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风险评估导向的分级护理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作者

才让卓玛

青海红十字医院 810000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部位着床发育,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1]。保守治疗是部分异位妊娠患者的选择,但治疗过程中存在破裂出血等风险,影响治疗效果与患者安全 [2,3]。风险评估导向的分级护理依据患者风险程度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有助于保障治疗安全与效果。本文旨在探究该护理模式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收治的40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纳入标准:符合异位妊娠诊断标准且选择保守治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护理与随访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20 例。观察组年龄 22—38 岁,平均(28.5±3.2)岁;停经时间35—58 天,平均(42.6±5.1)天。对照组年龄21—37 岁,平均( (28.1±3.0) )岁;停经时间33—56 天,平均(42.2±4.8)天。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告知患者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按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等。

1.2.2 观察组

采用风险评估导向的分级护理,具体如下:

风险评估:患者入院后,从年龄、停经时间、血 β-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盆腔包块大小、有无腹痛及阴道流血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将患者分为低、中、高风险三个等级。

1.2.3 分级护理措施

低风险患者:提供一般护理,加强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风险,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鼓励患者适当在床边活动,但避免劳累。

中风险患者:在低风险护理基础上,增加护理频次。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每2—4 小时测量生命体征一次,观察腹痛及阴道流血的量、颜色、性质等;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因中风险患者对治疗存在一定担忧,护士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缓解其焦虑情绪;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护理,如洗漱、进食等。

高风险患者:实施重点护理,将患者安置在靠近护士站的病房,便于随时观察;持续心电监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每 30 分钟—1 小时记录一次;建立静脉通道,确保急救药物和液体能及时输入;绝对卧床休息,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预防压疮等并发症;做好急救准备,备齐急救药品和物品,一旦出现包块破裂、大出血等紧急情况,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1.3 观察指标

1.3.1 不良反应发生率

记录治疗期间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加剧、阴道大量出血等,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1.3.2 治疗成功率

以患者血 β -HCG 水平持续下降至正常范围,盆腔包块缩小或消失,无腹痛及阴道流血等临床症状为治疗成功标准,计算治疗成功率。

1.3.3 护理满意度

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从护理态度、护理技能、健康宣教、沟通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满分 100 分。 ⩾90 分为非常满意,60—89 分为满意, <60 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 Σ=Σ (非常满意例数 + 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 。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0.0% (2/20),对照组为 30.0% (6/2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χ2=4.800 , P<0.05 ),见表1。

表1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 )]

2.2 治疗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为 90.0% (18/20),对照组为 70.0% (14/2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χ2=4.321 , P<0.05 ),见表2。

表2 治疗成功率比较[n(%)]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5.0% (19/20),对照组为 75.0% (15/2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χ2=5.714 , 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 )]

3 讨论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如保守治疗失败导致包块破裂、大出血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风险评估导向的分级护理通过全面评估患者风险因素,将患者分为不同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实现了护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个性化护理。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分级护理根据患者风险程度实施针对性护理,低风险患者注重健康宣教和自我保健指导,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认知和配合度;中风险患者在加强观察的同时给予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有利于治疗顺利进行;高风险患者实施重点监护和急救准备,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治疗成功率。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分级护理模式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护士根据患者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加强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综上所述,风险评估导向的分级护理应用于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成功率与患者护理满意度,安全性与有效性俱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郭娟 , 王浩 , 朱晓琴 , 等 . 非破裂型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联合米非司酮 , 甲氨蝶呤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J]. 世界复合医学 , 2023,9(9):192-194.

[2] 张沁 . 关于异位妊娠大出血产妇行临床急救护理的有效性分析[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

[3] 刘翌 , 杨志勇 , 王齐尔 , 等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效果的回顾性队列研究[J]. 中国药房,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