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芳香化浊中药护正预防时行感冒的综述和展望

作者

王乔慧 治丁铭 袁港(通讯作者)

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吉林 长春130117

(基金项目:长春中医药大学2023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202310199045)

摘要:中药是中医药行业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切合“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的理念,在时行感冒的各个阶段均能使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思路。综述介绍了芳香化浊中药以其芳香化浊药性顾护人体周身正气,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提高了中医药的认可度等方面。

关键词:中药,时行感冒,芳香化浊,认可度

在如今社会,时行感冒包括现代医学所诊断的流感,新冠肺炎等在内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一直是医学领域难以攻克的问题。中医药在治疗上发挥了很大优势,为人们提供了解决病痛的新思路,同时提高了中医及中医药地位。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病毒感染上呼吸道所引起的以发热,咳嗽,咽痛,出汗,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中医认为,流行性感冒皆属于四时不正之气,非时发展成为疫气,有明显的季节性[1],具有发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等特点。芳香化浊性中药在治疗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有明显的效果,通过吸入芳香气体达到固护人体周身正气,提高免疫力,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降低患病率及传染率。

芳香化浊性中药挥发性较好,用于消毒和防治疫病的效果显著,《肘后备急方》首先提出了空气消毒法,利用中草药烧熏达到空气环境消毒的目的,并记载诸多烧熏法的辟瘟疫方,如“太乙流金方……中庭烧,温病人亦烧熏之”等[2];《本草纲目》记载苍术“能除恶气,古今病疫及

岁旦,入家往往烧苍术以辟邪气,故时疫之病多用之[3]”。使用中药芳香化浊性预防及治疗时行感冒,具有方法简单,效果清晰可见,危害性小的特点,适合日常使用预防流感病毒,关注度和使用度日益提升。本文对芳香化浊性中药前景进行综述并进行展望,供学界同仁进行探讨。

1.芳香化浊法的理论基础

1.1中医理论基础

芳香化浊法源于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基础,其理论核心主要包括:中医多认为时行感冒多因疫戾秽浊之气,《瘟疫论》记载:“疫者,感天地之疠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即病,邪自口鼻而入”[4]在《黄帝内经》中提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芳香药物能"避秽恶之气"同时达到固护人体周身正气的作用。 具有芳香化浊功效药物多归脾经、肺经,可健脾化湿、宣肺透邪、驱邪外出、具有避秽化浊的作用。

1.2历史沿革

早在殷商时期,人们就开始佩带或悬挂某些具有芳香气味的药物来驱赶害虫,防治疫病[5]。赵鸿等[6]取檀香、苍术、艾叶、白芷、桂枝、石菖蒲等中药材制成中药香囊( 8 cm × 8 cm,100 g / 个),置于 70 m3 教室的四个角落和中央,进行空气消毒,结果表明,中药香囊对空气中的自然菌有一定清除作用,汉代《神农本草经》记载藿香、佩兰等芳香药物"主辟恶气",对于时行感冒作用显著,增强正气。

2.对于芳香化浊中药护正预防时行感冒的组方研究

2.1单味中药

苍术为阳,最能辟邪,尽乎凡有邪气者,皆可尽除。苍术烟熏,传统用于疫病预防,现代研究证实其挥发油对流行病毒、细菌有抑制作用。 苍术补气,兼善去湿,以治惩湿痰而中邪者,自是神效。甘松者,类山奈,虽辛而不窜,可入太阴阳明,可醒脾扶正,驱瘟护身。菖蒲者,开窍醒神,化湿安神,内有芳香,可避瘟于外,外形似剑,可斩瘟鬼以护周全,避疫散中有此意,可驱瘟疠疫邪。

2.2复方中药

常见的芳香化浊类中药有甘松、山奈、大黄、木香、菖蒲、白芷、冰片等,此类中药有芳香化浊作用,可去除四时不正之气,固护正气。舒进等[7]在儿科病房中运用苍术、艾叶及桉叶联合熏蒸消毒,结果发现,中药熏蒸对细菌的消杀率要优于紫外线消毒,且能提高病房内空气的舒适度。章洁等[8]取桂枝、厚朴、佩兰、细辛、矮地茶、连翘等中药在呼吸科病房煮沸熏蒸 30 min,结果显示,与紫外线消毒效果相当; 也有研究取公丁香、香薷、桂枝、连翘等按 2 ∶3 ∶3 ∶3 的 比 例 加 入 清 水,配 制 浓 度 为0. 2 g·mL- 1 的药液,以生药 4 g·m- 3 取药,煮沸消毒。在 20 次取样中,Ⅲ类环境卫生标准达标率为100% ,高于单用艾条或苍术熏蒸组[9]。亦有研究发现,运用苍艾提取液进行熏蒸后,与紫外线消毒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苍艾提取液消毒效果优于紫外线消毒,且持续时间较紫外线消毒长[10]。

3.总结及展望

当前芳香化浊性中药防疫效果好,使用方便。但在应用形式上还要进一步创新。制成中药香囊利用药物本身芳香气味及挥发性,有较大局限性,不能很好的应用在大范围的公共场所,目前局限于小环境使用,如家里卧室、书桌等,在较大范围的公共场所气味减弱,将其使用烟熏法味道过于浓烈,不易被大众接受,将其制成喷雾价格过于昂贵,对于目前阶段,还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法用于较大的公共场所防治时行病毒及流感。

今后应进一步用数据挖掘芳香化浊性中药的避疫效果及组方规律,并于科学技术高度结合,加强对芳香化浊性中药的性质、作用及临床研究,生产出一款价格低、作用显著、药效高、大众接受度高的避疫及流感的防护性药物,为此,我们还需进一步努力。

结论

时行感冒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流行性、传染性,由流行性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疾病,通过口鼻等途径传播,而芳香化浊性中药以芳香化气,护以周全之法,明确此法在预防成人时行感冒上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对于没有感冒的人群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以其芳香气味,增强人体周围正气,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因此,芳香化浊性中药对于时行感冒的预防有较大作用,寻找一种便于使用的途径便可大规模使用。

参考文献

[1]曾江楠,熊广,祝庆华等.基于文献分析中医药治疗岭南地区流行性感冒的用药规律研究[J].西南版),2023,49(06):645-652.

[2]王文远. 古代中国防疫思想与方法及其现代应用研究[D]. 南京: 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3]李时珍. 本草纲目[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 30 - 31.

[4]吕鹏,白明学. 中药香囊芳香气味空气消毒的效果探讨[J]. 海峡药学,2017,29( 2): 47 - 48.

[5]赵鸿,王宇红,奉延旗,等. 中药香囊芳香气味空气消毒的效果观察[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 14): 157 - 158.

[6]殷宏振,肖瑞秀,麻春杰.《瘟疫论》疫病瘥后诊疗思想在新冠肺炎患者恢复期调养中的启示[J].四川中医,2023,41(05):45-48.

[7]舒进,陈荣娥. 苍术和艾叶及桉叶联合熏蒸在儿科病房空气消毒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 27): 127 -128.

[8]章洁,方毕飞,朱珍华. 中药煮沸熏蒸用于呼吸科病室空气消毒的效果[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 18): 225 - 226.

[9]刘义芹,王静. 三种中药熏蒸法对气管切开患者病房空气消毒效果比较[J]. 河北医药,2013,35( 7): 1094 - 1095.

[10]范红英,毛红妹. 艾叶复方中药提取液加热挥发用于妇科病房空气消毒的效果[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 23):83 -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