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高中英语新课标理念的课堂互动模式创新

作者

汪志祥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第二中学 430413

一、引言

高中英语新课标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强调课堂教学应注重师生、生生间的有效互动,引导学生在交流协作中建构知识、提升能力。当前高中英语课堂虽逐步重视互动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互动形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不均、互动深度不足等问题仍较为突出。本文结合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Unit 2 Travellingaround、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Unit 5 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及必修第二册 Unit 1 Cultural heritage 等单元教学实践,探索基于新课标理念的课堂互动模式创新路径,为高中英语教学提供可操作的实践参考。

二、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中,首先存在互动形式固化的问题,多数课堂仍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向互动为主,小组讨论、情境对话等多向互动形式运用较少,且互动多停留在教材内容的表层理解,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深度激发。其次,学生参与度失衡,部分性格活跃的学生成为互动主力,而内向或基础薄弱的学生常处于“旁观者”状态,难以融入互动过程,导致互动效果两极分化。再者,互动与单元主题结合不紧密,部分教师设计的互动任务脱离教材单元的话题语境,如在Unit 1 Cultural heritage教学中,仅围绕“文化遗产”概念进行简单问答,未引导学生结合单元文本开展探究式互动,无法实现知识学习与互动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最后,互动评价机制不完善,教师对学生互动表现的评价多以“正确 / 错误”的简单判断为主,缺乏对互动过程中思维方式、合作能力的针对性反馈,难以有效激励学生持续参与互动。

三、实施策略

为解决当前高中英语课堂互动存在的问题,结合新课标理念与教材单元特点,从情境、任务、合作、评价、拓展五个层面设计课堂互动实施策略,通过分层推进的方式,提升互动的有效性与深度。

(一)依托单元话题创设沉浸式互动情境

在课堂互动初始环节,以教材单元话题为核心,借助多媒体资源、实物道具或生活场景还原,创设沉浸式互动情境,激发学生互动兴趣。以必修第二册 Unit 1 Cultural heritage 为例,教学前收集世界各地文化遗产的纪录片片段、建筑模型图片及相关历史故事,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播放敦煌莫高窟、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等文化遗产的影像资料,同时展示仿制的文化遗产纪念品道具,引导学生观察后提出“Which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video impresses you most?And why?”的互动问题。随后,教师扮演“文化遗产讲解员”,邀请学生以“游客”身份提问,围绕单元文本中“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展开初步互动。在必修第一册 Unit 2 Travelling around 教学中,创设“旅行规划师”情境,展示不同旅行目的地的风景图片、交通信息及住宿攻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单元词汇与句型,模拟与“客户”沟通旅行需求的互动场景。通过此类情境创设,将单元话题转化为具象化的互动场景,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语境中自然参与互动,初步激活单元相关知识,为后续深度互动奠定基础。

(二)结合单元任务设计阶梯式互动任务

在沉浸式情境基础上,依据教材单元的任务目标,设计由浅入深的阶梯式互动任务,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对单元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以必修第一册 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 为例,单元核心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运动相关词汇及表达个人运动偏好的句型,同时理解运动与健康的关系。据此设计三级互动任务:第一级为“词汇配对互动”,将单元中的运动词汇(如 basketball, swimming, yoga)与对应的运动图片打乱,分发给不同学生,学生需在课堂中寻找持有匹配内容的同伴,完成配对后互相朗读词汇并造句,如“A: Ilike playing basketball. B: Me too. It’s good for my health.”;第二级为“观点分享互动”,结合单元文本中“不同运动的益处”内容,让学生以同桌为单位,一人分享自己喜欢的运动及理由,另一人根据单元句型进行回应(如“I agree that...is good for fitness. Whatabout...?”); 第 三 级 为“ 问 题 探 究 互 动 ”, 提 出“Some studentsdon’t like doing sports. How can we encourage them?”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单元文本中“运动对身心的积极影响”内容,开展小组讨论互动,共同梳理解决方案。

(三)基于单元合作需求搭建结构化互动平台

针对单元教学中的合作类任务,搭建结构化的互动平台,明确互动角色、流程与规则,确保合作互动有序高效开展。以必修第二册 Unit 1 Cultural heritage 单元中的“文化遗产保护方案设计”合作任务为例,搭建“小组分工—资料共享—方案研讨—成果展示”的结构化互动平台:首先,根据单元任务需求,将学生分为“资料收集组”“方案设计组”“展示汇报组”,每组明确职责,如资料收集组负责查找单元文本外的文化遗产保护案例,方案设计组结合单元文本中的保护措施与收集的案例设计方案,展示汇报组负责整理方案并向全班汇报;其次,建立“组内轮换交流”机制,每个小组内部设置“记录员”“发言人”“协调员”角色,每 10 分钟轮换一次,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不同环节的互动;最后,制定互动规则,如发言时需结合单元知识(如“According to the text, we can...toprotect cultural heritage”),讨论时需尊重他人观点,避免随意打断。在必修第一册 Unit 2 Travelling around 单元的“旅行路线设计”合作任务中,搭建“路线规划—成本核算—风险评估—路线介绍”的结构化互动平台,引导学生在明确的互动流程中开展合作。

(四)紧扣单元评价标准构建多元化互动评价体系

以单元教学目标为依据,构建多元化的互动评价体系,从互动参与度、知识运用能力、合作能力等维度,采用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课堂互动表现进行全面评价。以必修第一册 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 单元为例,制定基于单元目标的互动评价标准:互动参与度(是否主动参与词汇配对、观点分享等互动活动)、知识运用能力(能否正确运用单元运动词汇与句型开展互动)、合作能力(在小组探究互动中是否积极贡献观点、配合他人)。评价实施过程中,教师通过课堂观察记录学生的互动表现,课后结合单元作业(如互动对话录音、小组讨论记录)进行师评;组织学生开展互评,如在“运动观点分享”互动后,同桌之间根据评价标准互相打分,并给出具体反馈(如“You can use more unitsentences like‘...is helpful for fitness’to improve your interaction”);引导学生进行自评,让学生对照评价标准,反思自己在单元互动中的优点与不足,如“During the group discussion, I actively shared myideas, but I need to listen more carefully to my classmates”。

四、结语

基于高中英语新课标理念的课堂互动模式创新,需紧密结合教材单元特点,从情境、任务、合作、评价、拓展五个维度构建系统化的实施策略。通过沉浸式情境激发互动兴趣,阶梯式任务深化互动深度,结构化平台规范互动流程,多元化评价提升互动质量,延伸性活动拓展互动空间,形成“情境导入—任务推进—合作深化—评价反馈—拓展延伸”的完整互动链条。这一模式不仅能有效解决当前课堂互动存在的问题,更能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化对单元知识的理解,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未来,还需结合更多教材单元与教学实际,持续优化互动模式,让高中英语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协同发展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李红梅. 高中英语新课标下课堂互动教学策略研究 [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24(1):25-29.

[2] 王建国. 基于教材单元的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模式实践 [J]. 英语教师,2024(3):47-51.

[3] 张莉 .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英语课堂互动评价体系构建 [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24(2):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