设备折旧成本在制造费用中占有一定比重。同时,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较大,尤其是炭化和活化等高温工序,能源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
2.4 环保成本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煤质活性炭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环保设备和资金,以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环保成本包括环保设备的购置、安装、运行维护费用,以及污染物排放的监测、治理费用等。这部分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逐渐增加,且具有显性化的特点。
三、作业成本法的原理及实施步骤
3.1 作业成本法原理
作业成本法基于“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的基本思想,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系列作业,通过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它强调成本发生的因果关系,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产品成本的真实情况。
3.2 实施步骤
3.2.1 作业认定
对煤质活性炭的生产过程进行详细分析,识别出所有的作业活动。例如,原料采购、原料储存、原料粉碎、炭化、活化、后处理(如洗涤、干燥、筛分等)、包装、质量检测、设备维护等。每个作业都应具有明确的定义和范围,确保作业认定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2.2 作业中心建立
将相关的作业归集为作业中心,以便于管理和核算。例如,可以将原料采购、原料储存作业归集为原料供应作业中心;将炭化、活化作业归集为生产核心作业中心;将后处理、包装作业归集为产品加工作业中心等。作业中心的建立有助于简化成本核算过程,提高核算效率。
3.2.3 资源归集
收集和整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的各种资源,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并将这些资源按照作业中心进行归集。例如,将煤炭等直接材料成本归集到原料供应作业中心;将操作人员的工资、福利等直接人工成本归集到相应的生产作业中心;将设备折旧、能源消耗等制造费用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到各个作业中心。
3.2.4 成本动因选择与计量
为每个作业中心选择合适的成本动因,成本动因应与作业成本之间存在合理的因果关系。例如,原料采购作业的成本动因可以是采购订单数量;炭化作业的成本动因可以是炭化时间;活化作业的成本动因可以是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等。对成本动因进行准确计量,为后续的成本分配提供依据。
3.2.5 作业成本分配
根据成本动因,将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产品上。计算公式为:某产品应分配的作业成本 Σ=Σ 该产品消耗的成本动因数量 × 单位成本动因分配率。通过作业成本分配,得到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
四、作业成本法在煤质活性炭行业应用的优势
4.1 提高成本核算准确性
作业成本法通过将成本追溯到具体的作业活动,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不同生产环节和产品类型的成本消耗。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相比,它避免了间接成本分摊不合理的问题,使产品成本信息更加真实、可靠。例如,对于不同规格的煤质活性炭,作业成本法可以根据其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作业和资源,准确计算出各自的成本,为企业提供更准确的成本数据。
4.2 优化成本控制
作业成本法能够揭示非增值作业,如不必要的搬运、等待等作业。企业可以通过消除或减少非增值作业,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它还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增值作业中的成本浪费点,进一步优化成本结构。例如,通过对炭化、活化等核心作业的成本分析,企业可以发现能源消耗过高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降低能源成本。
4.3 支持企业决策
准确的成本信息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在产品定价方面,企业可以根据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结合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制定合理的产品价格,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生产计划方面,企业可以根据产品成本和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避免生产过剩或不足的情况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在产品组合决策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作业成本法分析不同产品的盈利能力,优化产品组合,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4.4 适应市场变化
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煤质活性炭企业需要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规模。作业成本法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它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订单和生产要求,准确计算产品成本,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成本信息,帮助企业快速做出决策,适应市场变化。
五、作业成本法在活性炭行业应用面临的挑战及建议
5.1 面临的挑战
5.1.1 数据收集与处理难度大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包括作业信息、资源消耗信息、成本动因信息等。在煤质活性炭企业中,这些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可能存在一定难度。例如,部分作业的数据可能难以准确计量,或者数据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和系统中,导致数据整合困难。
5.1.2 员工认知与接受度问题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需要员工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但部分员工可能对新的成本核算方法存在认知不足或抵触情绪,认为会增加工作负担,或者对作业成本法的原理和实施方法不理解。
5.1.3 成本动因选择的主观性
成本动因的选择对作业成本法的核算结果有重要影响。但在实际操作中,成本动因的选择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不同的选择可能导致核算结果存在差异。如果选择的成本动因不合理,可能会导致成本分配不准确,影响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效果。
5.2 建议
5.2.1 加强数据管理
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和处理系统,明确各部门在数据收集中的职责和任务。加强对数据采集人员的培训,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和整合,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5.2.2 加强员工培训与沟通
开展针对作业成本法的培训活动,向员工介绍作业成本法的原理、实施步骤和对企业的好处。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解决员工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结束语
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方法,在活性炭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对作业成本法在活性炭行业的应用研究,我们发现作业成本法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存在的问题,为企业提供更准确的成本信息,有助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战略决策。然而,作业成本法的实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合理规划、加强培训、科学选择成本动因,以确保作业成本法的有效实施。随着活性炭行业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信作业成本法将在活性炭行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