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家庭教育中“失败教育”的缺失及其对儿童抗挫折能力的影响

作者

刘兰芳

龙洞九年制学校 重庆云阳 404511

前言:家庭教育是否科学有效,对儿童的性格塑造,还有各方面能力培养有着很大影响。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平时的教育引导中,家长对孩子的成功和成就关注度过高,对失败在孩子学习成长中的重要性没有正确认识,这也使得一些儿童在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挫折时,会展现出逃避、脆弱等不良心理,会直接影响到抗挫折能力的形成发展,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应充分重视起“失败教育”的创新探索。

一、“失败教育”缺失对儿童抗挫折能力的影响

首先,心理比较脆弱,无法承受挫折。在学习成长中,很多儿童都缺少“失败教育”,心理一直都处于相对脆弱的状态。特别是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当中哪怕是遇到了很小的挫折,都会出现很大的情绪反应。如,大哭大闹等。比如,在考试中成绩出现下降的情况,学生可能会陷入很强烈的沮丧状态,很长时间都不能恢复正常,严重的还可能会对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或恐惧心理。这种心理脆弱性若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与正常生活。

其次,逃避问题,问题分析与解决中缺少主动性。因为“失败教育”的缺失,会导致儿童在面对一些挫折的时候,习惯性的去逃避。还有就是害怕再次遭遇失败,有的儿童就不愿意去主动参与、尝试解决问题,慢慢的会对他人的帮助产生强烈的依赖性,或者是习惯性的退缩。比如:在参与某一类比赛出现失利后,后续学校再举办同类活动,便会有很强的抵触心理,不想要再次参与;还有就是和同学出现矛盾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沟通解决,而是一味地逃避。久而久之,儿童会慢慢的失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对于未来社会竞争、挑战的适应自然也是不利的[1]。

最后,自我认知不够,自信心有待增强。由于长时间缺少“失败教育”,儿童很难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很容易将失败认为是自己能力不足,很容易失去自信心,不利于后续的学习成长。

二、加强“失败教育”,提升儿童抗挫折能力的策略

(一)更新家长教育观念

首先,注重正确成才观的树立。家长应摆脱功利化教育观念的束缚,正确认识到不论何时,孩子的成长并非只有成绩的提升,以及荣誉的增加,更应该看重良好品格的形成、综合素质发展。要认识到失败从某一角度来讲也是孩子学习成长道路上的一种财富,可让孩子们在失败中有新的收获与成长,注重正确成才观的树立[2]。

其次,强化“失败教育”意识。家长在日常教育中应对“失败教育”的实施在培养儿童抗挫折能力上具有的重要性有正确认识,利用空闲时间多学习积累一些知识与方法,在平时也要有意识的给孩子创造一些体验失败的机会,并在此期间把握契机,以适合的策略方法来为孩子提供正确引导和支持。比如:可在周末和孩子一起去拼装较为复杂的模型,期间若孩子出现丢失零件,或者是步骤出错而受挫时,应耐心的引导其从是否对图纸的理解有误,以及零件的分类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等角度去分析问题,然后和孩子一起重新尝试,同时是自然的传授“失败其实也是发现问题的契机”这一观念。

(二)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一方面,面对失败给予一定的宽容,鼓励学生主动尝试。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家长要重视宽容失败氛围的营造,让孩子从小就认识到,失败没有那么可怕,重要的是要从失败当中吸取教训。特别是孩子在主动接触一些新鲜事物的时候,即使可能面临失败,但家长也要积极的支持、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勇敢的迈出第一步。比如:在孩子首次尝试煎蛋的时候,很可能会出现煎糊等情况,对此,家长要先肯定孩子的敢于尝试,之后再为其传授合理控制火候的方式,让孩子认识到可以从失败中积累成功经验,为之后的更多尝试做好铺垫;另一方面,注重榜样作用的发挥,努力的向孩子传递积极态度。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始终坚持以积极态度去面对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失败,为了孩子树立良好榜样。可围绕具体情况通过将自己以往的失败经历、应对方法分享给孩子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孩子在学习成长中逐渐懂得要怎样看待失败,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3]。

(三)引导孩子正视失败

第一,耐心倾听、努力共情。不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遭遇失败的时候,家长应先耐心的倾听孩子的真实感受,努力的共情理解,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即使是遭遇失败,依然可以获得家人的关爱和支持。之后,再通过细心的和孩子沟通来明白孩子的真实想法,了解孩子在失败中产生的情绪,为后续引导做好铺垫。

第二,做好引导分析与总结。在孩子的情绪逐渐稳定之后,家长要耐心的和孩子一起来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为后续取得成功做好铺垫。同时,鼓励孩子联系现有的知识经验来思考怎样避免之后出现类似的失败,还有就是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若遇到类似情况要如何应对,由此来促进孩子问题分析解决能力,以及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四)不断完善家校合作

学校与家庭要加强合作,联系不同时期的具体需求来开展“失败教育”。学校可整合现有资源条件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进行挫折教育讲座的举办,以此来及时的将新颖、有效的“失败教育”知识与方法普及给广大家长。同时,家长也要积极的配合学校开展的各项工作,将学校提出的更新、更有效的理念、方法合理引入到家庭教育当中,以此来形成教育合力,为逐步提升儿童抗挫折能力的提升共同努力。比如:可以定期组织“亲子挫折体验日”这类活动,通过“迷宫挑战”等诸多环节的设置来让亲子拥有更多共同面对和克服困难的机会,以此来为家长提供更多自然实施“失败教育”的机会。

结语:综上所述,为了促进儿童抗挫折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给儿童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构建良好条件,家长应及时更新自身教育观念,将和谐、平等的家庭氛围营造出来,引导孩子正视失败,以适合有效的策略方法来落实“失败教育”,让孩子可以在失败中获得新的成长,从而将更多拥有坚韧性格、良好心理调适能力的新时代儿童培养出来,为其之后可以更好的适应未来学习成长道路上的困难与失败带来助力。

参考文献:

[1] 本刊编辑部 . 知行不一,家庭教育失败的重要诱因 [J]. 教育家 , 2024, (19):30-32.

[2] 陈英平. 问题学生家庭教育失败原因及补救方案的研究报告 [J]. 中国校外教育 , 2019, (16): 1-2.

[3] 熊丙奇 . “一盘番茄炒蛋”:是温情,还是家庭教育失败 [N]. 中国科学报 ,2017-11-07 (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