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作者

毕波

衡水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河北 衡水 053000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筑使用性能及行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直接的强相关性。我国建筑工程在规划、技术更新及监管等具体阶段,常因粗放性特征频发资源浪费现象,且质量缺陷难以避免。全球气候变化与“双碳”目标的提出,对建筑工程绿色化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管理模式难以完全满足复杂建设需求,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策略研究,不仅为化解行业痛点、实现技术创新提供逻辑依据,同时也对城市韧性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具有支撑作用。

1 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直接左右着施工工艺的执行效果与工程质量。然而,诸多施工现场面临管理人员经验不够丰富、技术能力参差不齐的困境。部分管理人员未接受系统培训,对新工艺、新技术的掌握水平不高,致使施工期间标准操作未获严格落实,工艺流程盲目变动,引发质量风险的上扬。此外,管理人员对安全、质量重视程度欠佳,很难马上发现且纠正现场存在的隐患,影响到整体施工的质量水平,优化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水平,是保证施工质量的核心要点。

1.2 项目管理流程不规范,责任划分不明确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流程的规范程度与责任划分的清晰程度,是保障施工得以顺利推进的根基。部分项目有管理流程失序、制度执行未到位的毛病,导致工作衔接出现梗阻,信息传输的效率欠佳。责任界定不明,导致问题出现后难以迅速落实责任主体,对协调和决策的速度造成干扰,甚至产生了互相推诿的现象。该管理漏洞极大地降低了团队协作的效率,甚至有延误工程进度之虞,影响工程的质量跟安全水平。构建完备的管理流程并明晰岗位责任,深化各环节的监督及考核,是提高项目管理质量的关键举措。

1.3 施工材料和设备质量监管不足

施工材料及设备质量构成了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保障。然而,一些工程在材料采购、验收和使用环节里,监管存在明显的薄弱现象。部分材料质量不契合设计的要求,甚至会出现鱼目混珠的伪劣品,对工程安全以及耐久性形成严重冲击,设备维护及性能检测未达要求,或许会造成施工质量降低和安全事故。因监管失严,质量隐患在施工进程中隐藏,不易即刻察觉与处置。因此,打造严格的材料及设备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落实质量追溯加定期检测工作,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关键举措。

2 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 材料和设备质量的严格把控

材料和设备是工程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决定工程的整体质量和耐久性。因此,通过系统和全面的措施,确保所选用的材料和设备始终符合质量标准,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必要途径。高质量的建筑材料是保证工程结构安全和耐久性的前提。企业应建立供应商评估和选择机制,对供应商的资质、信誉、供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等进行严格考察和评估。材料到场后,应进行严格的现场验收,这是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环节。验收过程中应涵盖材料的外观质量、尺寸规格、物理和化学性能等多方面的检查和测试。材料在施工现场的存储和保护也直接影响其最终使用质量。要建立完善的材料储存制度,根据材料的特性采取相应的储存和保护措施,以防止材料在存储期间受潮、腐蚀、变质等。在材料使用过程中,应确保其按照相应的技术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使用。同样还要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进行抽查和检测,防止不合格的材料混入。

设备在施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设备的性能和状态直接影响施工效率和质量。设备的选型要符合工程的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需求。确保采购的设备性能可靠,技术先进,符合工程需要,并选择信誉良好、服务完善的设备供应商。设备到场后,进行全面的验收。验收内容包括设备的外观质量、型号规格、技术参数,以及设备的随机文件是否齐全,如操作手册、合格证等。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要严格按照制造商的指导书和技术规范进行。

2.2 完善施工技术管理机制

现代房屋建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不同专业的人员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建筑工程建造的目的。一方面,要将管理意识融入到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中,围绕建设项目的建筑规模、施工标准、质量要求等内容,制定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制度。针对不同施工技术,结合施工质量控制要求,不断细化质量控制工作方案,如混凝土施工规定适宜的施工环境、混凝土浇筑量、养护标准等,方便基层员工执行操作。另一方面,建筑施工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政策、法规、市场等变化,及时跟进最新的施工建造技术,做好施工方案变更,确保建筑施工满足绿色、节能、环保等新要求。通过管理机制的创新,按照“特事特办”原则,对施工方案变更进行充分的论证,组织新施工技术的有效衔接,切实发挥施工技术管理机制的保障作用。

2.3 提升员工质量控制意识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目标最终是通过企业员工实现的,为了提高员工质量控制的意识,施工单位要加强质量控制的宣传工作,确保“人人懂质量控制、人人会质量控制”。施工单位可以定期组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宣传会议,重点对施工管理人员开展培训,会议内容可设置工程质量控制作用、质量控制技巧等。利用生动形象的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案例,推动“以案促学”“以案促改”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员工参与工程质量控制的积极性,对照各自岗位职责,实现质量管理提升。除了会议宣传,施工企业还可以充分利用施工现场空间、在施工外围悬挂条幅、板报进行宣传,利用手机 APP、公众号等新媒介宣传,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员工养成质量控制的工作习惯。在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培训结束后,要对培训内容进行量化考核,只有考核通过的员工才能参与后续施工管理,考核没有通过的员工则要继续参加培训和考核,确保施工人员能切实提升工程质量管理能力。

2.4 完善质量检测与风险预警机制

施工之际的质量检测应采取多样模式,将传统人工检查与以超声波检测、红外成像等为例的先进非破坏检测技术结合,实现全面覆盖及高精度的监控[4]。智能传感设备可实时监测诸如结构变形、应力、温湿度等关键参数,实时体现施工质量的动态情形。依靠数据采集与分析工作,打造风险预警模式,及时察觉异常情形并迅速进行响应,阻止质量问题不断扩散。风险预警系统宜设置多级预警的阈值,实现自动报警与人工干预的结合,保障预警信息精准无误。完善的质量检测及风险预警体系明显提升了施工质量动态管控水平,切实维护了施工的安全环境,让因质量缺陷产生事故的概率有所下降,促进工程顺利告竣。

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相关单位需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多个角度完善质量管理方案细节,优化管理办法,提升管理品质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欢, 张永杰.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有效策略的探讨[J].新潮电子 ,2024(2):166-168.

[2] 毛斌 , 孙航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研究 [J].新材料·新装饰 ,2024,6(16):163-166.

[3] 刘超群 . 建筑工程中屋面防水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研究 [J]. 中国厨卫 ,2024,23(7):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