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教学模式探索

作者

张殿涛

皖北经济技术学校 236400

引言

随着教育领域改革的持续推进,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教学聚焦的核心。中职数学作为中职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其教学不能局限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应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基于核心素养探索中职数学教学模式,能够推动教学向更贴合学生成长需求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方向转变,对增强中职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中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适配性有着深远意义。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教学模式构建理念

1.1 核心素养与中职数学教学的融合内涵

核心素养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有着多维度的体现。数学抽象素养助力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数学模型,逻辑推理素养则让学生在知识推导中形成严谨思维。这些素养与中职学生专业发展紧密相连,如机械制造专业学生运用数学运算与空间想象素养进行零件尺寸计算与图纸绘制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知识本位局限,将数学学习与学生职业发展、生活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从知识积累到素养提升的跨越,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1.2 教学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教学模式,需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素养为本的原则。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学习需求,将素养培养贯穿教学全程。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数学知识的教学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运用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因材施教、分层推进同样关键,依据学生数学基础与专业特点,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教学内容与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激发学习积极性,确保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1.3 教学模式创新的目标定位

教学模式创新旨在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着力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与职业素养,使学生能将数学知识迁移到专业学习与职业场景中,如会计专业学生运用统计知识进行财务数据分析。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其不仅具备扎实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还拥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创新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在未来职业道路和社会生活中展现竞争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教学模式关键要素

2.1 教学目标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设定多元化教学目标,涵盖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可通过职业能力分析会议,与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共同研讨,精准把握各专业对数学能力的需求,使数学教学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深度衔接。如建筑专业教学中,将三角函数知识教学目标与建筑测量技能培养相结合,细化为能运用三角函数进行坡度计算、角度放样等具体操作目标。明确的教学目标为教学活动指明方向,指导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确保教学过程围绕核心素养培养有序开展。

2.2 教学内容整合

教学内容整合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专业场景融合。除引入生活中的购物折扣计算、专业领域的工程图纸尺寸标注等常规案例外,还可结合新兴行业发展,纳入人工智能算法中的数学原理、新能源工程中的数据建模等前沿内容,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和时代性。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与模块化设计,将知识点梳理成逻辑清晰的知识模块时,可采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标注各知识点在专业应用中的具体场景,便于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融入数学文化,讲述数学史故事、数学家事迹的同时,开展数学文化主题探究活动,如组织学生调研数学在本地传统工艺中的应用,展现数学的人文价值,丰富教学内容内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同感。

2.3 教学方法选择

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知识。通过设置递进式问题情境,从基础问题逐步延伸到复杂综合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促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合理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抽象数学概念的动态演变过程,结合板书推导公式,既能发挥信息化手段的直观呈现优势,又能借助板书强化逻辑推导过程,增强教学直观性与逻辑性。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数学建模项目、市场调查数据分析等任务时,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或行业竞赛课题,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同时积累职业实践经验,提升职业素养。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教学模式实施路径

3.1 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实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模拟商场促销活动设计数学计算任务,或结合专业场景设置工程预算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组织小组讨论、课堂辩论等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观点、互相学习。开展分层教学,根据学生基础与能力差异,布置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设计分层作业与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学习中有所收获,逐步提升数学素养。

3.2 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确定教师、学生、同伴等多元评价主体,采用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项目成果评价等多种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成长,记录学生课堂参与、小组合作、问题解决等表现,同时进行期末知识技能考核。设计科学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从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维度制定评价标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状况,为教学改进和学生学习提供反馈。

3.3 教师专业发展支持

推动教师更新核心素养教学理念,通过专题培训、学术研讨等活动,让教师深入理解核心素养内涵与教学要求。加强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培养,组织教师参与跨学科教研活动,促进数学与专业学科知识融合,提升教师将数学知识与专业教学结合的能力。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实践与反思,开展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撰写等活动,帮助教师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策略,提高教学水平,为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实施提供师资保障。

四、结论​

基于核心素养探索中职数学教学模式,是适应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通过明确构建理念、把握关键要素、落实实施路径,为中职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在未来教学实践中,需持续深化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推动中职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取得更好成效,助力中职学生成长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琳 , 徐菊萍 . 中职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5E”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5,(03):76-78.

[2] 郎坤.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项目化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 ,2024,(04):216-219.

[3] 邸维琰 . 中职生数学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对策分析 [J]. 新课程研究 ,2021,(2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