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蔡顺华
攸县农业综合执法局 湖南株洲 412300
引言
在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进程中,生猪养殖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规模化养殖逐渐成为生猪养殖的主流方向。这种养殖模式通过集中化的管理和资源整合,能够有效提高生猪的产量和质量,在保障市场稳定供应、提升养殖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不容忽视的是,规模化养殖也随之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深入研究这些常见问题并探索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推动生猪规模化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一、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常见问题
(一)养殖环境问题
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往往具有较大的养殖密度,这使得在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粪便、污水等废弃物。若这些废弃物得不到妥善处理,不仅会对养殖场周边的土壤造成污染,影响土壤的肥力和结构,还可能通过地表径流等方式污染水源,导致水质恶化。同时,废弃物散发的恶臭气体也会对空气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另外,部分养殖场在选址时缺乏科学规划,没有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将场地选在靠近居民区或水源地的位置,这不仅容易引发与周边居民的环境纠纷,还可能对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二)疫病防控问题
在生猪规模化养殖环境中,疫病传播的风险显著增加。一方面,猪群数量众多且生活空间相对集中,猪只之间的接触极为频繁,一旦有个别猪只感染疫病,病原体很容易在猪群中快速传播扩散,形成大规模的疫情。另一方面,养殖场需要频繁地与外界进行物资交流,外来人员和车辆的进入可能会将外界的病原体带入养殖场内,为疫病的传播提供了途径。此外,部分养殖场的防疫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如消毒池、隔离舍等设施配备不全或不能正常使用,同时防疫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也不够严格,存在敷衍了事的情况,这些都为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埋下了严重的隐患。
(三)饲料管理问题
饲料成本在生猪规模化养殖的总成本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因此饲料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养殖的经济效益。一些养殖场在进行饲料采购时,过于注重饲料的价格因素,而忽视了饲料的质量和营养成分,选择价格低廉但质量不达标的饲料,这导致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无法满足生猪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进而影响生猪的生长发育速度和健康状况。同时,在饲料储存环节,由于缺乏科学的储存方法和良好的储存条件,饲料容易发生霉变,霉变产生的有害物质会对生猪的消化系统、肝脏等器官造成损害,严重威胁生猪的健康。
(四)技术与管理问题
当前,部分规模化养殖场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先进的生猪养殖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经验。在实际养殖过程中,他们无法科学地对猪群进行分群管理,不能根据生猪的生长阶段和生理特点合理调配饲料,也不能及时准确地判断生猪的健康状况并采取有效的疫病防控措施。这种技术和管理上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养殖效率低下,生猪的生长周期延长,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不佳,严重制约了生猪规模化养殖行业的发展。
二、生猪规模化养殖常见问题的对策
(一)优化养殖环境
为了优化生猪规模化养殖场的环境,首先要在选址环节严格把关。养殖场的选址应充分考虑环保要求,远离居民区、水源地等敏感区域,选择地势较高、通风良好、排水方便的地段。在养殖场的建设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处理设施,如粪便堆肥场、污水处理池等,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污水等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此外,还应加强养殖场的绿化建设,在养殖场的周边和场内种植合适的树木和花草,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净化作用,改善养殖场的空气质量,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
(二)加强疫病防控
加强疫病防控是保障生猪规模化养殖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养殖场应建立健全完善的防疫制度,明确各项防疫措施的具体要求和执行标准。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对养殖场的入口、猪舍、工具等进行定期消毒,切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同时,要严格落实免疫接种措施,根据当地的疫病流行情况和生猪的生长阶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确保猪只及时接种疫苗,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加强对养殖场人员和车辆的管理,设立专门的消毒通道,对进入养殖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和登记,防止病原体的传入。另外,要加强对猪群的健康监测,定期对猪只进行体温测量、临床症状观察等,及时发现疫病苗头并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还可以与当地的兽医部门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借助专业的技术力量,提高疫病防控的技术水平和应对能力。
(三)规范饲料管理
规范饲料管理对于提高生猪的养殖效益至关重要。养殖场应建立科学的饲料采购制度,在选择饲料供应商时,不仅要考虑价格因素,更要注重供应商的资质和饲料的质量,选择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饲料供应商。在饲料采购过程中,要加强对饲料质量的检测,确保饲料中的营养成分符合生猪的生长需求。在饲料储存方面,要设置专门的饲料储存仓库,保证仓库的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并采取有效的防鼠、防潮措施,防止饲料霉变。同时,要根据生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如仔猪期、育成期、育肥期等,科学调配饲料的配方,合理调整饲料中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比例,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
(四)提升技术与管理水平
提升养殖场的技术与管理水平是推动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的重要举措。养殖场应加强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他们参加专业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知识培训课程,邀请行业专家进行现场指导,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积极引进先进的生猪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如自动化喂料系统、智能化环境控制系统等,实现养殖过程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将员工的工作业绩与薪酬福利挂钩,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心。通过提升技术与管理水平,实现对猪群的科学管理、饲料的合理调配和疫病的有效防控,从而提高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生猪规模化养殖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养殖环境、疫病防控、饲料管理和技术与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通过采取优化养殖环境、加强疫病防控、规范饲料管理和提升技术与管理水平等针对性的对策,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推动生猪规模化养殖行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行业的不断发展,生猪规模化养殖还会面临新的挑战,这就需要行业内的相关人员不断探索和创新,持续优化养殖模式和管理方法,为生猪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促进我国生猪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甘艳君 , 刘丹 . 生猪规模化养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新农业 ,2023, (11): 28-29.
[2] 陈海勇 , 胡成 , 徐稳 , 陈莉 . 生猪规模化养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 [J]. 兽医导刊 , 2021, (21): 86-87.
[3] 赵艳红 . 生猪规模化养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畜禽业 , 2021, 32(07): 43-44.
[4] 张志毅 . 探讨规模化养猪场疾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农民致富之友 , 2018, (23): 107.
[5] 朱君海 , 贾海锋 , 龚乔林 . 生猪规模化养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J]. 当代畜牧 , 2014, (05): 45-46.
作者简介:蔡顺华(1974.3)男,汉族,湖南省株洲市,大专,畜牧师,从事农产品安全监督执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