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

作者

欧卓

宁远县城市环境卫生和园林绿化服务中心 湖南永州 425600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使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园林绿化不仅能美化城市景观,还在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 ,更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重要场所,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然而,园林绿化建设成果的长期维持与功能发挥,依赖于科学、高效的养护管理工作。目前,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深入研究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现状,探索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对推动城市园林绿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现状

(一)政策与制度层面

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指引下,国家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与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国家层面,《城市绿化条例》明确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养护管理的基本要求与责任主体,为行业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这一条例不仅为城市绿化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还确保了绿化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同时,各地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地方性法规与实施细则,如部分城市出台了《城市绿地养护管理标准》,对绿地的养护质量、作业规范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制度框架。这些标准和规定不仅提高了绿地养护的专业水平,也确保了绿地的生态功能和美化效果。此外,政府还通过规划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推动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发展,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技术支持等,旨在鼓励和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持续进步和创新。

(二)技术应用层面

在当今时代,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技术应用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特别是在灌溉技术方面,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这些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漫灌方式,能够依据植物的需水特性进行精准的供水,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显著降低了养护管理的成本。在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趋势。例如,通过利用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数量的生物防治方法,以及采用诱虫灯来诱杀害虫的物理防治手段,这些方法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实现了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控。而在修剪整形技术方面,借助先进的机械设备与专业的修剪技术,可以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与景观需求,打造出既美观又规整的植物造型,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

(三)管理模式层面

在当前的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领域,我们可以观察到多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并存,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管理格局。其中,政府主导模式是一种常见的形式,它是由政府部门直接承担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工作。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确保养护工作与城市整体规划保持一致,并且满足公共利益的需求。然而,它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管理效率可能不够高,资源配置可能不够灵活,这些都可能影响到养护管理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另一方面,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引入专业的园林绿化养护企业,利用市场竞争机制来提高养护管理的效率和服务质量。这种模式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养护工作更加高效和专业。但是,市场化运作也可能带来一些挑战,比如如何确保企业行为与公共利益的一致性,以及如何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保证环境的可持续性。

政企合作模式则试图结合政府与企业的优势,政府在其中提供政策支持和必要的监管,确保养护管理工作符合公共利益和城市规划的要求。同时,企业则可以发挥其专业技术与运营管理能力,共同推动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这种模式旨在通过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养护管理的高效运作。

不同的管理模式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区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它们各有优势和局限性。因此,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成功开展,往往需要根据具体环境和条件,选择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或者将不同的模式进行有机结合,以实现最佳的管理效果。这样,不同管理模式的综合运用,共同服务于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有助于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增强市民的生活品质。

二、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存在的问

(一)政策执行与制度漏洞

尽管在政策与制度层面已经建立起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框架,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明显的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一些地方政府对于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显然不足,他们在执行相关政策时往往敷衍了事,没有能够将相关的政策法规真正地贯彻到具体的工作中去。同时,我们还发现现有的制度存在监管缺失的问题,缺乏一个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这使得我们难以对养护管理工作的质量进行准确的评估和约束。此外,责任划分不明确也是制度层面的一大漏洞,部门之间、政企之间在养护管理工作中的职责界限模糊不清,这导致了在出现问题时,各方相互推诿责任,严重影响了养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技术与人才瓶颈

在当前的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领域,我们仍然可以观察到一些局限性。尽管节水灌溉技术和综合防治等方法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在智能化和精准化养护技术的发展上,我们仍然显得相对滞后。这种滞后状态使得我们难以满足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养护管理需求。举个例子,对于植物生长状况的实时监测和精准调控技术,尽管它们对于提高养护管理的科学性和时效性至关重要,但这些技术尚未得到广泛普及。在人才方面,专业技术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方面,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往往条件艰苦,且薪资待遇并不吸引人,这使得吸引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变得困难;另一方面,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并不完善,职业教育与行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在职人员的培训机会也显得不足,这导致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难以适应行业快速发展的技术需求。

(三)管理效率与资金压力

现有管理模式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效率低下的问题。政府主导模式下,由于行政程序繁琐、决策周期长,难以快速响应养护管理工作中的突发问题与实际需求。市场化运作模式中,部分企业受利益驱动,存在偷工减料、降低养护标准等行为,影响养护管理质量。此外,养护资金投入不足、资金分配不合理也是突出问题。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需要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但在实际工作中,资金往往向园林绿化建设倾斜,养护资金相对匮乏。同时,有限的资金在分配过程中缺乏科学规划,未能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绿地的实际需求合理分配,导致部分绿地养护过度,而部分绿地养护不足,严重影响养护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

三、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优化策略

(一)完善政策与制度体系

为了优化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健全政策法规是至关重要的基础。我们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深化现有的政策法规内容,确保其中包含明确的养护管理工作的具体标准与要求。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使其更加贴合实际工作需求。同时,建立和健全监督考核机制也是不可或缺的,这需要我们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通过定期对养护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此外,将考核结果与资金拨付、单位及个人评优等挂钩,可以强化政策执行的约束力,确保各项政策得到切实执行。除此之外,明确各部门、各主体在养护管理工作中的责任与义务也极为重要。通过建立责任清单制度,我们可以细化责任分工,避免出现责任真空与推诿现象。只有确保养护管理工作责任到人、落实到位,我们才能有效地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整体水平。

(二)推动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为了有效突破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面临的技术瓶颈,我们应当积极主动地引入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推动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朝着更加智能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例如,通过部署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我们可以实现对土壤湿度、养分含量、植物病虫害等关键信息的实时监测。这些数据经过收集后,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从而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提供科学、精准的决策支持。

同时,为了加速技术进步和创新,我们应当加强与科研院校以及相关企业的合作,共同投入更多资源于养护管理技术的研发工作。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可以鼓励技术创新,促进新技术和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应致力于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与行业内的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针对性的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满足实际工作中的专业要求。

此外,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在职人员培训机制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可以有效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这样的培训不仅能够帮助在职人员更新知识、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为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优化管理模式与资金保障​

为了优化管理模式,我们必须根据各个城市以及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积极探索并创新管理方式。在政府主导的管理模式下,应当简化行政程序,以提高决策的效率。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手段,进一步提升养护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对于那些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的区域,我们需要加强行业监管,完善企业的准入与退出机制,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以确保养护管理的质量。此外,我们还应该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除了依赖政府的财政投入之外,还可以通过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设立城市园林绿化发展基金等方式,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到养护管理工作中。同时,要科学合理地分配这些资金,根据绿地的类型、面积、重要程度等因素,制定出详细的资金分配方案,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养护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对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现状的分析,揭示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政策执行、技术人才、管理效率等方面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政策制度、推动技术创新、优化管理模式等优化策略。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与人们对生态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也将不断变化。未来,还需持续关注行业发展动态,深入研究新问题、新需求,不断完善养护管理策略,推动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胡占东 .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和养护管理分析 [J]. 居舍 , 2022, (22): 135-138.

[2] 李常英, 丁美丽, 窦京海, 王超. 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研究[J]. 现代农业研究 , 2022, 28 (03): 100-102.

[3] 黄国艳 .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及管理策略探究 [J]. 农村经济与科技 , 2021, 32 (12): 46-48.

[4] 赵军 . 简述优化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有效途径 [J]. 现代园艺 , 2020, (06):190-191.

[5] 李世军.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现状分析及优化措施 [J]. 河南农业, 2020, (08): 31+36

作者简介:欧卓(1992.03)女,汉族,湖南宁远,本科,工程师,从事风景园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