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数据赋能国有企业采购管理的模式重构与策略分析

作者

陈洁

湖南省国资委

当下,在国有企业采购管理中,大数据不仅可以准确地掌握市场一手动态,还能打破传统采购管理模式。及时把握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对于推动国有企业采购管理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当下国企采购管理的现状,探讨大数据在国有企业采购管理中的应用,分析其在实践中的优势与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为国企采购管理的模式重构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一、国有企业传统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流程繁琐

目前,我国多数国有企业传统的采购管理是要经过“计划编制 -审批流转 - 供应商选择”等多个环节,并采用纸质版进行审批、传阅的方式;整个采购流程复杂、耗时较长。还需要大量人员在“询价 -报价- 竞争性磋商- 谈判”等环节进行统计汇总,不仅流程复杂,且工作重复,影响了采购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二)监管困难

在调查中发现,超过 50% 的国有企业传统采购管理中存在的监管困难。由于采用纸质版审批和传阅,不能实时追踪和监控采购进度和状态,容易导致信息不对称和监管漏洞;采购数据难以汇总和分析,大量的纸质文件和数据分散在各个部门和人员手中,难以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高效利用,给监管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三)效率不高

国有企业传统采购模式主要是靠人工操作和线下沟通,由于层级多、环节复杂,经常出现延误或误解,影响了采购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在“需求提出 - 供应商响应”的过程中,可能因为信息传递的延迟,使得采购周期被拉长,各部门间的协同工作效率低下。

二、行业发展趋势与互联网采购优势

(一)采购互联网化成为必然趋势

根据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互联网 + ”招标采购行动方案》,要实现“交易平台市场化发展、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完善、电子化行政监管创新”等目标。这一政策导向推动了国有企业采购“互联网化”的快速发展。

(二)互联网采购的显著优势

通过自动化处理采购流程,大幅缩短采购周期提升效率;实现供应链各环节信息实时共享和协同的数据共享;借助数据分析实现采购过程的精细化管控;减少纸质文档使用,降低资源消耗;全过程电子化留痕,增强采购透明度。

(三)互联网采购的实现手段

通过“标准化 + 信息化”双轮驱动,实现流程标准化与运作信息化的相互促进。具体表现在基于数据分析优化采购策略,采购决策科学;全流程电子化可追溯,采购过程透明化;通过比价和竞争降低采购成本,采购成本最优化;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交易效率,交易成本最小化。

三、构建一体化数据平台的实施策略

(一)建设一体化数据平台

构建集“采购计划、供应商管理、合同执行、绩效评估”等功能于一体的数据平台。平台应具备以下特征:从需求提出到履约评价的全过程管理、全流程覆盖;对采购关键节点进行动态监测、实时监控;所有操作留痕,支持事后审计,数据可追溯;实现内部各部门及外部供应商的数据互通、信息共享。

(二)建立多维分析模型

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采购数据分析模型,包括:从“质量、交货、服务”等多维度评估供应商绩效;基于历史数据和市场趋势进行价格预测;识别和预警潜在采购风险;基于历史消耗数据预测未来需求。

(三)完善电子招标流程

按照《电子招标投标办法》要求,构建全流程电子招投标系统:“实现招标公告发布、投标文件递交、开标评标”等环节电子化。支持远程开标和电子评标,提高招标效率。建立专家库管理系统,实现评标专家随机抽取。与公共服务平台对接,实现信息自动公示。

(四)建立安全监测体系

及时建立“数据安全防护”机制,确保数据的“采集 - 存储 - 处理 - 传输”等各个环节的安全性。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保护数据不被非法访问和篡改。同时,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保障采购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采购的数据安全,追踪数据的使用情况。

(五)完善组织与人才保障

设立专门的数字化采购管理部门,负责整体规划和推进采购管理的数字化进程。明确各部门的数字化采购职责,形成协同工作的机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数字化采购的创新实践,不断提升数字化采购的技术水平。

四、国有企业采购管理数字化方面的实践运用

及时推动建设省级和市级的统一阳光采购平台,如 H 省国资云阳光采购平台、CS 阳光采购服务平台等,将采购信息的集中发布、过程统一监管。通过大数据技术对采购全流程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可视化”。例如,“供应链画像”分析业务环节的效能,自动比对标书信息以防围标、串标,并提供数据来支持决策。并运用人工智能,如智能评标的辅助系统、流程自动化处理财务流程,将付款流程从几天缩短至 1-2 小时。管控方面可推行“两级集中、三级采购”的机制,对授权区域或子公司在一定范围内灵活采购。

因此,面对国有企业传统采购中“流程繁琐、监管困难、效率不高”等问题,可建立“一体化”数据平台、实施全流程在线管理的解决策略。通过采用“标准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方法,达成“采购决策合理化- 流程透明化- 供应链协同化”的模式,并需要关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人才培养等配套措施,为国有企业采购管理创新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子岩, 赵秀丽. 规范操作促进国有企业招标采购提质增效[J].招标采购管理 ,2022,(06):44-46.

[2] 伍成栋 . 大数据视域下化工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研究 [J]. 中国招标 ,2025,(08):111-113.

[3] 陈明艳 , 张学明 , 陈云晓 , 等 . 国内企业供应链数智化协同管理研究 [J]. 通讯世界 ,2025,32(05):145-147.

[4] 严锋 . 基于“BIM+ 大数据”的企业招标采购管理研究 [J]. 中国招标 ,2025,(03):195-198.

[5] 张晨 , 陈云鹏 , 周宇鉴 , 等 . 数字化转型下的央企采购招投标模式创新 [J]. 中国招标 ,2025,(07):2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