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画图策略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

张金花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第四小学 074200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完全发展,他们往往难以直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问题。因此,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直观的图形,是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寻找解题思路的重要途径。画图策略作为一种直观化的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有效地将画图策略应用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是当前教师们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将从画图策略的优势出发,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画图策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提供参考。

一、画图教学法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画图教学法之所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将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直观、生动起来。对于小学生而言,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对色彩鲜艳、形态各异的图形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当教师引导他们将文字题目转化为简单的图画时,学生仿佛在进行一场有趣的“绘画游戏”,在画一画、圈一圈、标一标的过程中,原本难以理解的数学关系变得清晰可见。

(二)“说”出学生的想法

画图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直观、有效的“语言”,帮助他们将头脑中模糊或难以言说的想法清晰地“说出来”。对于许多小学生,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尚在发展阶段的孩子来说,直接用语言描述复杂的数学思考和推理过程往往存在困难。而画图则充当了桥梁的角色,学生可以通过在纸上涂画、标记、连线等方式,将他们的理解、假设、计算步骤以及遇到的困惑具象化。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画作,就能更准确地把握他们的思维轨迹,了解他们真正在想什么、卡在哪里。

二、小学数学中画图策略教学存在的问题

画图策略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也收到很多教师的欢迎,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学生对数形结合的理解和应用不够熟练,难以将抽象的文字信息准确地转化为图形语言,或者在根据图形进行逆向思考时遇到困难,导致画图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发挥其辅助理解、分析问题的作用。二是部分教师对画图策略的教学价值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画图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技能进行系统培养。教学中可能存在教师示范不足、指导不力,或者仅将画图作为解题的辅助手段,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画图策略效能的充分发挥,也影响了学生运用画图策略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

三、画图策略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实践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解决问题

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来解决问题,是一种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当问题与生活经验、游戏活动或故事情节相结合时,学生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主动投入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引导学生画图,可以帮助他们将情境中的信息视觉化、结构化,将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数学关系“显形”,从而清晰地把握问题本质。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创设情境并引导学生画图。以三年级数学《测量》这一单元为例,这一单元涉及长度、质量等单位的认识与换算,以及简单的测量和计算,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运用画图策略,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设置“帮小明布置他的新房间”的情境,房间长 5 米,宽 4 米,他想在靠墙的地方放一张长 1 米 20 厘米的桌子,旁边再放一把高 65 厘米的椅子。学生需要思考桌子离墙有多远才合适,椅子放在哪里方便小明坐。这样的情境让学生觉得数学有用,愿意投入思考。其次,画图是突破测量难点的利器。在解决上述问题时,学生可以画出房间的平面示意图,标出长5 米、宽4 米。然后,再画出桌子的长度,思考如何表示65 厘米的椅子高度。通过画图,抽象的“米”和“厘米”变成了可视的线段长度,复杂的空间布局变得清晰,学生更容易理解题目要求,厘清各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和尺寸大小。

(二)分层开展教学,帮助学生自觉养成画图习惯

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画图策略虽然很重要,但是如何让学生从“被动使用”走向“自觉养成”画图习惯,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分层开展教学是一种比较显著的方法。在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画图任务。分层教学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目标和要求,让学生在“跳一跳够得着”的挑战中,逐步提升画图能力。例如,在解决“比多比少”的应用题时,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只要求他们画出表示两个数量的简单线段,不用精确到刻度,重在理解“谁多谁少”;对于中等学生,则要求画出能表示数量多少差异的线段图,并标出数量;对于优秀学生,可以要求他们画出更复杂的复合线段图,甚至能根据图示提出新的问题。通过这样反复的、有层次的训练和鼓励,学生不仅能学会画图,更能深刻体会到画图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逐步将画图内化为一种自觉的学习习惯。

结束语

画图策略作为一种直观、有效的数学思维工具,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展现出显著的应用价值。它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理解抽象数学问题的难度,激发其学习兴趣,更能促进学生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提升分析问题、表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本研究通过分析画图策略的优势与挑战,并提出了创设情境、分层教学、设计操作活动等实践策略,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吴长应 .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画图的应用与实践 . 新课程导学 ,2024(15):79-82.

[2]  林迎陶 . 结合画图策略,提高解题能力——探究如何应用画图策略增强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 [J]. 小学时代 ,2019(16):47-48.

课题信息:本论文是保定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2024 年度编号为 2401082 题目为《小学数学中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最优化问题的策略探究》的课题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