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润童心- 民间泥玩具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利用
李晨雪
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高新区实验学校
前言:
民间泥玩具作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瑰宝,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其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寓意丰富,与小学美术教学目标高度契合。将民间泥玩具资源引入小学美术课堂,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艺术创作与欣赏中传承乡土文化,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促进全面发展。
一、民间泥玩具资源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一)落实文化传承政策要求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体系。民间泥玩具作为乡土文化的典型代表,将其引入小学美术教学,是落实文化传承政策的具体举措。通过美术课堂,学生能够接触、了解并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以延续和发展。(二)丰富美术教学内容与形式
传统小学美术教学内容相对局限,民间泥玩具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为美术课堂注入新活力。从欣赏造型各异的泥玩具作品,到动手制作泥玩具,再到探究泥玩具背后的文化故事,民间泥玩具资源的融入能够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三)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
民间泥玩具独特的艺术特色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审美体验。在欣赏与创作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从造型、色彩、工艺等多个角度感受美、鉴赏美,培养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力与判断力,提升审美素养。另外,民间泥玩具的制作过程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创意转化为具体作品。在塑形、装饰等环节中,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能锻炼手部精细动作与手眼协调能力。同时,学生在传统工艺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能够提升创新思维与实践操作能力。
二、民间泥玩具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利用策略
(一)创设情境,感受乡土文化魅力
教学情境是吸引学生进入传统技艺吸收其养分、发散思维动手创作的驱动力。为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创设教学情境。比如,教师可以将民间泥玩具与学生生活场景相结合,营造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乡土文化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提升其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如,组织“泥玩具游园会”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摊主、顾客,让其在互动交流中了解泥玩具的种类、价格、寓意等知识,感受泥玩具的文化氛围。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与泥玩具元素相关的物品,如传统建筑上的泥塑装饰、民俗活动中的泥制摆件等,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加深对乡土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
(二)跨学科融合,拓展艺术学习维度
民间泥玩具的发展演变与历史文化紧密相连,教师可以结合历史学科知识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了解泥玩具艺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不同历史时期泥玩具的风格特点,如汉代陶俑的古朴大气、唐代泥塑的丰满华丽、明清时期泥玩具的精致多样等,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时期泥玩具风格形成的历史原因,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审美趋势等。在学习特定地域的泥玩具时,可以引入当地历史文化背景知识,如介绍凤翔泥塑时,讲述陕西关中地区的民俗风情与历史渊源,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理解民间泥玩具作为历史文化载体的重要意义,培养跨学科综合素养。
(三)创新实践,激发艺术创作潜能
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应用,能让民间泥玩具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活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艺术表现力。为此,在利用民间泥玩具时,教师要重视泥玩具资源的创新应用。如,在教授学生凤翔泥塑的彩绘技法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将卡通形象等现代图案、动漫角色等流行元素融入泥玩具装饰中。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索使用新材料制作泥玩具,如用超轻黏土替代传统泥土,结合彩珠、亮片等装饰材料,降低制作难度的同时,鼓励学生创作出具有现代感的泥玩具作品。再者,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数字化创作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和创新能力,让其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如,教师可以利用 3D 建模软件,指导学生设计虚拟泥玩具造型,通过调整模型的比例、形态、色彩等参数,实现多样化的创意表达,突破传统手工制作的限制,创造出更加复杂、奇特的泥玩具造型,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与科技感,激发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艺术融合的探索欲望。
结束语:
民间泥玩具作为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代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记录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变迁,更是历史的见证,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载体,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人文精神,将其融入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既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又能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与文化认同感的发展。为此,一线教师应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教学策略,深入挖掘民间泥玩具资源的教育价值,持续探索乡土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的深度融合路径,让乡土文化真正浸润童心,为培养具有文化自信与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少年奠定坚实基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阶段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洁如 . 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J]. 新课程导学 ,2025,(03):17-20.
[2] 周孝贤 . 泥塑艺术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践初探 [J]. 求知导刊 ,2021,(22):89-90.
[3] 钱蓓蓓 . 民间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融入 [J]. 参花 ,2025,(09):147-149.
[4] 王筱 . 民间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价值与实践策略 [J]. 学苑教育 ,2025,(03):82-84.
本文系张家港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民间美术在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WT20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