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事业单位政工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难点与对策

作者

李忠勇

邵阳市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湖南邵阳 422000

一、事业单位政工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思想政治工作是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员工思想觉悟与团队凝聚力。专业化政工队伍能精准把握党的政策,运用科学方法开展思想教育。通过专题学习、思想辅导等形式,结合业务实际解读政策,帮助员工理解落实,有效提升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为单位工作筑牢思想根基。

(二)促进事业单位文化建设

事业单位文化是核心竞争力,政工队伍在文化建设中起引领作用。专业化政工人员凭借深厚文化素养,挖掘单位历史底蕴,提炼文化理念,并通过文化节、讲座等活动,将文化融入员工日常,增强文化认同感。同时,营造积极氛围,激发员工创造力,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与单位发展。

(三)保障事业单位稳定发展

面对舆论压力、内部矛盾等挑战,专业化政工队伍能及时掌握员工思想动态,运用沟通与疏导技巧化解矛盾,通过谈心谈话缓解员工压力。在突发事件和负面舆论中,发挥引导作用维护单位形象,为事业单位营造和谐环境,保障工作有序推进。

二、事业单位政工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难点

(一)思想认知层面的难点

对政工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事业单位领导和员工对政工工作存在认知偏差,将其视为 " 软任务 "。领导更侧重业务工作带来的直接效益,忽视政工在单位发展中的深层作用,导致资源分配向业务倾斜,出现经费短缺、人员不足等问题。员工则误认为政工工作仅为政治学习,与实际工作脱节,参与积极性低,阻碍了政工工作开展和队伍建设。

存在重业务轻政工的倾向:受传统观念和考核机制影响,事业单位普遍存在重业务轻政工现象。绩效考核中业务指标占比过高,政工指标权重低;职称评定、职务晋升也以业务成果为主。这种评价机制削弱了政工人员的积极性,导致人才流失严重,难以吸引优秀人才,限制了政工队伍专业化发展。

(二)人才培养层面的难点​

培训体系不系统:当前事业单位政工队伍培训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内容脱离实际,理论灌输为主,对新媒体时代所需的网络思政技术、融媒体传播等实务内容涉及不足;二是形式单一僵化,过度依赖集中授课、讲座等传统模式,缺乏互动实践设计,难以调动学习积极性;三是缺乏系统规划,未形成阶梯式培训体系,导致知识更新滞后,难以匹配行业发展需求。

专业发展渠道受限:政工岗位职业发展存在明显瓶颈:纵向晋升上,职级设置不合理、标准模糊,相较业务部门晋升机会显著更少;横向发展中,对外交流机会稀缺,难以接触前沿理念与创新方法;职业规划层面,缺乏科学指导机制,致使人员发展方向迷茫,直接影响队伍稳定性与专业化进程。

(三)考核激励层面的难点

考核标准不科学:事业单位政工工作考核存在指标模糊、方式单一的问题。考核指标缺乏量化标准,如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仅考核次数与参与人数,忽视思想认知提升等核心成效。考核方式以领导评价为主,缺少员工自评、同事互评等多元维度,导致结果客观性不足,难以激发政工人员积极性,也不利于发现工作问题。

激励机制不完善:政工队伍激励机制存在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双重短板。物质上,薪酬待遇低于业务岗,且无有效绩效奖励机制;精神层面,表彰奖励稀缺,工作价值未获充分认可。同时,激励形式单一,无法满足不同层次需求,削弱了队伍凝聚力与工作效能。

三、事业单位政工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对策

(一)强化思想引领

提高对政工工作的重视程度:事业单位领导需强化对政工工作战略价值的认知,将其纳入单位整体发展规划,与业务工作同步部署、落实与考核。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定期研判并解决工作难题,保障人力、物力、财力支持。通过专题会议宣贯、常态化宣传教育,提升全员对政工工作的理解与认同。领导干部更应以身作则,发挥示范效应,带动全员参与。

营造良好的政工工作氛围:整合内部宣传矩阵,依托网站、宣传栏、公众号等平台,推广政工工作经验、展示先进典型与成果,提升工作影响力。策划主题演讲、文艺汇演等多元文化活动,增进员工互动,激发参与热情。构建高效沟通机制,强化领导与政工人员、政工人员与员工间的交流,动态掌握思想动态与工作需求,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凝聚团队向心力。

(二)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系统化培训机制:建立分层分类培训体系,按岗位需求与专业阶段制定计划。培训内容涵盖党的理论、思政工作理论,融入新媒体应用、心理健康、沟通技巧等实务课程。创新采用 “线上 + 线下”“理论 + 实践” 模式,通过线上平台学习、实地考察、案例研讨等方式提升培训实效。同时,建立效果评估机制,

动态优化培训内容与方式。

拓宽专业发展路径:完善政工岗位职级体系,明确晋升标准,建立公平晋升机制。鼓励参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提升专业认可度。加强单位间交流合作,提供外出学习机会,借鉴先进经验。根据个人特长制定职业规划,提供发展指导,实现个人与单位协同发展。

(三)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构建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政工考核指标体系,细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理论宣传等工作的考核维度,例如既统计活动数量与参与度,也评估员工思想转变实效。采用领导评、同事议、服务对象反馈等多元评价方式,建立考核结果即时反馈机制,助力政工人员精准改进工作。

建立多元激励体系:打造物质与精神并重的激励机制。物质层面,优化薪酬结构,实行绩效挂钩奖励;精神层面,设立专项荣誉奖项,强化表彰激励。同时,通过开放晋升通道、提供专业培训、赋予重要项目参与权等方式,激发职业发展动力,并配套心理关怀与职业规划指导,营造良性成长环境。

四、结语

事业单位政工队伍专业化建设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项长期复杂工程。针对当前存在的思想认知不足、人才培养滞后、考核激励欠缺等难点,事业单位需强化思想引领,提升对政工工作的重视,营造良好氛围;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系统培训机制,拓宽专业发展路径;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制定科学标准,建立多元激励体系。唯有加强专业化建设,方能发挥政工队伍在思想、文化建设及稳定发展中的作用,为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与人才保障,助力其更好履行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 董杰 . 探究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政工队伍专业化建设 [J]. 办公室业务 , 2020, (23): 36-37.

[2] 王文钰 . 当前政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 新闻研究导刊 ,2016, 7 (17): 347.

[3] 仲煜. 浅析事业单位政工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 东方企业文化,2015, (23): 170.

[4] 吴永. 新时期事业单位政工队伍建设现状及其对策[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 (08): 64.

[5] 周宪彪 . 加强事业单位政工队伍建设的对策探讨 [J]. 才智 , 2013, (20):275.

作者简介:李忠勇(1967.08)男,汉族,湖南省邵阳市,大专,工程师,从事政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