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无人值守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管理研究

作者

曾敏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 四川省遂宁市 629000

1. 无人值守变电站运维一体化概念与特点

1.1 无人值守变电站概述

无人值守变电站是指通过自动化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变电站的远程监控、操作和维护,无需人员现场值守的变电站。这种变电站具有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特点,能够显著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无人值守变电站的主要特点包括:自动化程度高:变电站的运行、监控和维护主要通过自动化设备完成,减少了人工操作;远程监控能力强:利用通信网络实现对变电站的远程监控,实时掌握设备状态;智能化水平高: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变电站运行数据的智能分析和预测;安全可靠性高: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提高了变电站的故障预测和应急处理能力。

1.2 运维一体化管理的内涵

运维一体化管理是指将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检修等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实现对变电站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其核心是通过对变电站的全面监控、智能分析和主动维护,确保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运维一体化管理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综合监控:实现对变电站运行数据的全面采集、分析和处理,确保监控的全面性和及时性;智能分析: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监控数据进行智能分析,预测潜在风险,提前采取措施;主动维护:根据智能分析结果,主动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减少故障发生;系统集成:将变电站的各个环节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1]。

1.3 无人值守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管理的特点

无人值守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管理具有以下特点:高效性: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手段,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灵活性:能够根据不同的运行情况和环境变化,灵活调整运维策略;可靠性:通过全面监控和智能分析,提高故障预测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供电可靠性;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变电站运行状态的智能监控和预测;环保性:通过优化运维流程,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实现绿色环保。

2. 无人值守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管理体系构建

2.1 运维一体化管理流程

无人值守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管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数据采集:通过感知层设备实时采集变电站的运行数据;数据传输: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层传输至监控中心;数据处理:在平台层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故障诊断:利用智能诊断技术,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发现潜在故障;预警报警:当检测到异常情况时,系统自动发出预警和报警信息;远程操作:通过应用层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维护;运维决策:根据监控中心的分析结果和决策层制定的政策,进行运维决策;记录与报告:对运维过程进行记录,形成报告,为后续分析和改进提供依据[2]。

2.2 运维一体化管理关键技术

无人值守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管理的关键技术包括:自动化监控技术: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自动监控,提高监控效率和准确性;智能诊断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实现故障预测和诊断;远程控制技术:通过通信网络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操作和维护;大数据技术:对海量运维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挖掘,为决策提供支持;云计算技术:利用云计算平台提供弹性、可扩展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支持运维一体化管理系统的运行;网络安全技术:保障变电站网络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

3. 无人值守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关键技术分析

3.1 监测与控制技术(1)远程监控技术

远程监控技术是无人值守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的基础,它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利用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采集变电站的运行数据和环境信息,如电流、电压、温度、湿度等;网络通信:通过专用的通信网络或互联网,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数据处理与分析:监控中心对传输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时监控设备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可视化展示:通过图形化界面展示变电站的实时运行状态,便于操作人员进行远程监控;报警与通知:当检测到异常数据时,系统自动发出报警,并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通知相关人员。

(2)预测性维护技术

预测性维护技术是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和预测,提前发现潜在故障,减少意外停机,提高设备可靠性。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设备的历史运行数据,包括故障记录、维护记录等,用于分析设备状态。特征提取:从历史数据中提取出反映设备健康状况的特征参数。模式识别与预测:利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方法,建立设备健康状态的预测模型。维护决策支持:根据预测结果,制定预防性维护计划,提前进行维护操作。结果评估:对维护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不断优化预测模型和维护策略。

3.2 信息集成与共享技术

(1)信息采集与传输技术

信息采集与传输技术是无人值守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的核心,它确保了数据的有效收集和实时传输,具体内容包括:传感器技术:使用各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来实时监测变电站的物理和环境参数;通信技术:采用光纤、无线通信等先进技术,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数据协议:采用统一的数据采集协议,如 Modbus、IEC608705104 等,保证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互通;实时性要求: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确保运维人员能够及时获得设备状态信息。

(2)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

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负责从采集到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支持决策制定,主要技术包括:数据清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除噪声和异常值,确保数据质量;数据挖掘: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从大量数据中挖掘出潜在的规律和模式;统计分析: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设备运行的规律性变化;可视化技术:利用图表、图像等方式将数据分析结果直观地展示出来。

3.3 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

(1)人工智能在运维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无人值守变电站运维一体化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故障诊断: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如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对设备故障进行诊断;预测性维护:通过分析历史数据,预测设备的故障趋势,提前进行维护;智能决策:基于人工智能的决策支持系统,为运维人员提供智能化的决策建议。

(2)自适应控制系统

自适应控制系统能够根据运行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控制策略,关键特性包括:自适应调整:系统能够根据设备运行状态和环境变化自动调整控制参数;鲁棒性:即使在面临不确定性和干扰时,系统仍能保持稳定运行;自学习能力:系统能够从运行数据中学习,不断优化控制策略;安全性:确保控制动作在安全范围内,避免因错误控制导致设备损坏。

参考文献

[1] 基于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研究[J]. 陈少晴.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4(03)

[2] 无人值守变电站发展与电力自动化应用研究[J]. 谢敬. 中国设备工程 ,20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