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研究

作者

常洲

430121199106098543

摘要:本文围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展开研究,深入剖析施工前、施工过程及施工后的质量控制关键环节,指出当前存在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材料与设备管理不善及外部环境因素干扰等问题,并从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提升施工人员素质、强化材料与设备管理、应对外部环境挑战等方面提出改进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质量管理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防洪、发电、灌溉、供水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与数量持续增长,工程建设质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高质量的水利水电工程不仅能够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还能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坚实支撑。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关键环节

1.1 施工前质量控制

施工前质量控制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首要环节。施工图纸审核方面,需组织技术人员全面审查图纸完整性与设计合理性。施工组织设计审查聚焦进度、资源与技术方案。合理的进度计划需平衡工期要求与施工衔接,资源配置要确保人力、材料、设备供需匹配,施工方法应契合工程特点与现场条件,如复杂地质基础施工需选用适配的地基处理技术。

1.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工程实体质量形成于施工过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是通过对施工工序建立检验制度来进行的,上道工序的质量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个工序。现场施工人员管理是决定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技能操作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法规方面的教育,增强施工人员的自身责任心。以及对施工管理人员通过奖罚制度来调动施工人员遵章守规,严防违章作业,规范施工行为。

1.3 施工后质量控制

回访指在工程完工后对工程质量进行的最终保障措施,严格按照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对实体强度、资料的完整性、外观质量等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问题进行质量整改与回访,施工后的质量进行复查,对实体进行回访收集工程使用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并及时解决。

二、水利水电工程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问题。很多水利水电工程在相关规章制度制定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制度和操作要求不清晰,造成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没有完善的制度规范,有制度不按照制度落实,建立了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没有组织监督,质量管理制度落实难度大。质量责任不清晰,当质量问题出现时,相关责任人互相扯皮,责任无人能负,严重影响质量管理工作质量。

2.2 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施工人员素质水平偏低,给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带来难度。个别施工人员不具备专业技能,缺乏必要的施工知识和施工经验,不熟悉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致使施工中容易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进而影响工程质量。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境较艰苦,劳动强度较大,使水利施工人员出现频繁流动的现象,施工人员存在新老人员交替的情况,使施工队伍处于不稳定状态,使工程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2.3 材料与设备管理不善

材料设备管理不当也会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在材料管理方面,有些工程环节中没有抓好材料的采购环节,为了贪图小利,选择便宜且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在材料的储备过程中,由于存储不恰当,容易造成材料的受潮、变质等,从而影响材料质量。在设备管理方面,没有对设备进行良好的维护保养,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赶进度,忽视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导致设备发生故障的次数增多,设备的质量不高,这样不仅会造成施工单位的进度延误,而且很容易出现设备故障导致质量事故。

2.4 外部环境因素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受外在因素的影响较大。在施工过程中水利水电工程要应对复杂的自然条件,如在暴雨、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下,可能会导致工程施工受阻、工程毁坏,加大了工程施工难度和质量风险。在施工过程中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受政策法规影响较大。国家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要求越来越高,相关政策法规的不断更新会更加严格,因此,如果不能及时跟政策法规变化进行调节,可能会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造成影响,如水利工程不能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就需要采取相应整改措施,这样就会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

三、改进策略与建议

3.1 完善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是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质量的重要保证。做好质量管理制度的完善,根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具体、可操作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明确工程质量标准要求的各环节中应严格质量控制的质量要求和控制要求以及操作规范。加强质量控制制度的检查监督,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体制机制体系,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定期考核质量管理制度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违反制度者给予严肃处理,确保制度得到严格执行。加强质量责任追究力度,明确工程建设过程各单位的人员以及施工监理单位人员的质量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质量责任追究追溯机制,对建设单位出现的质量问题及相关建设主体要严格追究,提高各单位、各方面的质量责任意识。

3.2 提升施工人员素质

强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人员。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这是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施工人员是水利水电施工过程的实施者,通过对施工人员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完善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计划,定期组织人员参与到专业技能培训当中,邀请水利水电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专业的知识讲座,采取理论知识讲解、实际技能培训操作等方式,提高施工人员专业能力水平。提高质量意识培训,通过对施工人员组织开展质量宣传教育、质量事故案例分析、质量知识普及,以及质量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强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培训,增强其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认识,树立其正确质量观念。

3.3 强化材料与设备管理

加强材料及设备管理是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在材料管理中,严格材料采购关,落实材料供应商制度,选聘有诚信、质量可靠材料的供应商。加强材料进场检验,对所有进场的材料进行严格检查及试验检验,确保材料质量满足要求。规范材料储藏管理,对材料进行区分存储,为材料提供相应的存储环境,避免材料被破坏、质量变劣。在设备管理中,建立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发现设备损坏现象,及时排除设备故障,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3.4 应对外部环境挑战

应对外部环境挑战是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进度的举措之一。从自然条件上看,对施工现场自然条件的监测预警、完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超前做好应对工作、减少自然灾害对工程施工的影响。从政策法规上看,对政策法规的跟踪,对政策法规的动态变化保持了解与掌握状态,根据政策法规要求,调整工程建设方案与施工措施,使工程建设符合相关规定。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涉及全流程多环节。通过把控关键质量控制点,深入分析现存问题并实施针对性改进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工程质量。各参建单位需强化质量意识,完善管理体系,提升人员素质,加强资源管理,积极应对环境挑战,为工程长期安全运行与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李顺荣,邓春燕.浅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管理[J].科技展望,2014,(19):89.

[2]李善明.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