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批改小学数学作业策略的研究
张秀凤
惠州市博罗县第七小学 516100
一、引言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个性化批改作业越来越受到关注和改革。本研究实践证明教师面对面批改的三步骤“原因探索 — 思路呈现 — 策略重建”更高效。师生以“约时面批” 为切入点,针对小学数学作业中的高频题、易错题、解决问题等,探索作业批改的高效性策略,目的通过教师与学生互动,深入探究错误原因,帮助学生呈现解题思路,从而重建正确解题思路,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二、分析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现状
(一)传统批改作业方式的单一性
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批改,教师往往采用单一标准,以 “√”“ × ”等简单符号标注对错,并给出分数或等级。这种批改方式虽然操作简便,能够快速完成大量作业的批改任务,但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学生只能从符号或分数得出对错;另一方面,不能分析解题思路错在哪里,难以订正,如果再遇到类似题目容易又做错。
学生不满足对传统作业的批改方式
小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的上升阶段,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不能满足其心理的需求。如填空、选择、判断题的解题思路与解决问题的思路有所不同,但单一的作业批改,难以给学生引导解题方向和思路,也无法对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三、“预约制面批” 的内涵与实施意义
(一)师生“约时面批”的含义
师生“约时面批” 是指教师与学生在约定的碎片时间里,通过 “原因探索— 思路呈现 — 策略重建” 三步骤,一对一的,针对学生错误的题,不理解的题进行面对面的讲解,直到弄懂为止,具有因材施教、针对性强、高效的特点。
(二)师生“约时面批”的实践意义
因材施教指导学习: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基础知识、思维方式存在不同,师生“约时面批”针对此种情况,提供因材施教的指导,制定个性化的学习。
增强师生深度互动:面对面指导,打破传统的堂上订正模式,增进师生的感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分层制定教学策略:师生“约时面批”,能深入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和错误点,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所在,解决了解题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四、师生“约时面批” 的实施策略
(一)时间的约见与学生的确定
时间的约见:为正常教学秩序不受影响,教师要提前与学生约定面批时间,如利用课间、午休或放学后等碎片的时间。
学生的确定:要根据其易错题、拓展题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来确定学生。
(二) “原因探索 — 思路呈现 — 策略重建” 三步骤实施
原因探索:解题的错误都是有原因的,开始面批开始时,教师不应当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想解题过程,如 “你的解题思路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等等。通过追问,可以更深入了解学生的如何解题和产生错误的原因,判断学生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好、理解错误,还是思维方式有误导致错误。
思路呈现:在明确学生的是如何产生错误原因后,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将解题思路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例如,让学生在纸上画出解题思路图或用语言描述解题步骤,或者再做类似题目等。
策略重建: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正确的解题方法是基于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分析。如通过举例子、做类似题目等方式,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方法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帮助学生理解正确的思路,引导学生重新构建解题方法。
(三)面批后的跟进与评估
作业订正与巩固:面批结束后, 作业订正需结合错题类型分类整理,通过变式练习巩固薄弱知识点,建立个性化错题本。
学习情况与跟踪:教师建立学生面批档案,每周汇总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度及测试成绩,标注进步与待改进项。
反馈需分层分类:教师将面批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和学生的进步情况及时反馈给全班学生,针对个体提供具体改进建议,面向班级总结共性问题,通过家校协同强化落实。
五、师生“约时面批” 的实践探索效果与反思
(一)实践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师生“约时面批” 在小学数学作业批改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从教师层面来看,教师通过面批更深入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策略的调整更具针对性,能够更精准地把握教学重难点,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从学生层面来看,在作业完成质量上,易错题和拓展题的正确率显著上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对自身的学习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二)问题分析与应对思考
尽管 师生“约时面批” 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部分学生对面批存在抵触情绪,参与面批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面批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师来说,可能难以保证足够的面批时间;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激励措施提高学生参与面批的主动性,同时,教师应进一步优化面批流程,提高面批效率。
六、结论
师生“约时面批”作为一种创新的小学数学作业批改方式,通过 “原因探索 — 思路呈现 — 策略重建”三步骤,将作业批改形式为验证性学习活动,有效弥补了传统作业批改方式的不足。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不断丰富和完善师生“约时面批” 的理论与实践,推动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海英 .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有效策略 [J]. 试题与研究 ,2022(04):123-124.
[2] 罗安琴 .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批阅的有效性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24):123-124.
[3] 杨胜锋 . 小学数学作业批改有效性策略 [J]. 人生十六七 ,2018(14):66
本文系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 2023 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23bljkykt1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