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立德树人”理念下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优化

作者

王鸿

重庆十八中 400020

引言:

高中生不管是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都已经进入了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性格比较叛逆,精神敏感,心理承受力较差,思维也比较容易产生偏差。因此,作为班主任,需要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要从多方面来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是高中德育的最佳切入点。对此,高中班主任应给予足够的关注,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一、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教育标准

(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认识到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美德,将传统美德作为德育教育的内容,以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理念,弘扬党的领导下,老一辈革命者的优良传统,使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生将来要实现民族自强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明确民族精神,这是高中阶段学生德育教育的根本标准,基本上思想认识和政治方向的教育内容都要以此为中心展开[1]。

(二)以文明行为准则为基础的道德品质

学习掌握文明行为准则是德育教育的最佳示范,使学生具备约束自己行为的能力,从意识形态上转变,愿意接受某一观点或理念。班主任要明确德育教育中所适用的文明行为条款,并对道德人格的属性进行检验,以检验其是否符合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以此改进整个德育渗透环境 [2]。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策略优化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德育教育氛围

德育教育与一般学科中的文化知识教育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是在各种实践性学习活动中,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而产生的。在高中阶段,学生们的自主意识逐渐变得成熟起来,能够积极地参与并配合班主任教师的各种管理工作,但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思想交流,就必须建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之上,学生才能敞开心扉,及时与班主任教师交流自己的思想和各种情绪。为了更好地推动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首先要主动融入学生群体中去,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管理班级,与学生进行交流,为师生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与交流的桥梁。作为一名教师,教师和学生相处的时间最长,班主任可以将每一个孩子的生日都记录下来,在生日那天送上一张饱含爱意的小贺卡,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温暖,还可以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传统的班会主题指导下,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现身说法,把这个年龄段的常见问题引入班会讨论活动中,引导学生围绕特定的案例展开讨论,直面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惑。在学生讨论、师生交流的互动课堂中,学生可以用理性的思维与眼光来看待学习与生活中的种种困惑,在轻松活泼的德育课堂气氛中,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引导话题延伸思考总结,对德育内容的有效渗透

目前信息资源十分丰富,学生在某一段时间内所接触到的信息多达数千条,而在高中阶段,学生们就能够筛选并判断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因此,这也是渗透德育教育的绝佳时机。每一天都会产生各种社会热点新闻,这些事件之所以被称为新闻,是因为它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差异性,例如某件事在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下不会发生,但它确实发生了,这就突破了道德的底线。班主任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类的话题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充分讨论,教师要引导学生们注意的地方,比如“校园暴力”,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班主任要让学生们看到这种行为对施暴者的惩罚,让学生树立起法律意识,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保护别人。其次,延伸思考的内容总结,班主任应尽量淡化暴力对学生造成的影响,避免给学生留下心理阴影。将延伸的方向转化为学生在遇到这种问题时,该怎么解决等主题,让学生自然地理解社会的基本秩序。此外,还能从基础入手,对学校规章制度的思想认识建设进行举一反三,了解更多的法律法规常识,这些都是对德育内容的有效渗透。

(三)认识实践的重要性,开展有效的德育活动

实践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终极目的,是学生获得新知识和巩固旧知识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但过去的德育教学中,经常是学生讲得头头是道,但很少把这些话落实到实践中去,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对德育教育实践不够重视,不能有效地把思想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优秀的道德品质不仅体现在道德教育知识和理论知识的掌握上,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以,高中班主任要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德育实践,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例如,中学班主任在培养学生尊敬老人的素质时,可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慰问、照料老人,或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去接触和照料幼儿。班主任可以和幼儿园、敬老院的负责人和老人一起,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学生在得到了表扬和鼓励后,能够充分地感受到自己的尊老爱幼行为给学生带来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再如,在父亲节、母亲节到来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家里帮助父母做些家务,也可以组织学生和父母在学校里进行沟通互动活动,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和父母的感情,培养学生孝顺的性格。有效地进行德育教学实践,既能有效地优化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又能促进学生在成就感的驱使下,形成更好的素质和素养,使学生不再是语言上的巨人,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行动力。

结束语:

总之,班主任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要使学生不会对教育内容产生畏惧和抵触,就必须由班主任牵头,重点实施渗透教学,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德育有助于学生树立个人理想和奋斗目标,为今后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良好的德育将鞭策学生努力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和个人修养。班主任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思想道德境界,尽职尽责,与学生共同进步,为社会培养更多思想道德水平高、能力强的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刘晓 . 立德树人理念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优化策略研究 [J]. 教师 ,2024(18):9-11.

[2] 施黔群 .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教育管理模式思考 [J]. 求知导刊 ,2024(10):143-145148.