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计算的通信网络安全传输控制技术分析
于陆阳
黑龙江省专用通信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引言
云计算作为一种创新的计算模式,通过网络提供可伸缩的、按需分配的计算资源和服务。在通信网络领域,云计算的应用推动了通信业务的快速发展和创新,提高了通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但与此同时,通信网络中的数据在云计算环境下传输时,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安全风险。这些风险不仅威胁用户的隐私和权益,也影响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因此,研究基于云计算的通信网络安全传输控制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云计算环境下通信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
在云计算环境下,通信网络面临着多方面的安全威胁。首先是数据泄露风险,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通常存储和处理大量用户数据,一旦其安全防护措施存在漏洞,黑客便可能通过网络攻击手段获取用户数据,进而导致数据泄露。例如,黑客会利用 SQL 注入攻击获取数据库中的用户信息,或者通过社交工程手段骗取用户的登录凭证,以此来访问用户数据。其次是网络攻击威胁,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会严重影响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像 DDoS 攻击,会向通信网络服务器发送大量恶意请求,耗尽服务器资源,导致通信服务中断,使合法用户无法正常使用通信网络;而中间人攻击则会让攻击者拦截通信双方的数据传输,篡改或窃取数据,破坏通信的完整性和保密性。此外,云服务提供商自身也可能存在安全隐患,部分云服务提供商可能因管理不善、安全技术落后或内部人员违规操作等原因,导致通信网络安全传输出现问题。例如安全策略配置不当,会使得非法用户能够绕过安全防护机制访问通信网络资源;或者内部员工利用职务之便,非法获取和传播用户数据。
2. 基于云计算的通信网络安全传输控制技术
2.1 身份认证技术
身份认证是确保通信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通过验证用户身份的真实性,防止非法用户访问通信网络资源。常见的身份认证方式有密码认证、短信验证码认证、指纹识别、面部识别等多因素认证方式。多因素认证结合多种认证方式,极大提高了认证的安全性,降低了因单一认证方式被破解而导致的安全风险。例如,在登录重要通信应用时,用户不仅需要输入密码,还需通过手机获取短信验证码,或者进行指纹识别,只有多种认证方式都通过后才能成功登录。
2.2 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将通信网络中传输的数据转换为密文,只有拥有正确密钥的接收方才能解密并读取数据,有效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常见的加密算法包括对称加密算法(如 AES)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如 RSA)。对称加密算法加密和解密速度快,适用于大量数据的加密,但密钥管理较为复杂;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公钥和私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密钥管理相对简单,安全性高,但加密和解密速度较慢。在实际应用中,常将两者结合使用,利用非对称加密算法传输对称加密算法的密钥,再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对大量数据进行加密,以兼顾加密效率和安全性。
2.3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作为通信网络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安全边界设备,承担着流量过滤、访问控制和入侵防御的重要职责。在云计算环境下,网络拓扑结构复杂、数据流动频繁,传统静态防火墙已无法满足动态变化的安全需求。因此,现代防火墙技术不断演进,出现了状态检测防火墙、应用层网关(ALG)和下一代防火墙(NGFW)等多种形式。这些新型防火墙不仅能基于 IP 地址、端口号等基本信息进行访问控制,还能深入分析应用层协议,识别并拦截恶意脚本、SQL 注入等高级攻击行为。同时,部分防火墙还具备日志记录与审计功能,可帮助管理员追踪异常流量来源,及时发现潜在安全威胁。通过合理配置防火墙策略,可以有效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请求,保障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通道安全稳定运行。
2.4 入侵检测与防御技术
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IDS/IPS)是通信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并识别潜在的攻击行为。IDS 主要负责检测异常流量和攻击特征,并在发现可疑行为时发出警报;而 IPS 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主动防御措施,如阻断恶意连接、丢弃可疑数据包等,实现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防御”的转变。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入侵检测模型逐渐应用于通信网络中,能够通过分析海量正常与异常流量样本,自动提取攻击特征并构建行为模型,从而更准确地识别未知攻击和高级持续性威胁(APT)。此外,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DIDS)也在云计算环境中得到推广,支持跨节点协同检测,提升大规模通信网络的整体安全防护能力。
2.5 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
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在公共网络上构建一条加密的“隧道”,使通信双方能够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实现安全的数据传输。在云计算环境下,用户常常需要远程访问部署在云端的通信服务资源,如企业内部邮件系统、视频会议平台或文件共享系统,此时若直接通过公共互联网进行通信,极易遭受窃听、篡改等攻击。而通过部署 VPN,不仅可以对传输数据进行端到端加密,还能通过身份认证机制确保通信双方的身份真实性。常见的 VPN 技术包括 PPTP、
L2TP/IPsec 和 SSL/TLS 等,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企业员工出差时可通过 SSL VPN 安全接入公司云通信平台,进行文档协作与音视频会议,既保障了通信过程中的数据隐私,又提升了远程办公的灵活性与安全性。
3. 安全传输控制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
某大型通信企业在其云计算通信网络中进行安全传输控制技术应用实践。该企业综合运用了多种安全技术,采用多因素身份认证方式,为用户登录通信服务平台筑牢安全防线;利用 AES 和 RSA 相结合的数据加密技术,对用户通信数据进行加密传输和存储,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部署防火墙和 IPS 设备,对网络流量进行严格过滤和实时防护,成功抵御了多次 DDoS 攻击和恶意软件入侵。这些技术的应用成效显著,该企业通信网络的数据泄露事件大幅减少,通信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显著提高,用户满意度也随之提升。从该案例可以看出,多种安全传输控制技术的协同应用是保障云计算环境下通信网络安全的有效途径。企业应根据自身通信网络的特点和安全需求,合理选择和配置安全技术,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同时,要不断关注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动态,及时更新和优化安全防护措施,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安全威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云计算的通信网络安全传输控制技术对于保障通信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通过身份认证、数据加密、防火墙、入侵检测与防御、虚拟专用网络等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应对云计算环境下通信网络面临的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安全威胁。随着云计算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安全传输控制技术也需持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安全挑战,为通信网络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 宋东辉 . 基于云计算通信网络安全传输控制技术研究 [J]. 长江信息通信 ,2021,34(05):91-93.
[2] 胡祎 , 张奎 , 张世华等 . 通信云三层解耦研究 [J]. 邮电设计技术 ,2021,No.547(09):972-976.
[3] 贾 佳 . 云 计 算 下 网 络 安 全 技 术 探 讨 [J]. 现 代 信 息 科技 ,2019,3(13):165-16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