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王晨旭
攀枝花市第一小学校 四川省 617000
小学时期是塑造品格的关键阶段,在这期间不仅有着身体成长上的变化,更是塑造品德修养的决定性阶段。体育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德育,可以通过课程中展现的体育精神,养成勇于拼搏,积极进取,团结合作,永不服输的精神,对学生的人生观念和行为作风带来积极向上的导向作用。为了他们的身心发展,把德育贯穿到体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是我们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
当前小学的体育教学中一般都是以传授体能知识和训练体育技能为主,如通过立定跳远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力,通过跑断锻炼学生的耐力等[1]。这些都比较侧重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对固定项目的技巧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将目光集中在体育技能锻炼上,以如何跑的更快跳的更远为目的,这就比较容易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重视度不够。而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认为体育教学就是锻炼身体提升体能的一门学科,品德教育是思想政治老师和语文老师的教学任务。在授课过程中渗透德育意识不足,因此,在德育部分的课程内容设计时缺乏新意,只做对知识的讲解而不能与实际相结合,内容缺乏趣味性,学生参与度不高,进而无法达到体育与德育的完美结合。
二、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对策
(一)正确理解体育精神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最关键的切入点就是体育精神。那么什么是体育精神,体育精神是郭晶晶在遭遇挫折时不放弃最后赢得金牌的坚韧不拔;是邓亚萍凭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登顶乒坛皇后的顽强意志;是谷爱凌骨折时还坚持训练想着为国争光的爱国情怀。带领学生讲述体育运动员在取得骄人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他们刻苦训练,努力拼搏的意志以及为国争光的高尚情操。体育精神不仅仅在体育运动中才会展现出来,他也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我们常说的处理事情要公平公正,要对充分尊重老师和包容同学等。通过现实生活结合名人实际的讲解方式,让学生真正领悟到体育精神的核心内容,并应用到以后的体育学习乃至个人生活中 [2]。培养他们坚韧不拔、自立自强、永不言败的顽强精神,能够承担起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和使命,进而为他们树立美好品德打击下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与实践相结合
体育教学更多的是在户外进行的,因此渗透德育的教育我们要利用课堂本身的教学优势,注重通过课堂实践的方法渗透德育的教学目的更易被学生接纳和理解。比如在践行人教版小学 3-4 年级的体育教学内容“小足球”时,通过课堂内练习学生传球、颠球和射门的这些技术性动作,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在进行这一项训练时,会有学生常常因为失败而对训练产生消极的态度时,要及时鼓励学生坚持训练,不要轻言放弃,培养他们为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不服输的精神。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的班内比赛,了解足球比赛中犯规和越位等基本规则,让学生在比赛中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同时通过比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的观念。通过一些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敢于突破自我极限,理解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包容,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三)提升体育教学中德育教学的趣味性
在体育教学中,只是单一的进行体育内容训练,学生往往会觉得无聊而不愿积极参与,这也让我们为学生渗透德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要针对学生活泼好动热衷游戏的天性,在体育教学中融合趣味游戏。比如在“小篮球”内容教学时,可以组织传球接力比赛,以 4 人为一个单位进行分组,传球过程中设置障碍提升难度,固定时间内小组传球最多的为获胜方。这样的趣味游戏可以带动学生体育课堂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传球技巧的同时,也让学生在比赛中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增加集体意识 [3]。提升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不仅丰富了课堂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达到培养学生品德修养的德育教学目标。
(四)提升体育教师渗透德育的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往往会学习老师的行为举止,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塑造学生的品德有直接的影响。不能因为我们是体育教师就松懈对自身品行的要求,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在体育教学中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建设和文明素养。因此作为体育教师也要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在教学过程中展示作为教师的公平公正,对尊重包容学生之间的差异,为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做到言传身教。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思想,重视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注重技巧训练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在教学之余积极参与有关德育学术研讨会以及学校组织的教育培训,不断拓宽自我认知,调整教学方法,提升自身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教学能力。
三、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会更多的直面失败和挫折,这对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他们不屈的品格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4]。由于体育活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体育教学中更多涉及到的是合作与竞争的活动,这能够让学生正确认识成败,增强学生以后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小学教育中体育教学与德育教学相辅相成,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体质,更磨练了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帮助学生塑造良好品德。
结束语
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体能和技巧教学,也是对体育精神的传承。体育教学渗透德育则能更好的诠释体育精神,帮助学生培养具有高尚品质的道德素养。身为体育教师更要注重体育教育德育相结合,在体育实践中培养学生更多的美好品德,为社会培养更多高品质高修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阮志强 . 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J]. 吉林教育 ,2023,(16):92-93.
[2] 胡 平 . 小 学 体 育 教 学 中 德 育 渗 透 的 现 状 与 对 策 [J]. 体 育 视野 ,2021,(13):65-67.
[3] 季文丽 . 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与对策 [J]. 当代体育科 技 ,2020,10(11):151-152.
[4] 董文丽 . 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1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