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融心理健康教育于学科教育

作者

何娟

湖北黄冈红安四中

当代的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他们很容易出现情绪波动以及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扰等心理问题,语文学科有着独特的人文性以及审美性特点,其教材当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材所选取的文章包含散文、诗歌、说明文等多种体裁,这些选文体现出了对于生命、情感、社会等多重价值的思索,在语文教学里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达成学科教学的目标,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健康的心理品质,借助创新教学方法,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进程中获得情感的熏陶以及心灵的滋养。

一、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蕴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不同单元和课文中体现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如《社戏》一文通过描写鲁迅童年观看社戏的经历,展现乡土社会的人情冷暖,引导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大自然的语言》引领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培养亲近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怀,《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远离纷争、和谐宁静的理想世界,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后一次讲演》展现了闻一多先生坚定的人生信念,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壶口瀑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等游记类文章,让学生领略祖国大好河山,陶冶情操,培养乐观开朗的心态[1]。

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索

(一)基于文本解读的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教材里的优秀文学作品给心理健康教育准备了充裕素材,解读《社戏》之时,引领学生深入去体会童年记忆里的温暖与感动,领会作者对乡土人情的深厚眷恋,学生阅读文本时会产生共情,感受人性的善意,《诗经》二首里的《关睢》《蒹葭》呈现了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的情感变化。《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引导学生培育科学精神与求知欲望,树立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在文本解读进程中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引领学生理解作品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2]。

(二)通过课堂活动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语文课堂活动设计需着重关注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性,营造良好的心理互动环境。如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时,可组织学生进行自然观察活动,培养专注力与观察力;在朗读《回延安》等诗歌作品时,借助配乐朗诵、情境表演等形式,使学生在艺术表现过程中释放情感,在口语交际单元里设计即席讲话、应对等实践活动,培养表达能力与应变能力;组织学生围绕《核舟记》等文言文展开小组讨论,促进同学间的交流,这些富有活力的课堂活动,有助于缓解学习压力,培养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

除了常规的课堂活动,教师还可以创新活动形式,如组织“诗词飞花令”竞赛,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又能巩固所学知识;开展“模拟主播”活动,让学生轮流担任新闻播报员,既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又提升了自信心;举办“微型辩论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活动,既能调节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收获知识与成长。

三、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融合的评价体系

(一)多元评价方式的应用

评价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对于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心理发展情况有着积极作用,除了运用传统的书面测试之外,还可借助课堂观察、作品展示以及情景表演等形式来开展过程性评价,当学习《写作:说明的顺序》这类写作单元时,可以采用互评互助的方法,以此培养学生有客观评价的能力。同时设计读书笔记、心得分享等评价项目,用以记录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心理成长历程,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期间,采用小组评价方式,可促进团队合作精神的培育,凭借这些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3]。

(二)学生心理健康与学科素养的协同发展

心理健康和学科素养协同发展要构建科学评价标准,评价指标里得囊括语文知识技能掌握状况,还得留意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像学习《壶口瀑布》这类游记作品时,评价学生写作能力同时关注其对自然美景感受体验,学习《最后一次讲演》这类演讲文时,评价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且注重其呈现出的人生态度与价值取向,借助建立全面评价体系,推动学生在语文学习进程中达成心理素质与学科能力共同提高。

四、结语

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属于一项系统工程,要于教学实践里持续探索并完善,借助挖掘教材当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育健康心理品质,语文教师在教学进程中,要关注知识传授,而且要重视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构建积极的人生态度。心理健康教育同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稳固基础,推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梁瑞霞 . 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阅读教学为例 [J]. 今天 ,2023,(13):21-22.

[2] 常锦红 . 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J]. 甘肃教育 ,2025,(06):56-58.

[3] 凌云 .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研究——以沪教版语文教材为例 [J]. 语文世界(中旬刊),2024,(03):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