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厚朴汤加减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廖远平 刘先红 温小玲
宁都县中医院 江西赣州 341000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症候群[1]。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GERD 的患病率已由十年前的 5.2% 上升至目前的 7.7% ,且呈持续增长趋势[2]。GERD 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可能发展为Barrett 食管甚至食管腺癌。目前西医治疗GERD 主要在抑制胃酸分泌、保护食管黏膜方面效果显著,但长期应用易产生耐药性,且停药后复发率高达 50%80%0%13 。此外,部分患者对PPI 治疗反应不佳,临床症状难以控制。因此,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从中医角度看,GERD 属“反胃”、“吐酸”、“嘈杂”等范畴,其病机主要为肝胃不和、气机郁滞[4]。半夏厚朴汤出自《金匮要略》,为治疗“梅核气”的经典名方,具有和胃降逆、理气化痰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方中半夏具有抗炎、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厚朴能改善胃肠动力障碍[5]。马来酸曲美布汀是一种新型胃肠动力调节剂,可选择性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改善胃食管反流。目前关于半夏厚朴汤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GERD 的系统研究较少。本研究拟观察半夏厚朴汤加减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GERD 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中西医结合治疗GERD 提供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24 年1 月至12 月在我院就诊的GERD 患者64 例。纳入标准:(1)符合《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治疗共识意见(2020 年)》西医诊断标准;(2)符合肝胃不和证中医诊断标准;(3)年龄18-65 岁。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2)妊娠或哺乳期妇女;(3)对研究药物过敏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 例。
治疗组中男 17 例,女15 例;年龄28-63 岁,平均(45.6±8.3)岁;病程3-36 个月,平均( 15.3±6.2 ) ↑ 月;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8 例,高中或中专12 例,大专及以上12 例;反流性食管炎分级:A 级 10{B} ,B 级12 例,C 级 7 例,D 级 3 例。
对照组中男 18 例,女14 例;年龄27-64 岁,平均 (44.8±7.9) )岁;病程4-35 个月,平均( (14.9±5.8) )个月;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9 例,高中或中专11 例,大专及以上 12B ;反流性食管炎分级:A 级11 例,B 级11 例,C 级 7 例,D 级 3 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及反流性食管炎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基础治疗
所有入组患者均接受规范的生活方式干预和健康教育。包括调整饮食习惯、改善睡眠方式、加强运动、衣着宽松等。
1.2.2 对照组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信合援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873),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湖南九典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501)口服治疗。具体用法: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每次0.2g,每日3 次,餐前30 分钟服用;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每次20mg,每日 1↖ ,早晨服。同时嘱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得随意更改剂量或中断治疗。治疗期间如出现不适症状及时报告。每2 周复诊1 次,评估治疗效果,记录不良反应。医师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耐受程度适时调整用药方案,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1.2.3 治疗组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半夏厚朴汤加减。方药组成:柴胡 9g ,浙贝母10g,海螵蚓10g,炙甘草 10g , 姜半夏10g,厚朴10g,紫苏梗 10g,茯苓15g,枳壳10g。随证加减:胃热者加蒲公英、紫花地丁、焦栀子;胃 寒者加桂枝、黄芪、炒白芍;脾虚湿盛者加党参、白术、薏苡仁;肝气郁结者加香附、玫瑰花、白芍。中药由 本院中药房提供,采用中药自动煎煮机煎煮,早晚分服。医师根据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方药。
1.2.4 疗程及随访方案
治疗疗程均为8 周。随访要求:(1)治疗期间每2 周进行1 次随访,详细记录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用药依从性及不良反应;(2)进行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监测,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等;(3)指导患者正确填写症状日记;(4)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5)治疗结束后随访4 周,观察症状复发情况。随访可通过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完成,确保数据完整性。
1.2.5 安全性监测与处理治疗期间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1) 临床疗效: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
(2) 胃镜分级(Los Angeles 分级)
A 级:黏膜破损≤5mm
B 级:黏膜破损>5mm
C 级:黏膜破损融合但未累及整个食管周径
D 级:黏膜破损累及整个食管周径
(3) RDQ 评分:包含烧心、反酸、胸痛、反食4 个维度,每个症状按程度(0-3 分)和频率(0-3 分)评分,总分48 分。
(4) Demeester 评分:通过 24h 食管 pH 监测,评价反流程度,正常值<14.72 分。
(5) 中医证候积分:包括烧心、反酸、胸痛、嗳气等症状,每项0-3 分,总分30 分。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疗效指数 ⩾95% ;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 <95%: ;有效:症状、体征好转,30%≤疗效指数 <70% ;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疗效指数<3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数据,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中痊愈 15 例、显效10 例、有效5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 93.75%: ;对照组中痊愈8 例、显效9 例、有效7 例、无效8 例,总有效率 75.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4.800,P<0.05)。
2.2 胃镜分级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胃镜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胃镜分级比较[例(%)]


注:总改善率=治疗后较治疗前改善≥1 级的病例数/总例数×100%
2.3 两组治疗后RDQ 评分比较
RDQ 评分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在烧心、反酸、胸痛、反食等各维度症状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RDQ 评分比较(x̄±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4 两组治疗前后 Demeester 评分比较
Demeester 评分比较表明,治疗组中治疗前 35.6±8.4 分、治疗后 12.8±3.6 分;对照组 34.9±8.2 分、治疗后分;治疗组对胃食管反流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t=14.62, P<<0.001) 。2.5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中医证候积分对比显示,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候方面的优势明显,其改善率较对照组提高了19.17 个百分点。见表 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x̄±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6 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结果提示,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其中治疗组腹胀
,对照组腹胀3 例、恶心2 例、轻度腹痛1 例),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6.25% 显著低于对照组 18.75%(X2=4.352,P<0.05) 。3 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症状多样,治疗难度较大。从中医理论来看,GERD 属于“反胃”、“吐酸”等范畴,其基本病机为肝胃不和、气机郁滞。肝胃不和导致胃气上逆,加之现代人情志失调、饮食不规律等因素,更易加重症状。半夏厚朴汤源自《金匮要略》,是治疗“梅核气”的经典方剂。方中半夏降逆化痰,厚朴行气降逆为君药,一降一行,共奏和胃降逆之功;柴胡、紫苏梗为臣药,一升一降调畅气机;浙贝母、海螵蚓清热化痰,助降逆之力;茯苓、枳壳为佐使,健脾化湿,理气导滞[6]。诸药配伍,通过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化痰消积等多重机制改善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证实了该方在调节脏腑功能、改善症状方面的优势[7]。
本研究中,治疗组在胃镜分级改善方面表现突出,这种显著的内镜改善可能与中药复方的多靶点作用有关。半夏厚朴汤中的活性成分不仅能够直接作用于食管黏膜,促进黏膜修复,还可能通过调节局部微循环,改善黏膜血供,增强黏膜屏障功能[8]。同时,治疗组 Demeester 评分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提示联合治疗能更有效地抑制胃酸反流,这可能与方中多味药物协同增效有关。
RDQ 评分是反映GERD 症状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在烧心、反酸、胸痛、反食等各维度症状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这种优势可能源于半夏厚朴汤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发挥作用。方中的活性成分不仅能够改善胃食管括约肌功能,还可能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改善患者的症状体验。特别是在烧心和反酸症状的改善方面,治疗组的效果更为显著,这与方中药物协同调节胃酸分泌和胃肠动力有关。
在安全性方面,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以腹胀、恶心等消化道症状为主,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 (18.75%) )。这一结果提示半夏厚朴汤不仅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反而可能通过调节胃肠功能,减少西药带来的不适感[9]。中药复方的整体调节作用可能通过改善消化道微环境,增强机体耐受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这对于 GERD 的长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本研究结果提示,半夏厚朴汤加减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 GERD 具有显著的临床优势,这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既保留了西药快速控制症状的特点,又发挥了中药整体调节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何海艳.半夏厚朴汤加减联合PPI 治疗痰气交阻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观察及体质分析[D].南京中医药大学,2021.
[2] 任伟明,谭映辉.半夏厚朴汤合旋覆代赭汤加减辅治反流性咽炎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2(005):038.
[3] 赫春霞.半夏厚朴汤对咽喉反流性疾病的治疗有效率探究[J].养生大世界, 2021.
[4] 张金璐.半夏厚朴汤合吴茱萸汤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D].承德医学院,2023.
[5] 杨成祥,张刚,董士海,等.半夏厚朴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效果观察[J].临床研究, 202(7):109-112.
[6] 陆先建,姜言.半夏厚朴汤合旋覆代赭汤加减辅治反流性咽炎的效果观察[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2):4.
[7] 吉树宏,候艳丽,包建红.探讨半夏厚朴汤加减及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效果[J].甘肃科技, 2023,39(4):98-101.
[8] 吴海棠.应用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及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7):3.
[9] 杨进涛,刘欣.马来酸曲美布汀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应用效果及对MTL 水平的影响评价[J]. 2022.
本研究为赣州市科技局指导性计划课题,编号:GZ2024ZSF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