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英语与科学融合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作者

宋颜秋

敦化市实验小学校 133700

一、引言

在教育不断发展变革的背景下,学科融合已成为教育创新的重要趋势。小学阶段是学生知识体系构建与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语言学科,科学作为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学科,将两者进行有机融合,能够打破学科壁垒,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具综合性的学习体验。通过学科融合,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与综合素养,适应未来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

二、小学英语学科与科学融合的重要性

(一)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与探索欲望。英语与科学的融合教学,能够将抽象的英语知识与具体的科学现象、实验相结合,让学生在直观的体验中学习英语,理解科学知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与植物生长相关的英语词汇和句型时,通过种植植物的科学实验,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相关英语表达。

(二)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侧重于词汇、语法的讲解,形式较为单一,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疲劳。而将科学元素融入英语教学中,引入有趣的科学实验、新奇的科学知识,能够为英语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探索科学奥秘的过程中学习英语,会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三)培养综合素养

学科融合教学强调知识的整合与运用,通过英语与科学的融合,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培养观察、思考、分析等能力。同时,在跨学科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能力等综合素养也能得到有效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学英语学科与科学融合的可行性

(一)课程目标的一致性

小学英语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等。两者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为学科融合提供了目标基础。例如,在英语课堂上通过科学实验进行英语交流与表达,既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的关联性

英语和科学在教学内容上存在诸多关联之处。如在英语课程中会涉及到自然、动物、植物、天气等主题,这些主题同样也是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围绕这些共通主题,将英语的词汇、句型教学与科学知识讲解相结合,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 。

(三)教学方法的互补性

英语教学常用的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与科学教学中的实验探究法、观察法等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在融合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完成科学任务、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与表达,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四、小学英语学科与科学融合的教学实践策略

(一)课程内容整合

1. 主题式整合

围绕特定主题,将英语和科学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例如,以“季节”为主题,在英语课堂上,教授与季节相关的词汇(spring、summer、autumn、winter)、描述季节特征的句型(It's warm in spring.);在科学课堂上,讲解季节变

化的原因、不同季节的自然现象等科学知识。通过主题式整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入了解主题内容,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

2. 项目式学习

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实现英语与科学的融合学习。比如,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小卫士”项目,学生需要用英语收集、整理有关环境污染和保护的科学资料,设计环保方案,并以英语演讲的形式进行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提高了英语运用能力,又增强了环保意识和科学实践能力 。

(二)教学方法创新

1. 实验教学法

在英语课堂中引入科学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学习英语。例如,在学习“物质的变化”相关英语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小苏打与白醋反应”的科学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用英语描述实验过程(First, pour some vinegar into the bottle. Then, add some bakingsoda...)和实验结果(There are some bubbles.)。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在直观体验中学习英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 情境教学法

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将英语和科学知识融入其中。比如,模拟太空探索情境,学生扮演宇航员,用英语交流在太空中的科学发现(We found somestrange rocks.)。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沉浸式学习中,提高英语运用能力,激发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兴趣。

(三)评价方式多元化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在英语与科学融合学习中的表现。不仅关注学生的英语成绩和科学知识掌握情况,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践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例如,在项目式学习评价中,除了对学生的英语表达、科学知识运用进行评分外,还对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问题解决能力等进行评价,通过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五、结论

小学英语学科与科学的融合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可行性。通过课程内容整合、教学方法创新和多元化评价等策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完善英语与科学融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蔷. 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刘恩山.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陈琳 , 王蔷 , 程晓堂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 解读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4] 杨玉东 . 学科融合:理念与实践 [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23):45- 47.

[5] 李华 . 小学英语与科学融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J]. 基础教育研究 ,2020(15):56 -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