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 AI 技术在视频配音中的应用与挑战

作者

李凌

永兴县融媒体中心 湖南郴州 423300

一、AI 技术在视频配音中的应用

(一)AI 配音技术的原理与实现方式

AI 配音技术主要基于文本转语音(TTS)技术,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分析大量语音数据,构建语音生成模型。通过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TTS 技术将文本信息转化为语音信号。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学习不同语境下的语音变化,理解文本语义并生成语音。

深度学习驱动的端到端语音合成模型是主流,它直接将文本转换为语音,避免了传统方法的复杂性,生成更自然的语音。AI 配音技术还能利用迁移学习快速适应不同语言风格和发音,提高合成效率和准确性。

(二)AI 技术在视频配音流程中的应用环节

AI 技术在视频配音流程中扮演关键角色,能迅速将脚本转化为语音,大幅减少配音时间并提升效率。AI 配音能快速生成多语言配音内容,支持视频国际化,并能根据视频风格调整音色、语速、语调等,满足不同视频的个性化配音需求。​

(三)AI 技术对视频配音行业的影响

AI 技术显著提升了视频配音行业的效率,实现了 24 小时不间断工作,快速处理大量任务,解决了传统配音效率低下的问题。特别是在短视频领域,AI配音能迅速满足大量需求,帮助创作者及时发布作品。

AI 技术还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对配音员薪酬、录音场地和设备维护的依赖。仅需前期技术投资和后期低使用成本,AI 配音为视频制作方节省资金。此外,AI 技术扩展了配音风格和形式,为视频创作提供了更多创意,推动了配音风格的多元化发展。

二、AI 技术在视频配音中面临的挑战

(一)技术层面的挑战

尽管 AI 配音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技术层面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情感表达是 AI 配音与专业配音员之间的主要差距所在。人类配音员能够根据文本内容,结合自身的情感理解和表演经验,赋予配音丰富的情感色彩。而 AI 配音虽然能够通过预设的情感参数调整语音语调,但在面对复杂细腻的情感表达时,往往显得生硬、机械,难以精准传递文本蕴含的情感内涵。

在语音自然度方面,AI 配音在连续语音的流畅性、语调的起伏变化等细节上,与人类自然语音存在差异。尤其是在处理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如口语化表达、方言特色词汇时,AI 配音容易出现发音不自然、节奏不协调的问题。此外,AI 配音与视频画面的适配度也是一大挑战。它难以根据视频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和场景氛围的变化,实时调整配音的节奏和情感强度,导致配音与画面脱节,影响观众的观看体验。

(二)质量与审美层面的挑战

AI 配音在质量稳定性和审美层面面临诸多困境。由于 AI 配音依赖于训练数据和算法模型,当训练数据存在偏差或模型参数设置不合理时,容易出现语音质量不稳定的情况。例如,可能会出现发音错误、语调怪异等问题,影响配音的整体质量。

从审美角度来看,AI 配音缺乏个性化表达。专业配音员的声音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和风格特点,能够为作品增添艺术感染力。而 AI 配音生成的语音往往较为同质化,缺乏情感深度和艺术韵味,难以满足高端视频制作对配音审美价值的高要求。在一些需要体现文化内涵和艺术水准的视频作品中,AI 配音难以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无法为作品增色添彩。

(三)伦理与法律层面的挑战

AI 配音的广泛应用引发了一系列伦理和法律问题。在版权归属方面,AI生成的配音内容版权难以界定。配音的生成涉及文本版权、语音数据版权以及AI 算法版权等多个方面,不同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明确,容易引发版权纠纷。此外,AI 配音技术可能被滥用,用于制作虚假信息、恶意诋毁等不良内容。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可能利用 AI 配音模仿他人声音,进行诈骗、传播不实信息等违法活动,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公众利益。同时,AI 配音技术的发展还面临着个人声音隐私保护的问题,如何防止个人声音被非法采集和使用,成为亟待解决的伦理难题。

三、应对 AI 技术在视频配音中挑战的策略

(一)技术研发与创新

为提升 AI 配音技术水平,需加大技术研发与创新力度。在情感表达方面,应进一步探索情感计算技术,研究如何让 AI 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情感语义,并将其转化为自然准确的语音表达。可以通过构建更加丰富的情感语音数据库,结合情感识别和生成模型,让 AI 学习不同情感状态下的语音特征和变化规律,从而提升情感表达能力。​ 针对语音自然度和与画面适配度问题,可运用多模态融合技术,将语音与视频画面的视觉信息相结合,使 AI 能够根据画面内容动态调整配音参数。同时,持续优化语音合成算法,提高对特殊语言现象的处理能力,增强语音的流畅性和自然度。此外,加强对 AI 配音技术的跨学科研究,融合声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为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新的思路。

(二)优化质量把控与审美提升

建立完善的 AI 配音质量评估标准是优化质量把控的关键。该标准应涵盖语音准确性、自然度、情感表达、与画面适配度等多个维度,通过量化指标对AI 配音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同时,引入人工审核机制,发挥专业配音员和音频专家的优势,对 AI 配音进行后期优化和调整,弥补 AI 技术在情感表达和个性化方面的不足。

在审美提升方面,鼓励 AI 配音技术与艺术创作相结合。可以邀请艺术家、配音导演等专业人士参与 AI 配音的创作过程,为 AI 配音赋予更多艺术审美元素。例如,在音色设计上,借鉴音乐创作中的音色搭配原理,创造出更具艺术感的语音效果;在情感表达上,参考表演艺术中的情感表现手法,提升 AI 配音的情感感染力和艺术水准。

(三)完善伦理与法律规范

完善伦理与法律规范是保障 AI 配音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快制定针对 AI 配音的版权管理法规,明确 AI 配音作品的版权归属、使用范围和侵权责任,为版权纠纷的解决提供法律依据。同时,加强对 AI 配音技术使用的监管,建立健全审核机制,防止其被用于制作虚假信息、传播不良内容等违法活动。

在个人声音隐私保护方面,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规范声音数据的采集、使用和存储行为,明确声音数据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此外,还应加强行业自律,推动建立 AI 配音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规范和自律公约,引导企业和从业者合法合规经营,共同维护 AI 配音行业的良好生态。

四、结语

综上所述,AI 技术在视频配音领域的应用为行业带来了显著的变革与发展机遇,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丰富形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AI 配音在技术、质量审美和伦理法律等层面存在的挑战也不容忽视。通过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优化质量把控与审美提升、完善伦理与法律规范等策略,可以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推动 AI 技术与视频配音行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行业规范的逐步完善,AI 技术有望在视频配音领域发挥更大的价值,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开创视频配音行业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张梦瑶 , 于宸瑄 . AI 技术在影视行业中的应用现状与趋势 [J]. 艺术家 ,2025, (01): 158-160.

[2] 黎莹 . AI 技术在播音主持人角色转型中的应用与影响 [J]. 新闻传播 ,2024, (18): 109-111.

[3] 夏春秋 . 短视频 AI 配音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J]. 新闻研究导刊 , 2024, 15(04): 1-3.

[4] 赵立坤 . AI 技术变革对影视配音人才技能需求的影响与价值重构 [J]. 电影研究 , 2024, (02): 35-37.

[5] 陈志业, 张智骞, 王兵, 谢元坤. AI 语音合成技术的应用与展望[J]. 影视制作 , 2023, 29 (03): 51-55.

作者简介:李凌(1971.4)男,汉族,湖南省衡南县,本科,工程师,从事广播电视技术应用、采编播系统全链路技术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