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研究

作者

高雅

宝鸡幼儿园 陕西宝鸡 721300

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承载着悠久历史与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它以丰富的形式和内涵,传递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凝聚着民众深厚情感与精神寄托。从春节的鞭炮齐鸣、阖家团圆,到元宵的花灯璀璨、猜灯谜;从端午的龙舟竞渡、吃粽子,到中秋的月圆人聚、赏月吃月饼,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传统节日文化对民族和社会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它是民族认同的基石,能让人们在共同的节日氛围中,感受到身为中华儿女的归属感,增强民族团结和凝聚力。它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节日活动,将中华民族的传统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代代相传。

幼儿园课程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引导,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其中,有助于幼儿从小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这不仅能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对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一、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意义

从幼儿认知发展来看,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意义非凡。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与符号,如春节的年兽传说、元宵的花灯造型等,能为幼儿提供多元的认知素材,拓宽幼儿的认知视野。在参与节日活动时,幼儿需观察、理解各种习俗和仪式,这一过程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与思维能力,促进认知能力的提升。

在情感培养方面,传统节日文化能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节日里温馨的团圆氛围、热闹的庆祝场景,能让幼儿感受到家的温暖、集体的欢乐,从而产生对家庭、社会的爱与归属感。比如在中秋节,共同赏月、吃月饼的时光,能让幼儿深刻体会到亲情的珍贵,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从社会性发展角度而言,传统节日文化有助于幼儿了解社会规则和文化传统,学会与他人交往、合作。在参与节日中的集体活动,如龙舟竞渡、舞龙舞狮等,幼儿能学会分工协作,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集体荣誉感,同时也能增进对不同文化背景同伴的理解与尊重,促进社会性的良好发展。

二、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策略

(一)突出幼儿主体地位

依据陶行知“教育即生活”的理念,设计以幼儿为主导的活动环节。比如开展传统节日主题活动时,让幼儿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探索。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扮演节日中的角色,如春节时扮演拜年的小朋友,端午节时扮演划龙舟的选手等,使他们主动探究节日的文化内涵。还可以组织故事讲述活动,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知道的节日故事,在亲身感知和实践操作中实现教育目标。

(二)选择适宜的传统节日

依据幼儿的认知程度和兴趣特点,挑选与幼儿生活经历紧密相连且易于理解的传统节日开展教育活动。春节和中秋节是幼儿较为熟悉且具有浓郁文化底蕴的节日,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在春节期间,可以讲述年的故事,教幼儿制作红包、写福字等;中秋节则可以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组织幼儿制作月饼、赏月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幼儿对节日欢乐气氛的感受,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掌握。

(三)创设适宜的主题环境

根据每个节日的独特特征,营造充满节日气息的教育环境。对于春节,可以在教室里布置彩灯、烟花、福字、春联等元素,模拟过年的氛围,设置舞龙舞狮、写对联、包饺子等互动环节。端午节时,在教室设置赛龙舟的场景,放置龙舟模型和稻草,让幼儿感受赛龙舟的气氛,同时设置小厨房让幼儿参与包粽子的活动,在角落放置艾叶、菖蒲等植物。中秋节可以在教室里设置小花园,放置桂花树和月亮造型的饰品,营造赏月的氛围。

(四)家长携手共育

家庭是幼儿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幼儿园应积极鼓励家长深度参与到节日文化的教育环节。可以通过举办家长会、制定家庭作业等方式,激励家长参与节日文化教育工作。比如邀请家长共同筹备和参与节日庆典活动,建议家长在家中陪同孩子体验传统节日的习俗,如一起包粽子、做月饼等。这种家园合力的教育模式,既能提升幼儿的学习效果,也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

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意义重大且极具价值。通过精心组织一系列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它不仅能促进幼儿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全面发展,还能提高幼儿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幼儿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更能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我们共同努力,将传统节日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幼儿的心田,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