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万州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学德育的困境与突破路径

作者

陈娇

万州区田家炳学校 重庆万州 404000

文化可以增强民族的创造力、凝聚力,也是我国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初中德育教育中,应加强对中学生文化自信、文化认同等方面的培养,引导学生可以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并弘扬传统文化。而且我国传统文化还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价值观 [1]。所以在进行教育期间,教师应注重红色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万州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在进行德育教学期间,应注重万州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合,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推动学生的成长。故而,本文进一步探析万州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学德育的困境与突破路径。

一、万州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学德育的困境

(一)课堂教学中有关地方红色文化的融入并不充分

目前,很多教师现已逐渐认识到了中学德育教育中融入红色传统文化的可行性、必要性。但是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课堂教学主要是为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作为核心途径,也承担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的重要职责。在课堂活动中融入红色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可以一定程度内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并且能够提升课堂活动的趣味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从而发挥出育人、传承红色文化的目的。然而在实践中发现,目前德育课堂中关于红色文化的融入相对较少,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较为片面。

(二)地方红色文化的运用较为单一

为了更好在中学德育教育中融入红色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采用多样性的教学策略、方法 [2]。但是当前教师对地方红色文化的运用较为单一,仅仅局限于学生参与红色讲座、诵读红色故事等过程中,其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并未有效地发挥出育人的作用以及德育的价值。而且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缺乏多层次、全方位地感悟,最终导致红色传统文化未能落实于行、融入于心。

二、万州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学德育的突破路径

(一)科学运用红色素材

为了在学校的德育教育活动中更好地融入万州地方红色文化,教师在教学期间应注重红色素材的运用,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中,应灵活地运用红色素材、传扬红色思想,调动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其中。正所谓“思想政治课应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所以教师自身应认识到在德育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资源的必要性以及意义,并在课堂中环节中应用。

例如:在思想政治课堂的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借助红色文化、红色素材等,使学生可以掌握丰富多样的红色文化资源,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自尊心,并且能够增强学生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应适当举例,譬如:彭咏梧、江竹筠夫妇领导川东游击斗争,江姐事迹被纳入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并讲解红色革命思想,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政治课堂的教学中,有助于丰富课堂议题形式,并且能够对现有的德育教学内容加以补充。此外,还可以拓展红色文化,引导学生唱红歌等,并组织学生参与红色故事演讲会,加深学生对万州地方红色文化的深层次了解。

(二)强化红色文化主题

红色文化的弘扬并不能单单仅依靠理论讲解以及口头传授,而是需要开展实践活动来落实、渗透。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红色体验教育活动,使学生可以将所见、所感表达出来,并且能够一定程度内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行为素质以及综合能力,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社区、生活,从而挖掘更具有深层次的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素材,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定期举办以万州地方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班会,并在班会中渗透红色文化、红色资源以及红色精神,提升班会的趣味性以及实践性。譬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演小品、游戏活动以及讲故事等形式融入万州地方红色文化,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感悟革命精神。

(三)结合校园文化

打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渗透革命精神,逐渐了解红色文化理念,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 [3]。而且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面貌最核心的体验,也是校园环境建设过程中置管且知识的形式,能够发挥出人文精神的作用。

例如:学校可以在墙面绘制万州本地红色文化的图文,并在校园内增设本地红色文化的纪念物,例如:雕塑、建筑物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此外,还可以定期通过校园广播站为学生播放红色故事,讲解红色文化精神。借助绘制校报、黑板报等形式,向学生展示红色文化的元素,提升学生内心深处对红色文化产生的认同感。最后,教师还可以在教室内增设万州地方红色文化角,使学生受红色文化环境的感染与熏陶,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红色文化素养。

(四)设立评价机制

在初中生的德育教学中,应为学生渗透红色传统文化,而学校也应将红色传统文化融入德育教育机制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确保评价机制的全面性。首先,应对学生进行评估,确保能够掌握学生的真实思想状态、学习状态等,将其作为对德育教育进行调整的内容与形式。其次,应对教师进行评价,了解教师在德育教学中对红色文化的渗透效果,并采用奖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结语

红色文化资源是由我国共产党、革命人员以及人民群众共同创设的文化资源,其中涵盖了十分重要的民族精神以及革命理念,为我国的伟大复兴提供保障,并且还拓展了学校的德育教育资源。在德育教学中,融入万州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理想信念,并且能够推动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丹 , 魏甜甜 , 胡新峰 . 龙江红色资源的开发与教育研究——以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院一品”校园文化建设项目为例 [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 2025, 44 (04): 60-66.

[2] 张茜 , 许春晓 , 温卫宁 . 红色旅游促进青少年红色文化认同形成机制研究——基于学段差异的组态路径分析 [J]. 旅游科学 , 2025, 39 (01): 101-118.

[3] 陈瑶, 张咏梅, 黄均倩, 陈伟, 蒋映兰, 权明桃. “学思践悟”红色文化教育在学生干部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J]. 大学 , 2024, (16): 93-96.

基金项目:本文系《万州本土文化经典诵读在中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中的路径探究 》 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 :WJY-20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