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干燥综合征免疫调节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作者

张智栋

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院 河北省张家口市 075132

摘要: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影响外分泌腺,唾液腺和泪腺特别受影响。临床上,干燥综合征有口干,眼干等症状,严重时多脏器会受损,当前,针对干燥综合征大多是给予对症治疗。而随着免疫学研究不断发展,免疫调节治疗已成为干燥综合征治疗的一个关键领域,近几年,关于免疫系统异常的调节治疗(包含生物制剂的使用)有了很多走势,本文综述了干燥综合征免疫调节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探讨生物制剂,免疫抑制剂以及新兴免疫治疗策略在干燥综合征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以给后续研究和临床治疗赋予参考。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免疫调节;生物制剂;免疫抑制剂

引言

干燥综合征的病因相对复杂,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都与其有关,当前,干燥综合征主要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使用口腔和眼部湿润剂,也会用到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传统的治疗方法未能有效改善该疾病的免疫病理进程,一些患者长期用药容易产生副作用等风险,于是,免疫调节治疗就成为干燥综合征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1干燥综合征的免疫学机制

干燥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免疫系统的异常调节密切相关,研究显示[1],在其免疫病理进程里,外周血T细胞和B细胞被激活,存在过度反应现象。这些免疫细胞打击自身组织就会引发自体免疫反应,在干燥综合征当中,外分泌腺尤其是唾液腺和泪腺会受到免疫打击,表现出淋巴细胞浸润,腺体遭到破坏以及功能下降等情形,T细胞对于干燥综合征的发病有关键意义,特别是CD4 + T细胞可分泌诸如IL - 17,IFN - γ等细胞因子以促使B细胞活化,进而优化自身抗体的产生。 在干燥综合征中,B细胞有两方面意义,其一,B细胞是免疫反应的效应细胞。其二,其在疾病慢性进程以及组织损伤中意义重大,若B细胞过度被激活,那么便会促使抗核抗体(ANA),抗SSA/Ro和抗SSB/La抗体等产生。这些抗体和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联系非常紧密,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可引发外分泌腺的慢性炎症。这样会进一步造成组织损伤,造成干燥症状产生,免疫系统过度反应且慢性炎症持续存在进而引起全身系统表现,这是干燥综合征慢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2免疫调节治疗的研究进展

2.1生物制剂的应用

2.1.1抗B细胞疗法

抗B细胞疗法是当下干燥综合征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利妥昔单抗作为一种单克隆抗体,能够靶向CD20 + B细胞,削减B细胞的数量及其功能,从而抑制B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2]。近年来,利妥昔单抗在干燥综合征的临床应用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特别是在减轻唾液腺功能损害,缩减抗SSA/Ro与抗SSB/La抗体水平方面效果明显,有研究表明部分患者使用利妥昔单抗疗效并不理想,所以其治疗效果存在个体差异仍是当前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

2.1.2抗IL-6疗法

在干燥综合征的免疫病理当中,IL - 6有着重要的炎症介导意义,研究表明,IL - 6既能助力T细胞,B细胞的活化,又会促使干燥综合征患者的外分泌腺受损。托珠单抗为IL - 6受体单克隆抗体,这种抗体经由抑制IL - 6信号传导来舒缓免疫炎症反应,临床试验证明,托珠单抗可有效减轻干燥综合征患者的全身性症状,还能改善部分患者的口干,眼干症状。

2.1.3抗TNF-α疗法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是一种重要的炎症细胞因子,在干燥综合征的免疫病理进程中有关键作用。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和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等抗TNF -α药物,在部分免疫性疾病中,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过,有研究体现,抗TNF -α药物虽对改善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有一定作用,但它在治疗中的应用仍存在争议,有些患者使用抗TNF -α药物后无明显临床反应,所以此治疗方法的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

2.2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2.2.1硫唑嘌呤

硫唑嘌呤(Azathioprine)属于免疫抑制剂,被全面应用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干燥综合征便包含在内,它能抑制嘌呤合成,干扰DNA合成与细胞增殖,以此缩减免疫系统里T细胞和B细胞的活性,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临床上,其已被证明能够有效减轻干燥综合征的炎症反应,特别是在降低患者体内抗SSA/Ro和抗SSB/La抗体水平方面有着重要价值。抗SSA/Ro和抗SSB/La抗体与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密切相关,口干、眼干、白细胞减少等症状便是这种关联的体现。 硫唑嘌呤能降低这些抗体的水平,以此减轻患者的免疫反应,减缓疾病发展的速度临床研究显示,有益于改善唾液腺功能,改善口腔干燥,眼部干燥等干燥症状的临床表现。而硫唑嘌呤容易造成骨髓移植,其代谢产物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因而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与血液学指标以保障用药安全,个别患者可能出现消化道反应,比如恶心,呕吐等,这些反应多数和药物剂量有关,使用时应遵照患者的具体状况调整剂量。

2.2.2环孢素A

环孢素A(Cyclosporine A)是一种强效免疫抑制剂,它能抑制T细胞活化,起到免疫抑制作用。它会对钙调蛋白依赖性磷酸酶的活性加以抑制,从而削减T细胞受体的信号转导,阻止T细胞被激活,而且还能抑制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这种作用机制使得它在干燥综合征这一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关键的临床意义。干燥综合征患者使用环孢素A时,可以有效地减轻免疫反应,特别是在减轻口干和眼干等症状上效果突出,研究表明,环孢素A经由抑制T细胞增殖,抑制外分泌腺的炎症反应,能够有效保护唾液腺和泪腺的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还有个重要优势,即起效相对快些,患者使用后,往往能较早地感觉到症状有所改善。环孢素A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引发高血压,肝功能异常以及体毛过度生长等,在临床应用时都要对这些情况加以评定和关注,但是,环孢素A依旧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一个重要选择,对于那些用其他免疫抑制剂无效或者无法耐受的患者来说非常如此。

3新兴免疫治疗策略

除传统的免疫调节治疗之外,近年来一些新兴的免疫治疗策略开始踏入临床研究阶段,针对免疫检查点的抑制剂,抗PD - 1/PD - L1单克隆抗体,在部分癌症治疗里已有不错的效果。研究者正在评估这种治疗策略可否应用到干燥综合征的免疫调节治疗当中,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能有益于重新塑造干燥综合征患者的免疫耐受性,减轻炎症反应,其安全性与疗效仍需进一步去验证。

4 结论

干燥综合征的免疫调节治疗有了明显进程,生物制剂里的抗B细胞,抗IL - 6和抗TNF - α药物成为了免疫治疗的关键方向这些疗法有益于减轻症状,改善唾液腺以及泪腺的功能,减轻免疫病理进程。不同患者对于免疫治疗的反应各异,并且部分治疗方法存在局限性,所以,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究新的免疫治疗策略并改进当前的疗法,才能为患者赋予更有效且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邓鸣,冯婉珍,王科澎,等. 清燥养肺方对干燥综合征NOD小鼠Th1/Th2免疫调节的影响 [J]. 广西中医药, 2024, 47 (01): 56-59+65.

[2]江婷婷,郭俊巧,王越,等. 白芍总苷抑制NLRP3活化治疗干燥综合征小鼠的实验研究 [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43 (11): 1509-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