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直播湖南——不一Young 的入境游》:解码文旅融合与国际传播的湖南范式

作者

李浩

湖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传媒中心 湖南长沙 410000

在文旅融合与国际传播重构的背景下,区域文旅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突破传统模式,实现文旅资源的创新性转化和发展,成为各地探索的重要课题。2025 年 5 月 19 日中国旅游日,新闻部联合张家界市委宣传部、桑植县委宣传部等部门,精心策划推出《直播湖南——不一Young 的入境游》大型融媒体采风活动。这场以“直播 + 采风”为形式的文旅实践,不仅推动湖南从“国际张”到“国际湘”的品牌华丽升级,更构建起一套极具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文旅融合与国际传播范式,为区域文旅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一、创新表达:构建文旅体验的青年化叙事体系

(一)场景再造:打造沉浸式文旅动线

在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升级的当下,游客对旅游体验的期待超越普通的观光游览,转而追求更具沉浸感、互动性和文化内涵的深度体验。此次活动聚焦这一趋势,以“都市潮流 + 自然秘境”为核心定位,串联起长沙、张家界两地最具特色的文旅资源,打造出一条沉浸式文旅动线。

在长沙,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天心阁通过“文化 + 科技”的深度融合,实现从传统景点向现代文旅体验空间的华丽蜕变。夜幕降临,一场光影秀在这里震撼上演,璀璨的灯光巧妙勾勒古建筑的轮廓,将文学意境以动态形式投映于飞檐斗拱之上。游客借助 AR 技术,与文人墨客展开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亲身感受长沙深厚的历史底蕴。而文和友则另辟蹊径,以 1:1 的比例完美复刻 80 年代老长沙街巷。踏入其中,复古的建筑、年代久远的装饰、琳琅满目的小吃,瞬间将游客拉回那个充满烟火气的旧时光。这里不仅是美食爱好者的天堂,更是Z 世代年轻人热衷的打卡地标,日均客流量高达数万人次,社交媒体上的相关浏览量持续攀升。

进入张家界区域,文旅动线的设计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进行了巧妙融合。小三峡游船航线让游客领略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壮美风光。桑植县的阿巴砦民宿挖掘当地的非遗文化资源,推出“非遗 + 体验”项目。游客在土家族手工艺人的指导下,亲手参与织锦制作,从选线、染色到编织,每个环节都充满乐趣与挑战。南滩草原星空营地则结合苗族星象传说,打造“观星 + 听古”的特色体验。在草原上,游客躺在帐篷中仰望璀璨星空,聆听导游讲述古老星象故事,在自然与文化的交融中获得身心的放松。据统计,该项目的青年游客占比高达 72% ,是吸引年轻群体的一大亮点。

(二)体验赋能:跨国青年的传播力量

为了更真实、生动地展现湖南文旅服务的特色与优势,活动组建了一支由12 国留学生、境外旅行商代表及媒体记者组成的“青年体验官”团队。他们以“用户思维”为导向,深入体验湖南的文旅项目,并通过自身社交网络,将真实感受传播到世界各地。

“沉浸式体验 + 原生内容生产”的创新模式,催生大量优质的 UGC(用户生成内容)传播素材。采风团成员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共发布 187 条原创内容,涵盖湖南的自然风光、美食文化、民俗风情等多个方面,平均互动率高达 8.7% 。这一报道不仅提升了湖南美食的知名度,更让湖南文旅在国际舞台上获得广泛关注。

二、矩阵传播:构建多维度国际话语体系

在信息传播多元化的今天,单一的传播方式已难以满足文旅宣传的需求。此次活动充分整合各方资源,构建起“中央媒体 + 省级平台 + 境外渠道”的三级传播网络,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融媒协同传播格局,打造出覆盖全域的传播网络。

在中央媒体层面,CGTN 英语频道凭借其专业的国际传播能力,推出高质量短片,向全球观众展示了湖南丰富的文旅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澳门电台聚焦“入境游便利化”的主题,对相关负责人进行专访,深度解读湖南的政策和举措,为境外游客提供了实用的信息参考。

省级融媒平台在此次传播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芒果 TV 国际版开设活动专区,集中展示精彩内容,包括直播回放、短视频、深度报道等,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信息获取渠道。“马栏山新闻”抖音号结合平台特点,策划了一系列热门话题,如 # 不一 Young 的湖南、# 湖南入境游新体验等,吸引用户参与互动和内容创作。此外,活动还联合湖南广电 5G 智慧电台,将省级优质内容与县域传播渠道有机结合,形成“省级内容 + 县域传播”的下沉链路,进一步扩大活动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实现了从城市到乡村、从国内到国际的全域覆盖。

在文旅政策传播过程中,将生硬的政策内容转化为易于理解的传播话语,是提高传播效果的关键。此次活动在嘉宾访谈环节采用“政策翻译官”机制,实现了“硬政策 + 软表达”的有机融合。文旅局局长化身“入境游攻略”讲解员,以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对湖南的免签政策进行详细解读。

三、实效转化:构建文旅发展的生态闭环

活动在传播效果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实现了从传播声量到市场流量的有效转化。通过多平台、多渠道的立体传播,活动全网累计曝光量高达5200 万次,相关话题登上 6 个城市的微博热搜榜,在境外社交平台上的互动量达到180 万次,形成了强大的传播声势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活动结束后,市场反馈迅速且积极。据统计,活动结束后的两周内,长沙、张家界入境游预订量同比增长 38% ,其中境外社媒引流订单占比达 27% 。这一数据充分表明,线上传播的热度成功转化为实际的旅游消费。“仙辰岛”作为此次重点推介的新兴景点,因活动视频中展示的网红场景在 Instagram 上迅速走红,形成打卡热潮。暑期期间,其单日接待量突破 5000 人次,带动周边民宿价格上涨 40% 。

四、范式升级:从“国际张”到“国际湘”的战略启示

(一)品牌跃迁:全域IP 矩阵构建

长期以来,“张家界”在湖南文旅品牌中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张家界 Σ=Σ 湖南旅游”的单一认知。此次活动通过对全省文旅资源的系统整合和创新推广,打破局限,实现品牌从“单点突破”到“全域辐射”的重大升级。活动结束后,游客在湖南的平均停留时间明显延长,旅游消费结构也发生了积极变化,文化体验类支出占比提升了 15 个百分点,充分体现了全域旅游发展的成效。这一品牌跃迁的背后,是“IP 矩阵”构建策略的成功运用。天心阁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诗词文旅”IP。景区定期举办诗词朗诵会、文化讲座等活动,邀请知名学者和诗人分享诗词文化,吸引众多文化爱好者前来体验。文和友以独特的市井文化为核心,定位“市井文化”IP。不断创新经营模式,推出主题展览、文创市集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吸引力和竞争力。阿巴砦则以非遗文化为亮点,塑造“非遗活化” IP 。通过开展非遗传承培训、产品展销等活动,让非遗文化走进大众视野。这些特色 IP 的打造,有效提升了湖南文旅品牌的辨识度和影响力,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湖南文旅品牌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区域走向国际。

从活动启动到持续发酵,《直播湖南——不一 Young 的入境游》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文旅营销实践,更是一次深刻的范式创新。它以青年化表达打破文化隔阂,以融媒矩阵重构传播格局,以实效转化验证市场价值,实现了从“流量吸引”到“品牌沉淀”的跨越。在“清廉中国”建设与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湖南的创新实践,为区域文化软实力提升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未来,湖南将继续深化文旅融合与国际传播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路径,让“国际湘”的品牌更加熠熠生辉,为推动我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湖南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