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语言游戏活动的有效开展

作者

于明月

吉林省省直机关第二幼儿园 吉林 130000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幼儿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要把游戏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活动来对待。游戏是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用自己创造出来的一种带有一定情节、较完整而有逻辑的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语言游戏活动就是要使幼儿通过“玩”和“说”,在积极参与中感受到语言带来的快乐,同时也培养他们主动交流、相互合作、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 为了有效地开展语言游戏活动,教师必须积极探索有效策略。

1. 创设轻松愉悦的语言环境,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与生活息息相关,它既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幼儿认识世界、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设轻松愉悦的语言环境。首先,教师要从心底里爱上孩子,充分尊重幼儿,理解幼儿的想法和行为,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染、影响孩子。其次,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语言游戏活动来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例如在组织小班语言游戏时,我先选择了一首《小红帽》的儿歌作为开场白,接着让孩子们自由选择角色进行表演,于是我就创设了一个语言游戏情境——小红帽和外婆。随着音乐的响起,小红帽在外婆家玩得很开心,可是到了晚上小红帽就发现自己迷路了。这时她又想起了外婆在给她讲故事时说过的话:“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于是她想办法四处找人帮忙,最终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找到了外婆。当我问小朋友们小红帽是怎么找到外婆的时候,他们都纷纷说出了自己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想到的解决的办法,在游戏结束后我又和孩子们进行了简单的交流。

2. 提供丰富多样的语言材料,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与表达

幼儿语言学习的关键在于丰富多样的材料,因此在游戏中提供各种可供幼儿自由选择和操作的材料,可以使幼儿通过自主选择材料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在玩中学习。比如,在语言游戏活动《我是一只小鸭子》中,教师首先让幼儿准备了“小鸭”“小鸭”“嘎嘎叫”“哌哌叫”等各种动物的名字,然后将这些动物的图片张贴在教室里。接下来教师便引导幼儿讨论“你喜欢哪个小鸭?”“小鸭都喜欢吃什么呀?”“小鸭在做什么呢?”等问题,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在讨论过程中,有几位幼儿对小鸭喜欢吃的食物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有的说它爱吃黄瓜、有的说它爱吃芹菜、有的说它喜欢吃萝卜……通过讨论,教师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吃的食物进行表演,并邀请其他小朋友和自己一起表演。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不仅使幼儿学会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口语,而且还可以让幼儿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特征等,从而激发了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在语言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一些能引起他们兴趣的、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材料和玩具。如在语言游戏活动《我是一只小鸭子》中,教师准备了很多可爱又能发出声音的小鸭玩具。其中有一只小鸭很调皮,总是咬其他小鸭。当小朋友们玩得正开心时,它突然叫了起来:“嘎嘎叫!”顿时全场鸦雀无声,然后只见一只小鸭子突然扑进了水中,吓得其他小鸭都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窜。这时教师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小鸭子喜欢吃的食物:胡萝卜、青菜、黄瓜、香蕉等。于是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跑到小鸭面前让它吃。当小鸭吃饱喝足后便游到了河里,“嘎嘎嘎”地叫了起来。这时教师又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些小鸭子爱玩的玩具:鸭宝宝等等。于是孩子们便开始模仿鸭子走路、游泳、啄食等动作进行表演。最后又由小朋友们将小鸭带到了教室里,让它在教室里四处游逛。这样孩子们既享受了快乐的游戏活动,又掌握了许多新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体验到了游戏活动带来的乐趣。

3. 提供自由自主的游戏空间,鼓励幼儿自主探索与创新

自由自主的游戏空间能使幼儿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进行游戏,通过自由自主的游戏活动,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创造。例如,在语言游戏“捉迷藏”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玩具、图书等,然后进行自主创造。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多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新,尽量使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游戏中来。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图片资料供幼儿参考和交流,让每个幼儿都有参与其中的机会。通过游戏活动,每个幼儿都有了语言表达的机会和语言交往的对象,通过交流、讨论、争辩等活动使他们在与同伴交流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秦红琴 .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语言活动中的运用 [J]. 中国新通信 ,2021,23(24):218-219.

[2] 杨 玲 清 . 基 于 绘 本 的 幼 儿 园 语 言 教 学 实 践 策 略 [J]. 亚 太 教育 ,2021(24):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