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生活化写作教学措施
汤慧娟
南外仙林分校宿迁学校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活化写作教学成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文章以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为例,认为应以真情实感融入写作练习,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并结合实践教学案例提出在写作教学中有效渗透生活化元素的策略方法,以期能为中学生提供更鲜活生动的写作课堂。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生活化写作;策略
一、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渗透生活化元素的意义
(一)赋予学生创作的生命力
写作其实是一件十分神奇的事情,同样是一篇文字,有时可以冷冰冰地陈述事实经过不带一丝情感,有时又能有血有肉、打动人心,让人久久无法忘却,好似文学作品也有了生命力,有了自己的情感态度,有了情绪与活力。在写作教学课堂中融入生活化元素,可以将学生们对于写作主题的思考引入实际生活当中,使学生们得以借助内心的真实感受进行创作。基于创作者真实感受所凝聚的文字才是真正有血有肉的优质内容,才能使最终的作品富有生命力。
(二)积累更多写作经验与素材
在初中语文写作课堂中渗透生活化元素,能够帮助学生们发现一些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内容,不断启发学生思考和感悟生活,以此产生的创作灵感是学生们基于自己内心真实想法所积累起的写作素材。在创作过程中一味模仿或是引入他人的作品只会让自己的作品变得四不像。相较于背诵古诗词、名人名言或优秀作品片段,这些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感受到的真实情感,属于学生自己的写作素材,更具个人特点,在最终作文的呈现过程中也更为融洽,能够使学生的写作风格统一,对于整体提升学生作品效果显著。
二、策略
1.创造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灵感
教师需要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写作环境,让学生在其中及时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并抒发自己的感情。通过所见和所想,有感而发。在传统教学中,写作教学通常比较枯燥,缺乏一定的生机与活力,教师没有很多的准备工作,通常就是布置下来写作的主题,然后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样会导致学生对写作产生厌倦的心理。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写作情境,为学生指点迷津,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思路,从而激发学生的灵感。
例如,教学《太空一日》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太空生活,使学生对此产生联想和想象。由于初中生对太空生活的相关知识了解的不多,如果直接让他们写作,学生的思维可能会受到限制。而通过视频等形式的引导展开写作教学,能带给学生良好的课堂体验,并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学生就像经历了一次太空旅行一般,这种奇妙的感觉,会转化为他们的写作素材。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灵感,使学生对当前的写作充满乐趣和信心。
2.引导学生探索自然,收集生活材料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讲故事是一种重要的写作形式,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挑战。除了生命教育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帮助学生书写他们的生命故事。教师可以围绕任务的主题,为学生设计自然的课外活动方案,以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同时,应该给学生布置适当的写作任务,让他们的生活经验能够应用在他们的写作中。
例如,“学习写游记”这个话题就非常受欢迎。在实践中,许多学生都是潜意识去编造,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亲自然”的做法,帮助他们搜集材料。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有趣的实践活动,如“在公共花园和学校操场的绿地上玩耍”,并让学生在自己的日记中记录他们玩耍的整个过程。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室”来引导他们,让他们通过语文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教师进入教室后环顾教室,用语文描述自己看到的情况,随后在班上走动,告诉学生自己看到的事物和产生的想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真正体会到练习的具体步骤,通过他们的工作可以更加了解练习的有效性。
3.关注社会问题,拓展写作渠道
我国古代素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哲言,对于古人来说,这是一个认真读书的人应该必备的基本素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往的经验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的学习环境,如果一味让初中生在狭小的教室里学习,则会导致初中生丧失了基本生活技能,即便学习成绩再好,走向社会也难以将自己的才华表现出来。对此,教师应该带领初中生一起关注社会上的热点问题,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来丰富写作教学的形式。
例如,在组织初中生开展以“环保与我同行”的主体写作练习时,教师要求初中生在写作之前,先通过查阅书籍、网络搜索、采访他人等形式,对当前社会上的污染问题进行调查。如一些工厂废弃物流向河流,都会造成哪些环境的影响,或者是垃圾填埋是一项正确的举措吗?在这些生活化问题探究中,初中生能够在脑海中建立起庞大的写作材料库。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制作“图文并茂”的电子文,以更为有趣的形式将自己的作品呈现出来。这种结合社会生活问题,对初中生进行生活化教学指导的方式,能让初中生萌生出对写作的喜爱之情,进而提升其写作水平。
4.引导学生巧用随笔训练
众所周知,随笔是一种短小精悍的写作形式,可以用来抒情、叙事或议论。对于语文基础较弱的学生而言,随笔这种写作形式字数较少,写作要求也比正式的应试文章更为宽松,适合用于日常的生活化练笔写作。教师则可以将生活随笔与片段作文相结合,以随笔的形式要求学生做一些日常写作练习,不仅能够锻炼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也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习惯写作,进而量变引起质变,一步步提升自己的写作实力。
例如,学生学习了《秋天的怀念》一文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学习史铁生通过细节描写、景物描写表情达意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再拟出“母爱”这一写作主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短时间随笔练习。写成后,教师再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通过小组互评的方式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和讲解。同时,课堂随笔也可转化为课下随笔,在双减政策逐渐推行的当今,短小精悍的生活随笔既能锻炼学生写作能力,也不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学习负担,是一种非常可行的课后作业布置形式,值得初中教师尝试。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生活化写作教学模式的研究中,教师要提前了解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能够做好对学情发展情况的全面梳理和精准定位,这样才能助力自己实施更加针对、及时、有效的生活化写作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达成师生良性互动,无限促进不同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广科.初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探索[J].试题与研究,2022(23):134-135.
[2]陈小玲.解析初中语文生活化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J].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2019(10):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