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基于GIS 技术的高中地理教学

作者

怀静

山东省邹平市黄山中学 256200

GIS,全称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遥感科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它通过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来反映地理信息的空间关系和属性信息,为各种应用提供空间定位、信息查询、路径分析、空间模拟等多种功能。

一、GIS 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GIS 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在高等教育中,地理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等相关专业纷纷将 GIS 技术引入课堂,作为重要的教学和研究工具。通过 GIS 技术,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小学阶段,GIS 技术也逐渐被引入地理等课程的教学中。通过 GIS 技术,教师可以设计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例如,利用 GIS 技术进行地图制作、空间查询、数据分析等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GIS 技术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实践平台。通过参与实际的地理信息采集、处理和分析工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理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GIS 技术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交流机会,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GIS 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它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和资源,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发展空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GIS 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二、GIS 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适用性

教师可以通过 GIS 技术展示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和特征。例如,利用 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教师可以模拟出真实的地形起伏,让学生直观感受山川、河流等地形特征。同时,通过叠加气候数据,教师还可以分析气候与地形地貌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GIS 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口分布、城市化、经济活动等人文地理现象。教师可以通过 GIS 技术展示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分析人口聚集的地区和原因。同时,利用GIS 技术的时空分析功能,教师还可以模拟城市化的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城市扩张的速度和方向。

GIS 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和发展状况。教师可以通过GIS 技术展示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方面的信息,引导学生进行区域分析和比较。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全面的区域认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GIS 技术还可以辅助学生进行地理实验和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基于 GIS 技术的探究性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分析地理现象和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同时,通过 GIS 技术的支持,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观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 基于GIS 技术的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设计

1、教学方法的总体构想

基于 GIS 技术的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设计的核心在于,将传统的地理教学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 GIS 技术的引入,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地理现象,更深入地探究地理问题,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和兴趣。

GIS 技术为地理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不仅能够掌握 GIS 技术的基本应用,还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中,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在 GIS 技术的辅助下,学生可以自主地进行地理数据的查询、分析和可视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GIS 技术涉及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数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通过 GIS 技术的教学应用,可以促进学生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与运用。利用 GIS 技术,教师可以设计更多元化、创新性的教学活动,如地理探究项目、虚拟实验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具体教学步骤与策略

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 GIS 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在地理学中的应用价值。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对GIS 技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选择适合高中生学习使用的GIS 软件,如ArcGIS 等,对学生进行基础操作培训。包括地图的加载、数据的导入导出、简单的空间分析和可视化等操作。结合高中地理课程内容,设计基于 GIS 技术的探究式学习任务。例如,可以让学生分析某地区的气候数据,探究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或者分析城市人口分布数据,探讨城市化进程中的地理问题。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地理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利用 GIS 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并制作专题地图或报告进行展示。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各小组将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并接受同学和教师的评价。通过成果展示,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确保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和

实效性。

综上所述,基于 GIS 技术的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设计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及跨学科整合等方式,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软件操作的培训、探究式学习的设计以及小组合作与交流等环节,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顾飞 . 高中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实践 [J]. 中小学电教 ( 教学 ), 2023, (06): 19-21.

[2] 牛涛. GIS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可视化应用探究[D]. 云南师范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