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期末复习几点建议

作者

周争

贵阳市白云区高新海嘉学校 550014

各位老师好!

近期所有人都在紧张的复习,为最后的大考做准备,在这里预祝所有孩子都能考出好成绩。我想借此机会谈几点小学期末复习建议,旨在交流经验,若能为大家期末复习工作起一点作用,我将欣喜万分!不当之处说出来,希望有价值的见解。

一、对教参和教材进行研读,对知识点进行罗列,对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在平时和老师的交流中,我看到老师们在教参、教案上都有详细的批注及阅读痕迹,工作扎实。但到了最后总复习的时候,要把书再看一遍,把“厚书做薄”。这本教材的知识点是什么?知识体系网络是如何构成的?这本书对学生的掌握程度有哪些要求?呈现方式有些什么类型的各种知识?纸上一列,一览无余,心中有数。

现在的教材是分学段编排的,很多内容在各个学段都有体现,但要求不一样,稍有不慎就容易拔高或降低要求,要“站在森林外,看到森林里”。教员所用练习册及所购资料与教材出入之处甚多,教员亦易产生误会:“既然材料中皆有此要求,当予教导”。这样想其实是错的,因为各种资料的编印本身就是很粗糙的,出资料的老师不一定对教材有认真的理解,有的时候还有教材在调整,出资料的老师可能没有注意到,可能还有一套材料是东拼西凑出来的,不一定每一道题都是比如轴对称,教学目标应为:对对称现象的感知应结合例题进行;通过对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观察、操作和初步认识;能在数学中感受到匀称的美,从而在情绪上得到很好的体会。但我在一些资料上看到画对称轴的篇幅很大,画轴对称图形之类的;比如统计,是要求在现成的格子间做一张完整的统计图还是等等;小数加减法你要求的是不是多位数的时候,只要求一个小数等等。为此,我提醒教师,组织复习要依靠教参要求和教材的知识承载,对那些与教材不相符的地方,要相信教参,相信教材,只作为参考的资料,舍得舍弃。

在罗列好知识点定位好目标后要对本册教材的题型进行梳理,比如计算部分有些什么类型?解决问题有哪些类型?针对知识点可能有怎样的形式来考查?要心中有数。

二、后期复习课的几种类型及建议我们平时的复习课基本都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类型

1. 结合老师罗列的知识,将知识复现与梳理课 ( 第一阶段 ) 主要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记忆与复现,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在教学时教师不宜直接讲解或学生简单口答观望的形式。应让学生参与回忆收集,可以分小组,互相补充完善。在此基础上,通过老师的引领学生达到完整不遗漏。要注意课堂容量,要有典型例题和对应练习,要留下独立作业时间,以便老师掌握情况。

2. 知识系统化分专题复习课(第二阶段)有了第一阶段的知识重现,学生对本册内容的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有点凌乱,需要进行系统化和分专题。此类课我认为应由老师控制知识网络,学生填充,可让学生将知识系统做好笔记。在课中应加强知识的对比联系,异同的比较等。如果采用题组训练将大大提高复习的质量,同样安排独立作业,以便老师掌握情况。

3. 练习讲评课练习讲评是复习中常用的方法,它可能穿插在复习的各阶段。但在平时的工作中,却常常出现:有的老师搜集了大量的习题,任凭学生在题海中苦苦挣扎;甚至有的采用“练校对,再练,再校对”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每一次复习题都当作自己的教学对象来做。这样的复习,老师不仅教得累,而且学生学得也苦,往往收效甚微。

我认为练习是必要的,但是每次必须明确:此时还有必要再练这种题吗?练习是为了解决哪些问题?(选练习题)怎样掌握学生的练习情况(有效反馈),讲评哪些题?是不是要道道讲?否则,见题做,做题批,批后评的“就题讲题”方式没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可能导致很多无效和重复劳动。毕竟复习的时间是有限的。

4. 考试及评讲课考试及评讲课类似练习评讲课,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平常练习要灵活机动些。有老师将平时的考试题留到最后复习阶段来考,“以考代复”费时费力,不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最主要的是效率低。你想,第一,一张试卷考试 2 节课,批改至少 1-2 节课,评讲有些还要 1-2 节课,时间不够。第二,试卷的质量可能不高,对成绩会有影响。但有老师总认为手头的资料要在考试之前全部用完,否则心里不踏实。但往往是资料处理完了,可能期末考试时间也到了。我建议有条件的最好将资料整合,有选择地做,按照教师自己意愿来组织考试,不要被买的试卷牵着走。即使资料没有用完没关系,可以课外作业,不集中处理就行了。建议用一个表统计全班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往最需要用力的地方用。评卷时也不要害怕学生不懂,道道题讲,一讲就是一节课,老师可能认为都讲到了、讲清了。但学生会了吗?往往是优生可能错一两个题,被迫听 2 节课,差生错的多,但是太多的知识像放幻灯一样他又接受不了,如果这样能行的话,早在新授课时就学到了,一节课新授课才多少知识啊。讲评应遵循遗忘规律,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讲评。讲评时不能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要有侧重点,有的放矢,具体可以区别对待,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不讲(简单的题)——学生自主订正,小组长监督;

第二:略讲(难度中等的题)——学生互讲;

第三:细致点评 ( 对于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出错率较高的题目,要把老师的思考和分析展现出来,把数学思维过程暴露出来,把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出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时要注意:对学生的举一反三,要通过编题或改题来进行。评讲后还应有作业设计检测你评讲的效果,否则你评讲干啥。当然,作业有代表性,少而精,有时 3-5 个题也不算少。

当然,复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很多老师在复习时有更高明的办法,在此权作班门弄斧,不当之处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再次祝大家工作顺利,期末检测获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