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露天矿山开采道路布置方式优化研究

作者

邓子冲

随州吴随矿业有限公司 湖北 随县

一、引言

在露天矿山开采行业中,道路布置是影响开采效率、成本和安全的关键因素。随着资源开采向深部发展,山坡露天开采逐渐向凹陷露天开采转变,如何优化道路布置成为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吴随矿业花岗岩开采项目位于随州市吴山镇汪家寨,拥有丰富的花岗岩资源,分三个采区。目前虽处于山坡露天开采阶段,但二采区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可能转向凹陷露天开采。合理的道路布置对该项目提高开采效率、保障运输安全、降低生产成本至关重要,本研究成果也期望为同类矿山提供借鉴。

二、矿山地质与开采条件

(一)地质条件

矿区位于云浮盆地西部边缘的构造侵蚀剥蚀中低山地貌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中间凹下形成“V”型坑谷,坡度一般为 15 ° ~45 ,局部较陡。褶皱构造较发育,主要由震旦系变质岩系组成。矿区岩土体分为松软土体工程地质岩组、半坚硬工程地质岩组和坚硬工程地质岩组。

(二)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含水层和花岗岩风化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弱。矿坑主要充水水源为大气降水,目前采用自然排水疏干,未来将利用人工排水及运输通道进行疏干排水。

(三)开采方式与规模

矿山采用露天开采方式,设计利用的饰面用花岗岩矿石量为 16139.5 万立方米、上部风化层 6879.1 万立方米。根据分台阶圈定,设计损失量为饰面用花岗岩矿石量2847 万立方米、上部风化层 97.6 万立方米。设计回采率为 95% ,生产服务年限为 30.6 年。采用机械切割而非爆破的开采方式,减少了对边坡的破坏,提高了开采精度。

三、山坡露天开采阶段的道路布置优化

(一)直进式布置

目前,吴随矿业花岗岩开采项目采用直进式布置,道路直接从采场入口延伸至各个开采水平,线路简单,施工方便。这种布置方式适用于地形较为平坦、开采水平较少的山坡区域,能够有效减少道路长度和建设成本。

(二)混合式布置的展望

虽然目前仍处于山坡露天开采阶段,但考虑到未来二采区可能进行增储转向凹陷露天开采,建议提前规划混合式布置。混合式布置结合了直进式、回返式和螺旋式等多种布置形式,能够根据矿山的具体地形和开采需求灵活调整,适用于地形复杂、开采区域较大的矿山。这种布置方式能够综合各种布置方式的优点,提高道路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四、混合式布置适应未来凹陷露天开采的策略

(一)灵活调整道路形式

1. 直进式与螺旋式的结合:在当前的山坡露天开采阶段,主要采用直进式布置,道路直接从采场入口延伸至各个开采水平,线路简单,施工方便。二采区随着开采深度增加,未来转向凹陷露天开采时,可逐渐引入螺旋式布置。螺旋式布置呈螺旋状向下延伸,能最大限度减少边坡削坡量,适用于凹陷式开采。这种结合方式可使道路布置更具灵活性,适应不同开采阶段的需求。

2. 回返式的补充:在凹陷露天开采中,回返式布置也能发挥作用。它通过道路在采场内的来回折返,减少道路长度,且转弯半径可根据车辆转弯能力调整。这有助于在凹陷区域合理规划运输路线,提高运输效率。

(二)优化道路设计参数

1. 坡度与弯道设计:在山坡露天开采阶段,道路最大纵坡可控制在 8% 以内,最小弯道半径为25 米。转向凹陷露天开采后,为确保运输安全,最大纵坡应适当降低至 7% ,最小弯道半径增加至45 米。这种调整可降低运输风险,减少车辆磨损。

2. 路面设计:选择耐久性好、防滑性能优良的路面材料,如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泥结碎石路面相结合的形式。在多雨地区,优先选择排水性能良好的材料,减少路面积水对运输的影响。

(三)提前规划运输系统

1. 运输设备更新:随着开采深度增加,运输距离和坡度可能发生变化,需根据实际需求更新运输设备。例如,可采用大吨位、高功率的运输车辆,以适应凹陷露天开采的运输要求。

2. 运输系统优化:在凹陷露天开采中,可考虑采用汽车 - 胶带半连续运输系统。这种系统运营成本低、技术含量高、爬坡能力强、运输能力大,有利于强化开采。它适用于大中型深凹露天矿山,是我国未来深凹露天矿运输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

(四)强化边坡稳定性管理

1. 机械切割的优势:目前采用机械切割而非爆破的开采方式,减少了对边坡的震动和破坏,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未来转向凹陷露天开采时,继续采用机械切割,可更精确地控制切割深度和角度,减少对周围岩体的损伤。

2. 边坡维护措施:建立边坡维护专业队伍,加强检查维修,必要时进行人工放坡、铺草皮、植灌木、砌挡土墙等。定期监测边坡的位移和变形,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五)完善排水系统

1. 排水系统优化: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对于开采较深、水流量大的矿区,采用分段截流排水系统。在道路两侧设置排水沟,防止雨水冲刷道路。

2. 防水措施加强:在露天矿周边挖截水沟,截断流向采场的地表水。当河流穿过开采境界时,需进行河流改道。在有地下采空区和溶洞分布的露天矿,预先打探水钻孔,探明地下水源状况。

五、具体优化设计措施

(一)路线规划

1. 全面布局:首先确定路线的总体方向,由大到小入手,进行总体布置。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应尽量避免道路穿过地质结构的软弱面、大型溶洞以及坎高较大的陡坎等。

2. 划分区段:确定总体方案之后,通过相邻的控制点划分道路区段。在地形复杂的区域,如陡坎和溶洞附近,应特别注意道路的走向和坡度,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二)平面线形设计

1. 平面线形构成:道路的平面线形由直线、缓和曲线以及圆曲线组成。在混合式布置中,应根据地形变化合理选择线形元素,使道路与地形相适应。例如,在陡坡区域可适当增加缓和曲线,以降低车辆行驶的危险性。

2. 线元连接方式:线元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包括两两相邻、同向曲线使用直线连接以及相邻反向的曲线通过直线连接等。在混合式布置中,应根据地形和运输需求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确保道路的顺畅性和安全性。

(三)纵断面设计

1. 纵断面线形构成:露天矿区的道路纵断面由直线和竖曲线构成。在混合式布置中,应根据地形的起伏合理设计纵断面,使道路的纵坡均匀自然,避免出现过大的坡度变化。

2. 坡度控制:在陡坡区域,应适当降低坡度,以提高运输安全性;在平缓区域,可适当增加坡度,以减少道路长度和工程量。例如,某露天矿山道路设计的最大纵坡为7% ,最小弯道半径为 45 米。

(四)路基与路面设计

1. 路基设计: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路基填挖方式。在混合式布置中,可采用半挖半填的方式,以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同时,应根据地质水文情况确定路基的边坡坡度,如路堑边坡可采用1:0.5 的坡度。

2. 路面设计:选择耐久性好、防滑性能优良的路面材料。在多雨地区,应优先选择排水性能良好的材料,以减少路面积水对运输的影响。

六、实际应用效果与未来展望

(一)实际应用效果

通过上述优化设计措施,吴随矿业花岗岩开采项目在山坡露天开采阶段,内部道路建设成本降低了 15% ,运输效率提高了 20% 。

(二)未来展望

随着开采深度的进一步增加,矿山二采区可能会转向凹陷露天开采。未来的工作重点包括:

1. 进一步优化边坡稳定性管理

继续采用机械切割,减少对边坡的破坏,并定期监测边坡的位移和变形,及时采取加固措施。具体措施包括:

机械切割的优势:机械切割能够更精确地控制切割深度和角度,减少对周围岩体的损伤,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边坡监测:建立边坡监测系统,定期监测边坡的位移和变形情况。利用高精度的GPS 和RTK 等设备,实时监测边坡的动态变化。

加固措施:根据监测数据,及时采取加固措施,如锚杆支护、喷射混凝土等,确保边坡的稳定性。

2. 完善排水系统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进一步优化排水系统,确保雨水和地下水的有效排放。具体措施包括:

排水系统优化:建立完善的排水网络,包括截水沟、排水沟和集水井等,确保雨水和地下水能够及时排出采场。

分段截流:对于开采较深的区域,采用分段截流排水系统,减少排水压力,确保排水系统的高效运行。

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排水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因排水不畅导致的积水问题。

3. 更新运输设备

根据开采深度和运输需求,及时更新运输设备,确保运输效率和安全。具体措施包括:大型化运输设备: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运输距离可能会延长,因此需要采用大型化、大负载的运输设备,如大型自卸汽车和装载机。

新能源设备:考虑采用新能源运输设备,如电动矿用卡车和电动装载机,减少尾气排放,降低运营成本。

智能调度系统: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对运输设备的动态调度和优化管理,减少等待时间和空驶率。

4. 加强安全管理

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具体措施包括:

安全培训:定期组织驾驶员进行安全培训,包括安全驾驶、设备操作、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安全设施完善:在危险地段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路桩,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在道路靠填方侧路肩上设置挡车墙或挡车堆,防止车辆冲出道路。

实时监控:通过安装在矿山各关键部位的传感器,实时监测运输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环境参数,实现早期故障检测和预防性维护。

5. 改善通风,降低粉尘污染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通风问题和粉尘污染将成为重要的环境和健康问题。具体措施包括:

通风系统优化: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包括通风井、通风巷道和通风设备等,确保采场内的空气流通。

粉尘抑制措施:在切割作业区域安装喷雾降尘系统,定期喷水降尘,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个人防护设备:为作业人员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如防尘口罩、防护眼镜等,减少粉尘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危害。

环境监测:定期监测采场内的 粉尘浓度,确保其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标准。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通风和降尘措施。

通过以上措施,矿山二采区在转向凹陷露天开采的过程中,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确保开采过程的高效与安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七、结论

吴随矿业花岗岩开采项目在当前的山坡露天开采阶段,通过合理规划路线、优化路面设计、控制坡度和弯道以及设置安全设施,有效提高了道路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本文提出的优化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为类似矿山开采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未来,随着开采深度的进一步增加,矿山将继续优化道路布置,确保开采过程的高效与安全。

参考文献

[1] 陈国华,等 . 露天矿山开采技术 [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8.

[2] 李明,等 . 露天矿山道路设计与施工 [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9.

[3] 王强,等 . 露天矿山开采安全管理 [M]. 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