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生物反馈治疗在肛肠盆底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

李秀梅 何杰勇

1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普外三科 云南保山678000 2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骨外一科 云南保山678000

【摘要】目的 探讨在肛肠盆底疾病中,采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本院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间的38例肛肠盆底疾病患者,对患者采用生物反馈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功能状况以及疼痛情况。结果 探究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肛肠盆底疾病中,采用生物反馈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功能状况以及疼痛情况,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肛肠盆底疾病;生物反馈治疗;盆底肌功能

肛肠盆底疾病作为临床上的高发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健康,针对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风险较高,患者创伤较大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1]。生物反馈治疗作为一种有效方法,具有安全、简便无创等优势,在应用中,对体电生物变化情况进行转化,通过光、声音及图形这些可感知信号、为治疗者进行反馈,使其能够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控制,避免偏离正确的生理活动,从而能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改善,完成疾病治疗,为此本研究将重点分析在肛肠盆底疾病中,采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具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本院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间的38例肛肠盆底疾病患者,年龄22~71岁,平均(45.21±4.32)岁男8例,女30例;患者治疗前后资料未改变,(P>0.05),有对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应用产自南京伟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物刺激反馈仪,进行盆底肌功能状况进行了检测,并进行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患者先接受温生理盐水进行清洗灌肠,设定电流,对肛管刺激25次,每次15秒左右,间隔8秒,设定肛管基本运动肌电值,按照屏幕动画显示,进行盆底肌的生物反馈练习,测定肛管收缩肌电差值及肛门持续收缩时间,30min/次,1次/天,10天/个周期,一个周期后,需要反复做至少200次以上的盆底肌肉锻炼,以巩固疗效。

1.3观察指标

在患者治疗前后,对患者肛管电流强度、肛管基础运动肌电值、肛管收缩肌电差值、肛门持续收缩时间进行统计比较。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分数最高10分,分数越高,疼痛情况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通过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值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治疗后,盆底肌功能状况以及疼痛情况,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肛肠盆底疾病作为临床常见病,主要会对患者肛门、直肠以及盆底功能造成影响,包括但不局限于便秘、痔疮、直肠脱垂、盆底功能障碍等,这种病症不但会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影响,而且会给患者身体造成很大危害。原因可能为女性在衰老过程中,盆底肌肉、韧带等都会出现明显的放松现象,进而影响到女性的身体机能。妊娠及分娩中,子宫内膜受到一定程度压迫,因为盆底肌肉、韧带扩张松弛,从而导致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如果长时间不排便,则会加重盆底肌的负荷,造成盆底肌的过度劳累与损害。部分盆底疾病与基因存在一定关系,在家庭中有相关病史的患者患病风险更高。患者在发病后,可能会面临会阴痛、性交痛、尿频、尿急、尿失禁、便秘、大便失禁等症状。疼痛及失禁等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交活动造成了极大影响。长时间患病会导致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如焦虑,抑郁等,所以需要重点关注,生物反馈疗法作为常用技术,在患者治疗中作用显著[2]。

生物反馈疗法主张运用先进的技术,通过对机体的各种生理信息(如肌电、体温等)进行监控与展示,让患者可以听到或者看到自身的改变,进而通过对自身的感知与锻炼,对这种信息进行调控与改进。在肛肠病的临床应用中,生物反馈治疗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帮助患者对自身的肌力状况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增强对自身的控制力[3]。通过显示屏上的反馈信息,患者可以直接观察到锻炼的结果,提高锻炼的积极性。针对患者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培训,以达到更好的疗效。不需要做任何的手术或医药处理,安全性较高。应用生物反馈治疗可缓解各种类型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犹豫期属于无创操作患者很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和合作,经过不断练习,患者就可强化自己对自己的盆底肌的掌握,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4]。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后,盆底肌功能状况以及疼痛情况,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生物反馈治疗在应用中,有助于改善肛肠盆底疾病患者盆底肌功能状况以及疼痛情况,疗效显著。原因分析可能生物反馈治疗是利用局部感觉神经末端,活化盆底肌群的肌-肌反应弧,达到提高肛门括约肌功能的目的。在此基础上,通过电刺激,既能提高肌纤维的收缩能力,又能加强肌肉间的协调,从而提高肛门电的强度,对肛门放松、直肠脱垂等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生理回馈疗法通过视听信息,使患者可以直接观察到自身在各种状况下的活动状况[5]。内部感知能力的提升,可使患者对盆底肌的动作更加积极,进而增加了肛管基本肌电活性,也就是在无外部刺激情况下,盆底肌自然放电的程度,是保持肛门关闭功能所必需的。经过这一培训,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更加有效地刺激相应的盆底肌群,进而提高肛门括约肌的肌电差,也就是放松和收缩时的肌电活性的差别。此项改进可提高肌效能及快速反应,有助于缓解排便困难及控制漏便等症状。生理反馈疗法有助于患者更好地使用盆底肌来实现长期的控制性收缩,尤其是在痔疮、肛门失禁等对肌肉控制力要求较高的疾病中。藉由重复训练,患者可以明显地增加肛门的持续性收缩。VAS可用于评估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通过对盆底肌的放松,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由于神经紧张、痉挛所造成的痛苦,并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痛苦,并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

综上所述,在肛肠盆底疾病中,采用生物反馈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功能状况以及疼痛情况,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谢美英,曹艳艳,宋志敏.生物反馈电刺激配合多维度训练管理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影响[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24,31(04):249-252.

[2]张园明,李书林,杨翠萍.生物反馈治疗仪干预联合疼痛护理对肛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03):106-108.

[3]陶瑞雪,张琪,刘凯,张桢.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的个体化设计初探[J].中医临床研究,2024,16(06):144-148.

[4]姚思杰.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效果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24):26-30.

[5]张雪瑞.生物反馈训练在直肠癌保肛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2023,43(10):70-73.

[6]王金鹏,江欢欢,刘双,刘秀云,王金丹.生物反馈疗法在肛肠疾病术后应用效果的临床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2023,43(09):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