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国有企业党支部党员教育管理的问题与优化策略研究

作者

吕雅婷

陕煤集团神木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 陕西榆林 719000

一、国有企业党支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一)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党支部是党在国有企业中的战斗堡垒,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通过有效的党员教育管理,能够确保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使国有企业党支部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投身改革。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能够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使党员在企业生产经营、技术创新、管理提升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举措。良好的党员教育管理能够促进党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和组织生活,能够使党员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从而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地完成党赋予国有企业的各项任务。

二、国有企业党支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当前,部分国有企业党支部党员教育内容陈旧,仍然以传统的理论宣讲为主,对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方针政策以及与国有企业实际发展相关的内容结合不够紧密。在教育形式上,主要采用集中授课、开会传达文件等方式,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难以激发党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新媒体技术在党员教育中的应用不足,线上教育平台建设滞后,无法满足党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国有企业党支部党员教育管理的相关制度不够健全,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例如,在党员发展、培训、考核等环节,缺乏明确的标准和流程,导致工作随意性较大。同时,党员日常管理松散,对党员的行为规范和组织纪律要求不够严格,部分党员存在组织观念淡薄、不按时参加组织生活等问题 。此外,对于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等特殊群体的管理缺乏有效的措施,导致这部分党员容易出现“失联”或参与组织生活困难的情况。

(三)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国有企业党支部党员教育管理的监督考核机制不完善,考核指标不够科学合理,往往注重形式上的考核,如学习笔记的数量、参加会议的次数等,而忽视了对党员学习效果和实际工作表现的考核。监督方式单一,主要以内部监督为主,缺乏外部监督和群众监督。对于考核结果的运用不充分,优秀党员的激励措施不足,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缺乏力度,无法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三、国有企业党支部党员教育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创新党员教育内容与形式。丰富教育内容:结合国有企业实际,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方针政策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战略相结合,增加业务知识、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内容,使党员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例如,针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开展科技创新政策解读和专业技术培训课程。创新教育形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搭建线上党员教育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党建 APP 等,开展线上学习、在线交流、视频党课等活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党员学习的便利性和积极性。同时,开展多样化的线下教育活动,如实地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党员志愿服务、举办知识竞赛等,增强党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完善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健全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的各项制度,明确党员发展、培训、考核等环节的标准和流程,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制定党员日常管理制度,规范党员的行为准则和组织纪律,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加强特殊群体管理:针对流动党员和离退休党员等特殊群体,建立专门的管理机制。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与流动党员的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情况,组织他们参加线上学习和组织生活。对于离退休党员,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实际需求,开展适合他们的学习和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三)强化监督考核机制。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党员教育管理考核指标体系,既注重对党员学习过程的考核,如学习时间、学习笔记等,更注重对学习效果和实际工作表现的考核,如党员在工作中的业绩、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情况等。将考核指标量化,提高考核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拓宽监督渠道:建立多元化的监督机制,除了内部监督外,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的作用。设立意见箱、举报电话、网络监督平台等,鼓励群众对党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价。定期开展党员民主评议活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增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考核优秀的党员进行表彰和奖励,通过颁发荣誉证书、给予物质奖励、作为职务晋升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等方式,激励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考核不合格的党员,进行批评教育和帮助,督促其整改;经教育仍不改正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四、结束语

国有企业党支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国有企业党支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存在教育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思想认识不足、资源投入有限和机制创新动力不足等原因。为了提升国有企业党支部党员教育管理水平,需要从创新教育内容与形式、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监督考核机制等方面入手,采取切实有效的优化策略。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国有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参考文献:

[1] 郝佳怡 .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国有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路径探析 [J]. 中外企业文化 ,2024,(10):168-170.

作者简介:吕雅婷(1993.11- ),女,汉族,山西大同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现就职于;研究方向:国企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