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班级管理中的心理疏导艺术与经验

作者

徐岩

北票市职教中心 辽宁北票 122100

引言

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多处于青春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易出现情绪波动、人际冲突和自我认知困惑,心理问题日益成为影响班级管理与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传统以纪律为核心的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中职学生的心理需求。本文聚焦班主任在班级心理疏导中的角色与作用,探索具有实效性的心理疏导艺术与策略,旨在为中职学校构建更加人本、科学的班级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一、班主任心理疏导艺术的内涵与原则

(一)以尊重为前提,建立信任关系

班主任开展心理层面疏导工作时,关键在于切实尊重学生人格,真正实现交流当中和学生平等对话,中职学生目前正值青春期,个性活泼张扬、心理纤细多感,若于管理期间运用命令式、压迫风格的语言,较易诱发他们的逆反心理,反倒使矛盾冲突升级。班主任应自觉留意学生的情绪状况与个体差别,做到专心倾听、沉稳回应,令学生领悟到被看见、被体谅,尊重也体现为对学生隐私的保护以及对其表达的欣然接纳,杜绝于公开场合指名批评以及去挖掘其隐私事宜,当学生获得安全和信任体验,才肯真诚敞开内心,配合推进心理疏导,后续所有心理干预工作的开展,皆以信任关系的建立为根基。

(二)以接纳为态度,理解学生行为

学生在校出现不良行为或心理异常,并非无缘无故,往往与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情绪困扰有关。班主任应避免以偏概全、草率定性,不能简单将学生归类为“问题学生”,更不能用负面标签进行固化处理。心理疏导的关键是以接纳的态度去理解学生,站在其立场看待问题,了解其行为背后的需求与心理动因。例如,一个经常迟到的学生可能并非懒散,而是因家庭矛盾或失眠等问题所致。班主任应主动与学生沟通,创造轻松、真诚的谈话氛围,引导其表达内心感受。接纳不是纵容,而是一种建立沟通桥梁的方式,通过理解促进教育引导,逐步实现学生心理的积极转化。

二、中职班级心理疏导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构建全面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是中职学校开展心理疏导管理的基础支撑,中职学生应对心理压力的能力较弱,承受学业压力、人际纠葛、就业前程等压力,容易引发焦虑、抑郁、孤独等负面的情绪体验,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整体教育格局,设置恰当的心理课程,按照学生年龄及成长需求设计课程内容,好比情绪管理能力、人际交流技巧、自我察觉等。招录专业的心理教师,搭建一支专兼职人员组成的心理服务班子,保障日常心理工作专人专责,学校应当定期开展诸如心理讲座、测试、团体辅导之类的活动,增进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及自我调节能力,采用常态化并机制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可对心理问题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也能为后续心理疏导及干预过程提供制度保障和资源后盾。

(二)增强班主任心理教育能力

班主任是中职班级管理方面的核心人物,处在学生心理变化的第一触碰点上,有着极高水准的观察力与影响力,加强班主任在心理教育上的能力,是实现心理疏导管理优化的关键环节,学校需按周期组织专业培训项目,邀请心理学专家为班主任介绍基础心理学知识、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途径及疏导手段,让班主任初步具备心理问题识别与处理的能力。也应利用案例研讨、实战演练等形式,使班主任明白怎样在日常管理中灵活运用心理学原理,实现对学生情绪变化的敏锐察觉,迅速实施恰当介入,班主任存有一定的心理敏感度与调节本领,不但可减少师生之间冲突的产生,还可借助恰当疏导助力学生摆脱心理困境,建立正向的自我认知及健康的社会适应能力体系。

(三)打造安全温暖的班级环境

心理疏导若要顺利开展,良好班级氛围是其外部基础,一个弥漫着安全感、包容性及归属感的班级环境,能切实舒缓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强他们的情感支持后盾,班主任需大力营造平等、尊重、友爱得以彰显的班级文化氛围,倡导学生彼此理解以接纳,鼓舞彼此救助与扶助。可借助设置“倾听角”“心语本”“树洞信箱”等模式,为学生构建匿名表达的途径,使他们得以无拘无束地倾诉内心的烦忧与迷茫,进而实现情感宣泄与反馈,可组织诸如心理主题班会、小组交流的活动,提升学生彼此间的信任度与团结协作水平,这样的环境既利于心理问题的提前防控,也方便早期探查,也助力学生身心的康健发展,促使班级成为温馨又有力量的成长群落。

(四)强化预警与干预机制建设

中职学生鉴于情绪管理能力不足,易在学业、家庭、人际冲突期间呈现心理异常状态,若未能及时识别且给予干预,或许会让行为出现偏差,乃至触发安全事故,一定要构建起科学且高效的心理预警及干预机制,学校要搭建起学生心理档案系统,开展对心理测试、谈话记录、行为表现等数据的动态跟踪分析,建立可量化、可跟踪的管理体系。一旦留意到学生出现情绪不安、学习动力匮乏、人际往来疏离等苗头,应马上开启干预行动,指派专业心理教师或班主任进行针对性沟通及辅导,需跟家庭紧密配合,形成家校携手的联动机制,整合力量扶持,要赶快把高风险个案转介给专业的心理机构,阻止事态恶化蔓延,借助“早发觉、早协商、早处理”的闭环工作形态,才能有效阻止心理问题的扩散势头,保障学生心理健康与校园的安全防护体系。

结语

班级管理不仅是制度与纪律的执行,更是心灵沟通与情感关怀的艺术。中职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应掌握必要的心理疏导技巧,通过尊重、接纳、倾听与引导,建立学生信任感,缓解其心理压力。本文提出的优化策略有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班级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未来应在制度支持、培训机制与资源保障等方面持续完善心理疏导工作,使中职班级管理更加精细化与人文化。

参考文献:

[1] 吕 传 华 . 中 职 学 校 以 人 为 本 的 班 级 管 理 策 略 [J]. 中 国 新 通信 ,2017,19(12):147.

[2] 王 晓 娟 . 浅 析 中 职 学 校 的 班 级 管 理 方 法 [J]. 现 代 职 业 教育 ,2015,(08):96.

作者简介:徐岩(1989-),性别:女,籍贯:辽宁 新民,民族:汉族,学历:大学本科,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机电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