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核心概念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索
高影
天津津衡高级中学有限公司 300381
引言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高中教育阶段占据着重要地位。高中化学核心概念是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和精髓,涵盖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高中化学核心概念,不仅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然而,由于高中化学核心概念具有抽象性、微观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过程中往往面临诸多困难。因此,探索高中化学核心概念的有效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中化学核心概念教学意义
高中化学核心概念教学意义重大且深远。从知识体系构建来看,核心概念是化学知识的基石与骨架。像“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等核心概念,串联起了化学的各个知识点,学生掌握这些概念后,能将零散的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化学学科的本质与内在逻辑。在能力培养方面,核心概念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与探究能力。学生在理解核心概念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这能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围绕核心概念开展的实验探究活动,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高中化学核心概念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2.1 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困难
高中化学核心概念大多涉及微观粒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如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等,这些概念抽象且难以直观感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和微观想象能力,往往难以理解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例如,在学习“化学键”这一概念时,学生很难想象原子之间是如何通过共用电子对或得失电子形成化学键的,导致对化学键的本质理解不透彻。
2.2 教学方法单一
部分教师在核心概念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解概念的定义、性质和规律,学生则被动地听讲和记录,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究的机会。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核心概念。
2.3 概念教学与生活实际脱节
高中化学核心概念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只注重概念的理论讲解,而忽视了概念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虽然记住了概念的定义和公式,但却不知道如何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导致学习效果不佳。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金属腐蚀、电池原理等实际现象,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价值缺乏认识。
3 高中化学核心概念有效教学策略
3.1 情境创设引入概念,激发学习兴趣
在高中化学核心概念教学中,情境创设是开启学生求知大门的钥匙。化学知识与生活、科技等领域紧密相连,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创设情境。例如,在引入“化学反应速率”概念时,以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腐败为例,展示不同储存条件下食物变质速度的差异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思考影响食物变质快慢的因素。接着提出“如何定量描述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这一问题,自然地引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3.2 多媒体辅助理解概念,突破教学难点
高中化学核心概念往往具有抽象性和微观性,学生难以直观感知。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讲解“原子结构”时,利用动画演示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电子在不同能级上的运动状态,以及电子的跃迁过程。这种直观的展示方式,将抽象的微观结构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原子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3.3 小组合作探究概念,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有效方式。在核心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验探究。例如,在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时,教师给出实验药品和仪器,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通过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催化剂等条件,观察反应速率的变化,并记录实验数据。
3.4 类比迁移策略
类比迁移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将新的核心概念与已有的知识或生活经验进行类比,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从而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迁移到新的概念学习中,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概念。
在讲解“化学平衡”这一核心概念时,教师可以进行如下类比迁移:
与生活中的平衡现象类比: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常见的平衡现象,如跷跷板的平衡、天平的平衡等。让学生分析这些平衡现象的特点,即正反两方的力量相等,处于一种动态的稳定状态。然后,教师将化学平衡与这些生活中的平衡现象进行类比,指出化学平衡也是一种动态平衡,在化学平衡状态下,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与物理中的平衡类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物理中力的平衡知识,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将这一概念迁移到化学平衡中,在化学平衡状态下,正反应和逆反应的“作用力”(即反应速率)相互抵消,体系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通过这样的类比迁移,学生能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更好地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核心概念的有效教学是提高学生化学学习质量和培养科学素养的关键。通过巧妙引入核心概念、深入理解核心概念、有效巩固核心概念和灵活应用核心概念等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综合能力。同时,学校和教师要为教学策略的实施提供保障,不断提高高中化学核心概念教学的质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进一步完善高中化学核心概念的有效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 学科核心素养引导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 聂亚 . 学周刊 ,2025(12)
[2]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葛静. 求知导刊 ,20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