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公路工程交通安全设施的施工质量管理分析

作者

邹佳珂

留坝县公路测设队 陕西汉中 724100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1 施工方案的制定与审查

公路工程交通安全设施施工质量把控的重点是施工方案,该方案应当包括工程概览、工艺程序、品质保证举措、安全保障策略、环境影响评价及紧急应对预案这些主要要素。《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施工方案要细致规定施工板块划分,标识标线布置,围栏设置这些重点事项的技术参数和操作步骤,运用 SWOT 分析法全面评议方案的可行性,凭借各种层面的论证来保证它在执行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加大施工方案设计和评定工作的力度是很必要的。

1.2 施工人员培训与资质管理

公路工程交通安全设施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是加强人员培训和资质管理。统计数据表明,大概三成工程质量缺陷由技术不足或者操作失误造成,要妥善处理这个问题,就要创建起系统的培训体系,保证参建人员全方位把握安装工艺,操作步骤和安全规范,从而优化总体施工水准。培训内容包含设施施工关键技术要素、工序衔接需求和安全管理标准,还要通过实际训练来改进岗位技能,让有关人员知晓自己的职责范围并得到认证。

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1 材料与设备的质量检验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所有进场的材料都要符合国家或者行业的标准,像反光膜的逆反射系数要达到一定的数值才能保证夜间行车的安全性,机械设备也要经过专门的检测来验证它的性能参数是不是符合设计的需求。想要提高管理效果,施工单位就要形成起比较系统又全面的材料和设备检验制度,包含进料审查、施工期间的监督以及最后成品的检测等很多阶段。拿标志标牌来说,在常规的尺寸,颜色搭配以及反光性能的评判之外,还要做耐候性测试,这样才能保证它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长时间稳定工作并准确识别。

2.2 施工过程中的监控与检查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规定,“三检制”被当作基本准则来应用,这种制度包含自检、互检以及专检,各个工序都要符合设计标准和质量要求,拿护栏安装来说,施工单位必须对全部焊接节点执行细致检查,避免出现虚焊或者漏焊之类的问题。在此期间,可以利用统计过程控制(SPC)工具展开精细管理,通过搜集并剖析关键参数的数据信息,从而尽早察觉潜藏的风险并加以应对,凭借创建护栏直线度和高度的控制图表,可以精确评判其是否处在许可的公差范围之内,然后改良工艺流程以保证整体工程质量。

三、施工后的质量评估与验收

3.1 质量评估标准与方法

评估体系的设计要融合国家或者行业规范,还要联系项目特性来创建系统化,科学化的评价架构。在护栏安装工程领域,主要考察它的结构稳定性和行车安全性,而且要用模拟碰撞测试加以验证。从评价方法的角度来看,可以采用统计过程控制(SPC)技术,在施工环节对关键参数展开动态监测和剖析,凭借控制图之类的工具随时跟踪质量改变趋向,以此保证工程质量的连续稳定和可靠。通过研究数据表明,在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里,凭借创建起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交通安全设施的合格率从最初的 90% 逐渐攀升到末尾阶段的98% ,不但有效地削减了后期维修费用,而且明显提升了行车安全性能和公众信任度。

3.2 验收流程与质量保证措施

验收流程大致包含初步验收、中间检查以及最后验收这三个主要环节,初步验收大多在施工过程中执行,用来评判阶段性成果是否符合设计需求和技术标准,中间检查安排在主体结构完工以后,着重查看整个项目的进度和品质情况,最后验收则在全部工序结束之后开展,主要评判交通设施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是否合格。要保证工程质量,就要形成一套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包含质量把控计划、检测数据管理、瑕疵修正机制以及持续改善优化等诸多方面。采用PDCA 循环理论框架,系统性地推进施工流程不断改进,这会明显改善工程质量管控效能,在竣工验收环节,要全面搜集并细致剖析核心数据信息,涵盖材料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设备运作参数等重要指标,保证各项技术参数达到或者超过行业标准要求,相关研究显示,通过第三方专业机构展开独立检测和评判,可以切实优化交通安全设施施工质量。

四、交通安全设施施工质量的持续改进

4.1 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机制

公路工程交通安全设施施工质量管控的关键在于形成持续改进体系,凭借PDCA 循环模式,可以做到建设全过程系统的管控。在设计阶段要用科学办法制订详细的实施规划,给各个部分制定清楚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规定,到了施工期间就要按照既定计划展开,而且要通过经常化的专业训练加强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观念。评估环节要运用系统化的质量检查和实时监督手段,尽快找出并解决问题,比如材料不合格率,设备故障率之类的重点问题,还要对有关数据做细致记载和深度剖析。实施阶段按照评估情况对施工方案加以必要的修改和改良,创建起完备的循环经营体系,依靠六西格玛经营模式,重点缩减瑕疵和波动,进而大幅改进施工流程的精准程度和稳定水平。

4.2 利用新技术提升施工质量

公路工程交通安全设施施工质量管理方面,技术创新成为提升工程品质的主要推动力,建筑信息建模(BIM)技术由于其在施工前期能够实现精准模拟,从而改善了设计方案,并且减少了现场出现误差风险以及返工次数。根据统计数据表明,采用 BIM 技术可以使工程效率提高 10%~20% ,而且还能有效减少材料浪费情况并降低整体成本,当与物联网技术相融合之后,利用部署各种传感设备以即时获取施工环境数据及物料状态信息,进而对工程质量实施更为完善的监督。依靠温度及湿度传感技术对混凝土养护展开实时监测,凭借科学调节使其处于最佳硬化状态,可以有效加强结构稳定性和耐久性。在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改善的大环境里,数据推动和智能算法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针对施工期间产生的大量数据执行系统的搜集操作,然后利用先进的统计分析手段或者机器学习模型进行深入挖掘,就能准确找出隐藏的质量隐患和缺陷要素,从而为制订相应的改进策略给予可靠支撑。

参考文献:

[1] 万凯 .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J]. 安家 ,2025(6):0022-0024.

[2] 李婧玉, 董凤英, 孟林. 交通工程安全防护设施的施工及质量控制研究[J].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 ,2025,7(1):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