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闫霞
兰州市城关区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观察妇产科护理中优质护理应用效果。方法:对2024.1-2024.12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产妇96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产妇平均纳入对照组、观察组,48例/组,各行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不良妊娠结局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妇采用优质护理,可提升护理质量,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值得普及。
【关键词】 优质护理;妇产科护理;应用效果
产妇在孕产期和产后阶段具有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主要体现在子宫复旧、产后恶露排出、乳腺分泌、激素水平波动等生理变化以及产后情绪波动、疲劳、对新生儿照护的适应等方面[1]。科学护理能够根据产妇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采用优质护理能够通过强化护理团队协作、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提供细致入微的个性化服务,更好地满足产妇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促进产妇快速恢复。鉴于此,本次研究对2024.1-2024.12期间96例我院妇产科收治产妇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24.1-2024.12;研究对象:96例产妇;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每组48例。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7.12±1.12)岁。观察组: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6.89±1.23)岁。组间一般资料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1)产妇进行基础生命体征监测,密切关注产妇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状态:(2)根据产后子宫收缩情况、恶露排出情况进行观察,及时清洁产妇会阴部,并定期评估产后恢复情况;(3)定期指导产妇进行乳房护理、产后体操,促进乳腺分泌与产后康复,确保产妇身体各项功能逐步恢复。
观察组:优质护理。(1)护理计划制定。护理人员根据产妇的个体差异,结合产后恢复的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对于产后出血风险较高的产妇,重点关注子宫收缩情况和恶露排出情况,通过产后两小时内每30分钟监测一次生命体征,确保产妇安全;对于有哺乳困难的产妇,则加强乳房护理指导,帮助其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技巧,避免乳腺炎等并发症;(2)产后心理疏导。产后24小时内护理人员会通过与产妇的交流,评估其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提供情绪支持。对于出现焦虑、忧虑等情绪的产妇,护理人员通过倾听、安抚、积极的言语鼓励帮助产妇建立信心,并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对有严重焦虑情绪的产妇,护理人员会及时转介给专业心理医生进行进一步干预;(3)持续监测。产后初期护理人员会每隔一定时间(例如每4小时)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特别关注产后出血、感染、血栓等高危并发症的征兆。对于产后24小时内存在较高出血风险的产妇,护理人员将加大对恶露量、子宫收缩力度及阴道出血情况的监控,确保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此外,对于术后剖宫产的产妇,还会关注切口的愈合情况和是否有感染迹象,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处理或转诊。
1.3观察指标
(1)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服务态度、护理熟练度、护理技巧、护理服务主动性。
(2)妊娠结局: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
1.4数据处理
SPSS27.0软件处理相关数据。实施X2检验、t检验。计数、计量资料分别以百分数/(±S)描述。P<0.05,价值存在。
2结果
2.1组间护理质量评分统计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组间妊娠结局统计
观察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积极提升妇产科护理工作质量,对于保障母婴健康、提高分娩安全性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有效预防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2]。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及恶露排出障碍往往与子宫复旧不良相关,若未得到及时干预,可能导致产后感染或持续性贫血。产妇的心理状态也不容忽视,产后抑郁、焦虑症状及情绪不稳定等问题常常影响产妇的康复进程,甚至增加慢性心理障碍的发生风险。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护理质量,针对性地开展生命体征监测、情绪支持、心理疏导和个性化健康教育,强化产妇的健康管理,降低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产妇身体机能的恢复。优质护理强调多学科团队协作,通过对产妇的全面评估和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实施,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改善产妇的整体健康状况[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不良妊娠结局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优质护理能够针对产妇的不同生理及心理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干预,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强化心理疏导和情绪支持,减少产妇因产后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引起的负面健康反应,进而促进产后恢复。更为重要的是,优质护理通过持续的健康监测,能够在早期发现潜在的并发症,及时进行干预,有效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提高母婴安全水平。
综上所述,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减少妊娠期间及产后的不良结局发生,具有广泛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窦晓雪,贺楠,邢聪聪. 心理护理对围麻醉期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效果[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4,51(5):1652-1655.
[2] 邢立蕊. PDCA循环管理法在妇产科手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妇儿健康导刊,2024,3(2):147-150.
[3] 周萍. 无间隙护理干预应用于控制妇产科感染中的效果分析[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4,11(7):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