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燃气工程管道输送安全风险评估与防控

作者

张莹

山东益铜能源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400

引言

燃气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燃气工程管道输送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一旦爆发事故,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近年来,国内外燃气管道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暴露出管道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因此,加强对燃气工程管道输送安全风险的评估与防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保障燃气行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必然要求。

一、燃气工程管道输送安全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燃气工程管道输送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安全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严重威胁着管道的正常运行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对这些风险进行准确识别和深入分析,是开展安全风险评估与防控工作的基础。

管道腐蚀

管道腐蚀是常见的风险之一,可分为内部腐蚀和外部腐蚀。内部腐蚀主要是由于燃气中含有的硫化氢、二氧化碳等腐蚀性成分,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与管道内壁发生化学反应所致。长期的内部腐蚀会使管道壁厚度逐渐减薄,降低管道的承载能力,最终可能导致管道穿孔、泄漏。外部腐蚀则与管道所处的土壤环境密切相关,土壤中的水分、盐分、微生物等都会对管道外壁产生腐蚀作用。此外,杂散电流也会加速管道的外部腐蚀,如附近的电力线路、电气化铁路等产生的杂散电流,会使管道成为电化学腐蚀的阳极,造成局部腐蚀加剧。

第三方破坏也是导致燃气管道事故的重要原因。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类施工活动日益频繁,施工单位在进行挖掘、钻探等作业时,如果对地下燃气管道的位置不了解或操作不当,很容易对管道造成机械损伤,如挖破、压裂管道等。

(二)外力破坏

另外,车辆碰撞、人为盗窃管道附件等行为也属于第三方破坏,这些行为会直接破坏管道的结构完整性,引发燃气泄漏事故。人为操作失误同样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操作人员在进行管道安装、检修、维护等工作时,若违反操作规程,如未按要求进行压力试验、焊接质量不合格、阀门操作错误等,都会影响管道的正常运行。此外,对管道运行参数的监控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也可能导致风险积聚,引发事故。除上述风险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能影响燃气管道的安全输送。例如,管道设计不合理,如管道的管径选择不当、敷设方式不符合要求等,会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安全隐患;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滑坡等,可能会导致管道变形、断裂;燃气本身的性质,如易燃易爆性,也增加了管道输送的风险。

二、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与模型

对燃气工程管道输送安全风险进行评估,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模型,以准确判断风险的大小和等级,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目前,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主要有故障树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一)故障树分析法

故障树分析法是一种从可能发生的事故(顶事件)开始,通过反向推理,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所有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底事件),并构建成树形结构的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够清晰地展示事故与各种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便于识别系统的薄弱环节。在燃气管道风险评估中,可将燃气泄漏、爆炸等事故作为顶事件,然后逐步分析导致这些事故的因素,如管道腐蚀、第三方破坏、操作失误等,进而计算各因素的重要度,为风险防控提供重点方向。

(二)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从而建立判断矩阵,计算出各因素的权重。该方法能够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适用于多因素、多层次的风险评估。在燃气管道风险评估中,可将管道安全风险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准则层可包括管道自身状况、外部环境、运营管理等,指标层则是具体的风险因素,如管道腐蚀程度、第三方施工频率、操作人员技能水平等,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进而评估整体风险水平。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结合数学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如概率风险评估模型、灰色系统模型等。概率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分析各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计算出风险值,从而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灰色系统模型则适用于数据不完整、信息不确定的情况,通过对已知信息的处理,预测未知的风险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和模型,或者将多种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评估技术也逐渐应用于燃气管道风险评估中,如基于物联网的实时监测评估技术、基于大数据的风险预测模型等。

三、安全风险的防控措施

针对燃气工程管道输送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需要从技术、管理、应急等多个方面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以降低风险,确保管道安全运行。

(一)防腐处理

在技术方面,首先要加强管道的防腐处理。对于新建管道,应采用高质量的防腐材料和先进的防腐技术,如三层聚乙烯防腐涂层、环氧粉末防腐涂层等,提高管道的抗腐蚀能力。对于已运行的管道,要定期进行防腐层检测和修复,及时处理腐蚀缺陷。其次,推广应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如管道泄漏监测系统、阴极保护监测系统、智能检测机器人等,实现对管道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管道泄漏、腐蚀等异常情况。此外,在管道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管道的质量和安全性,如合理选择管道的材质和管径,优化管道的敷设方式,保证焊接质量等。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在管理方面,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加强对管道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确保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建立管道信息管理系统,对管道的基本信息、运行数据、维护记录等进行统一管理,为管道的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加强对第三方施工的管理,建立健全第三方施工审批制度,在施工前对施工单位进行安全交底,明确施工范围和注意事项,并安排专人进行现场监护,防止施工过程中对管道造成破坏。

(三)制定完善应急预案

在应急方面,要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应急处置措施等。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减少事故损失。同时,要储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如抢修设备、防护用品、燃气泄漏检测仪器等,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联动机制,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得到消防、医疗等部门的支援。另外,还应加强对燃气用户的安全宣传教育,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结束语

燃气工程管道输送安全风险评估与防控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对风险的准确识别与分析,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与模型,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可以显著降低燃气管道事故的发生率,保障燃气的稳定供应。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应持续探索和应用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完善风险评估与防控体系,提高燃气管道安全管理水平,推动燃气行业朝着更安全、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凯 , 张强 . 燃气工程安全管理措施的分析与研究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2,(27):24-26.

[2] 刘凌倩 . 关于城镇燃气工程安全管理的思考 [J]. 装备维修技术 ,2020,(0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