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加强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作者

牛英群 赵丽娟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省邯郸市,056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邯郸市202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项目编号:D2023359)研究成果

摘要:随着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基于对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系部党支部党建工作现状的调研,分析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探索通过实施“党建赋能+”工程,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促进党建与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就业创业、社会服务等六个方面相融通,构建“一引领六提升”工作机制,最终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1+6+N”模式,为新时代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推动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建赋能+;1+6+N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建工作的基石,是开展人才培养的基础。近年来,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加强,党建政治优势得到充分体现,促进了各项工作质量的提升。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研究现状

随着高校党建工作的不断深入,从学术界领域来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研究现状呈现出研究深度与广度不断拓展、研究方法多样化、研究成果丰硕、研究热点与难点并存等特点和趋势。研究内容不仅涵盖了高职院校党建的指导思想、任务、重心等基本问题,还深入到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等多个方面;在研究方法上,除传统的文献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外,还引入了问卷调查、访谈、实证研究等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大量学术论文、著作和研究报告的发表推动了高职院校党建理论的发展,但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存在一些难点问题:

1.整体研究较为丰富而多样化的深入研究不足。现有研究成果中,整体性的宏观研究较为集中,但分类研究、分层研究、具体研究以及个案研究等更具针对性和细化的研究明显不足。

2.一般研究丰富而实证研究不够。在已有研究成果中,虽然涉及数据统计分析、模型构建分析、案例剖析和人物访谈等实证方法,但在方法运用的深度和系统性方面仍显不足。

3.重复老问题较多而立足新时代不够。已有的成果在分析新矛盾、运用新资料、提出新对策、解决新问题等方面明显不够。

二、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研究立足于新时代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建工作重要论述进行系统学习。结合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实际,深入分析其内涵和精髓,提出了实施“党建赋能+”工程和构建“1+6+N”模式,丰富新时代高职院校党建理论,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路径,推动高职院校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2.实践意义

通过对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基层党建工作现状的调研和分析,总结工作中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加强高职院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完善高职院校党建制度建设,创新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方法,提升高职院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做一探索。研究提出的“党建赋能+”工程和“1+6+N”模式,不仅适用于高职院校,也适用于其他类型高校,为兄弟院校高校党建工作质量提升提供有益的启发。

三、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基层党建队伍配备不足

一支稳定的党务工作者队伍是加强基层党建的重要基础。目前,高职院校基层专职党务工作人员配备明显不足,多数党务工作者同时兼任教师或行政管理岗位,兼职化现象较为普遍。一方面,兼职的党务工作者缺乏专业的党务工作知识和技能,难以胜任复杂的党建工作任务,并且流动性大,队伍不够稳定;另一方面,一些基层党组织的业务骨干对党建工作的职责定位不明确,缺乏有效措施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入融合,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和战斗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对党务工作者的培训和教育不足,也影响了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2.工作机制不完善

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实施体系、考核体系、监督体系等不够完善,使得党建工作难以融入业务工作之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一些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工作时,往往只关注党建工作本身,而忽视了与业务工作的结合,导致基层党组织在参与学校、系部、专业等重大事项决策时缺乏话语权,难以有效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3.基层党组织缺乏创新意识

部分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沿用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存在活动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等问题,党支部组织生活未能融入更多的创新元素和亮点,使得党建工作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党员参与积极性不高,限制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开展。

4.党建工作主动谋划不够

部分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主线不明晰,抓党建工作的计划性、主动性不足,对党建方法和模式的总结凝练不够,缺乏对如何使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互促互进,形成凝聚合力的思考。此外,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任务对基层党建提出的新要求,需要进一步挖掘与打造认同度高、特色明显、示范作用强的党建工作品牌。

四、新时代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梳理新时代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理论基础,深入把握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遵循“文献梳理→调查分析→问题凝练→原因探讨→对策建议”的逻辑思路展开实证研究。基于调研结果,结合工作实际做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1.加强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优化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设置,根据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合理设置党支部,确保党的工作覆盖到各个领域和环节;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党员担任支部书记,并加强对支部书记的培训,使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充分履行岗位职责和发挥引领作用;形成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党务工作者队伍。

2.完善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制度

明确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党建工作责任,将党建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确保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督查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权威性。抓好党建促业务,将基层党建工作与专业建设、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一同部署落实、考核评估,以专业群、项目、技术合作等为基础创建党小组,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创新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方法

持续推进“智慧党建”,利用网络平台、移动终端等新媒体开展党建工作,提高党建工作效率,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开展“党建+”活动,将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师德师风建设、专业内涵建设、学生管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工作相结合。同时,结合高职院校特点,落实新时代党建品牌优化与创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组织活动,打造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党建品牌,提升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4.推进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与各项工作深度融合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基层党组织应当将党建工作与思政教学相结合,通过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将党建工作与专业内涵建设相结合,推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将党建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精细化,提升学生管理水平。

将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将党建工作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开展技术咨询、技能培训、志愿服务等社会服务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5.铸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强化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是保障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顺利推进的重要支撑。党员是基层党组织的基本组成者,要注重对党员教师的培养教育,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研讨会、在线学习平台等形式,提高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高职院校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在工作中树立党员先进典型,深入开展党员教师廉洁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为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五、新时代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路径

1.实施“党建赋能+”工程

“党建赋能+”工程是将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相融通,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多手段、多途径、多方式落实“三全育人”要求;党建与师资建设相融通,落实院党委师德建设机制顶层设计,制定支部“教育宣传、日常监督、考核奖惩”三环联动长效工作机制;党建与内涵建设相融通,以党建赋能专业发展,强化党组织在内涵发展中的领导力;党建与人才培养相融通,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加强在人才培养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党建与就业创业相融通,以提升学生专业水平和就业能力为根本,以就业为目标优化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党建与社会服务相融通,打造“数智赋能”特色社会服务品牌,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推动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2.构建“一引领六提升”工作体系

“一引领”是指坚持党的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确保高职院校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六提升”是指提升组织力、提升凝聚力、提升战斗力、提升创造力、提升服务力、提升影响力,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水平。

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要坚持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必须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将党建工作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推动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要以培养具有“工匠精神”服务于新时代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四个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要不断扩大党建赋能范围,将党建工作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工作相结合,与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专业发展等工作相结合,与企业、社区、乡村等社会各界相结合,形成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各项工作的局面。

新时代加强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其贯穿于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必须紧密结合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积极探索符合高职院校实际的党建工作模式和方法。同时,应当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等工作相结合,着力打造党建品牌,充分发挥高校的育人阵地功能,切实提升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建设和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参考文献:

[1] 林祥吴.新时代加强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10):30-32.

[2]陶大伟.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05):1-4.

[3]于诗源.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7):287-288.

[4]邹小燕.新时代下加强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J].河北企业,2020(6):145-146.

[5]陈雪曦,徐珍.新时期加强高职院校基层党建组织建设的作用[J].才智,2019(1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